
德國國會今天表決,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
根據路透社報導,德國國會下議院聯邦議院(Bundestag)議長拉慕特(Norbert Lammert)表示,393名議員表決同意這項修正案,226票反對,4票棄權,最後終於在今天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
德國的同婚處境
被視為西方自由主義的最後捍衛者的梅克爾,一直以來都是同性婚姻的堅決反對者,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也對同婚明確說「不」。「不」什麼?梅克爾時而強硬,在2005年的一次訪問中表示:「丈夫與妻子,婚姻與家庭──這些要素,是我們社會模式的核心。除此之外,其他的生活方式並不應與之享有對等的憲法保障。」
她也時而支吾其詞,常常掛在嘴邊的是:我不太確定,有媒體因此譏笑她是用肚子在感覺(直覺),而不是用腦子在思考。
在今天之前,德國並未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只有2001年實行《生活伴侶註冊法》,以專法的方式保障同性伴侶結合權利(這也是萌萌最愛舉的例子),但這樣的專法並不允許同志伴侶共同領養子女,部份租稅議題上也懸而未決。
過去12年內,同婚法案在國會裡一再卡關,梅克爾和基民盟的反對立場,也被認為是阻擋同婚法的關鍵因素。基民盟的國會大黨鞭葛羅瑟.布魯姆(Michael Grosse-Brömer)曾問「大家何苦那麼著急呢?」他認為同婚法案茲事體大,在國會即將休會的此刻,沒有必要倉促過關,應該還是等到秋季大選結束後,另行安排才更是妥當。
梅克爾第一次轉向──政評:就是在過髮夾彎
但梅克爾卻在周一晚上接受女性雜誌《Brigitte》投下了一枚震撼彈。 梅克爾之前一直以「孩子的幸福」作為反對同性婚姻(含領養權)的理由。但訪問時她卻回應說,在見證一對女同性戀伴侶照顧8個領養來的孩子後,孩子們快樂的模樣另她改變了想法。
一場「同志家庭的晚餐邀請」讓她驚覺:同志家庭照顧的小孩,和異性戀家庭並無二致。她在雜誌採訪時也進一步表示,希望有關同性婚姻的討論不必顧慮黨團主張,聯邦議院能憑良心做決定,而不是以多數原則來推動。
在梅克爾周一晚上一反常態的言論公開後,不少政治評論者譏諷她在過髮夾彎,但加速表決法案的聲音迅速在德國社會四起,德國社民黨(SPD)等因此展開行動,德國社會在輿論上更多的是歡迎和感謝,推動LGBT權益數十年的綠黨成員昆納斯特(Renate Künast)還打趣說:「我建議全國所有登記所趕快增派人手。」
「轉性」還是政治考量
德國《時代周報》的分析認為,雖然梅克爾的發言強調了自己的個人經驗,但在不具體的故事之外,真正讓她對同婚「轉向」的原因,仍是選舉考量。
德國即將在今年9月24日舉行國會改選,包括聯合政府中的社民黨,以及自由派的綠黨、自由民主黨,日前都將「婚姻平權」列入選舉政綱,宣稱「不會與不挺同婚法案的政黨談判組閣」,希望藉此激發同婚派選票對基民盟的抵制──也因此,梅克爾此刻令人意外的轉向,卻是巧妙的政治操作。
從原本同婚過關遙遙無期的時刻,梅克爾的驚天之舉讓同婚亮起綠燈,不僅基民盟自家議員樂見自由投票的決定,社民黨見狀也立刻做出反應。這意味著同婚有可能在本屆議會最後一個會期的最後一週通過。
不得不說梅克爾厲害。
當除了同婚之外,梅克爾還過過幾次急彎,台灣比較熟悉的大概是她停用核電的決策。另外,在廢除義務兵、施行最低工資等,她都轉過彎。只是梅克爾每次轉彎,都是掐著政治對手的脖子在彎,例如社民黨黨魁舒爾茲(Martin Schulz)有意挑戰總理大位,但今天卻反遭梅克爾「收割」同婚選票,誰會樂見本該屬於自己的功勞被別人整碗端走?
德國會表決同婚合法化 梅克爾投反對票
故事還沒完,梅克爾真正厲害的,還是在同婚法案通過之後說的一席話。根據法新社報導,梅克爾說:「對我而言,婚姻在德國基本法的定義是,丈夫和妻子共結連理,這就是我今天投下反對票的原因。」
暫且不論梅克爾的真實想法究竟為何,通過同婚法案後舉國議論紛紛。梅克爾的對手舒爾茲也說,如果梅克爾是「真心誠意」,那麼最快在本周五德國就能通過綠黨所提出,但卻困在國會一年多的同婚平權法。
不管梅克爾再如何轉彎,眼下局勢是借別人的手來提高自己的民望,提高之餘也不得罪保守派,發生什麼大事火都不會燒到她身上去,真的厲害。
就在短短幾個月之前,同婚還是梅克爾的痛腳,今天一過,卻儼然成為「在任內通過同婚」的總理,留名千古。
國內某政治人物「會幸福吧」的轉彎,叫做毛骨悚然;國外梅克爾的轉彎,是可以讓政治生命走得更遠更久的彎。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中央社)
補充
《南德意志報》認為,德國國會本屆議程只剩下三天,周五之後就將進入夏季休會,而在72小時不到的最後時刻,這困在國會許久的同婚法案,也很難因為梅克爾的「晚餐故事」而就輕鬆過關,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