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美國商會日前發布《2017台灣白皮書》,內文大批「一例一休」大開倒車,不僅不利發展服務業,更不利創新。聽到這樣的批評,林全卻拿修法施行時間不長,貿然更動不利穩定性當擋箭牌,迴避外界指責。請問行政院長林全,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甘願認錯,低頭著手修正法案呢?
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表示,台灣已從勞力密集經濟轉向知識、數位經濟,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比例正逐步逆轉。而像是工程師、設計師與金融從業者這些隸屬於服務業的專業白領,他們重視的是自由、彈性與效率,不是打卡鐘上頭的工作時數。勞基法新制對工時、加班費的重重限制,與政府積極推動的創新創意創業顯然充滿矛盾。
本來一例一休在推動過程中,勞資雙方都各自表達了不滿,而這狀況在法案強硬通過、開始施行之後依舊沒變。如今連美國商會都跳出來說話了,足見法案設計之初與現實環境有多少背離。但一例一休可怕的不是法條本身在現實中窒礙難行,而是主導的林全內閣不見黃河心不死。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國會表現向來處在水準之上。無論是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年金改革、同性婚姻,立委們都能夠與主流民意站在一起,推動台灣前進。反倒是行政院這一年來諸多施政,只讓民怨不斷累積,拉低了蔡英文的民調。即便是本來還算不錯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在內閣閣員笨拙、頑固又傲慢的說詞中,淪為抨擊的目標。不僅沒有呈現出前瞻未來感,對於台灣極具潛力的軟實力也絕口不提。
說到底,林全的「政績」似乎只剩下幫著金融幫,把他們的既得利益維護下來。剩下的,好像丁點也沒有了。雖然目前還未看見小英要將林全換下的跡象,但若真有這麼一天,也希望林全多少能做點好事,至少幫一例一休解個套吧!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