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

以前國文課「宋詞元曲」是必考的項目之一,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在宋朝,寫歌可以說是一種國民運動,除了課本標榜「正統」一些的辛棄疾、李清照外,其實宋詞談論內容無所不包,凡是求官、求情、懺悔又或是嘲諷……等無所不能唱!這篇文章帶你聽遍廣博精深卻神秘又美麗的「宋朝好聲音」。(責任編輯:鄭伊真)

宋詞之所以感動人心,在於寫出了人們的心聲,文字雋永美妙,能引起廣大的共鳴。圖片來源:Pixabay

文 ∕ 蘇淑芬

會唱歌,真是上帝給人最好的禮物。只要輕輕張開口,如怨、如慕、如訴、如泣的歌聲,流洩著濃濃的情感與心意,就能深深打動人的心。

宋朝人尤其愛唱歌,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販夫、走卒,每個人都愛寫歌、愛唱歌。

無論是生日、宴會、離別、相思,都可以唱,也都唱得出來。從《全宋詞》收錄了詞人一千三百多位,詞作約兩萬多首,就知道宋詞在當時受歡迎與普及的程度。

宋人填詞必須先有詞譜,才能按著譜式填上文字。那時候沒有電視、電影、手機,人們最大的娛樂就是到歌樓裡,聽著美麗的歌妓敞開嗓子,和著音樂的旋律唱歌,既能娛樂大家、排遣鬱悶,還能解酒消氣。

宋詞的流行,大多是靠歌樓裡歌妓的傳唱。

起初宋人填詞大多在歌樓酒筵,或是拜訪、應酬、餞別等時刻。但是唱歌的能量太強大,優點太多,漸漸演變成除了單純的娛樂外,另有目的的填詞寫歌。寫歌成為找工作的敲門磚

當時稱為「干謁」(有目的求見),像柳永的〈望海潮〉,獻上一首稱頌長官的詞,當作自我推銷的名片,期望因此找到好工作。有的寫詞給長官祝壽,為的是表達統一中原的抱負,如辛棄疾〈水調歌頭.壽趙漕介菴〉:「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趙介菴是宋朝宗室,期望他能肩負復國重任,以銀河仙浪洗滌中原被金占領的羶腥味。又如〈洞仙歌.壽葉丞相〉:「好都取山河獻君王。」期望葉衡丞相能統一中原,獻給君王。

有的寫詞是期望長官能幫忙處理債務,如鄭無黨這個人本性不受拘束,很會填詞,打聽到成都太守許將最喜愛〈臨江仙〉詞,就在許將舉辦中秋節宴會時,請歌妓唱他填的〈臨江仙〉「不比尋常三五夜」。

許將聽後問誰寫的?歌妓回說鄭無黨,許將覺得他有才華,打算推薦鄭當官,但鄭無黨無意功名,說:「我投遞訴狀,只是期望能處理官府追討我積欠數千串銅錢的事。」

有的人寫詞,皇帝就將宮女賞賜給他,如宋祁寫〈鷓鴣天〉。有的人寫詞,就不用防守邊疆,直接唱凱歌回師朝廷,如蔡挺〈喜遷鶯〉。有人寫詞,馬上就有官做,如俞國寶〈風入松〉。有人寫詞,把自己救出監牢,如吳淑姬〈長相思令〉。

詞的力量超越法律與制度。

因為一首歌得到有形、無形的好處,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讓人驚訝,甚至羨慕。

但不是每個人填詞都很幸運,也有許多人是填詞的受害者,因填詞飛來橫禍,是詞人始料未及的,如柳永寫了〈醉蓬萊〉,皇帝看了很火大,下令讓他落榜。蘇軾被貶到湖北黃岡當團練副使,列為境管人物,有一天與朋友喝酒後,填下〈臨江仙〉,被太守徐君猷誤為逃犯。

朱敦儒年輕時寫〈鷓鴣天〉,表明不屑功名,一派清高的樣子,後來為了兒子到秦檜手下當官,被人嘲笑。還有人因為唱了一首歌,莫名其妙被送進監牢。

有一個縣官為了歡迎來視察的長官楊萬里,請歌女在酒會裡高唱葉夢得的〈賀新郎〉,不料詞中有句「萬里雲帆何時到」,嚴重冒犯了長官楊萬里的名諱,歌女馬上被縣官關入大牢。

在宋朝,有些歌可不能隨便亂唱。

還有一部分人,寫歌、唱歌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心,有些是感恩別人在皇帝面前推薦自己當宰相,如陳堯佐〈踏莎行〉;有的是久久考不上科舉,被嘲笑戲弄,寫一首詞立志將嘲笑踩在腳下,如侯蒙〈臨江仙〉;有的是沒錢付醫藥費,唱首歌並奉上歌妓一名抵帳,如辛棄疾〈好事近〉;有的是妻子不得婆婆歡心,被迫離婚,唱出失婚的痛苦,如陸游〈釵頭鳳〉;有的人被惡少欺壓,唱一首歌來申訴,表明自己的梅花精神,如洪惠英的〈減字木蘭花〉。

詞剛興盛時,原本是音樂的附庸,但經過唐、五代,詞已是獨立的文學,雖然大部分的工尺譜已經亡佚,但現在還是有許多詞是可以歌唱的。

宋詞之所以感動人心,在於寫出了人們的心聲,文字雋永美妙,能引起廣大的共鳴。

歌曲可以療癒人心,填問券能夠抒發埋怨

快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為你的城市生活打分!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聽見宋朝好聲音:宋詞那些人、那些故事》,由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推薦閱讀:

「不要在餐桌上當人家的阿嬤」如何帶外國人吃台灣合菜?外國老師分享實用秘訣
過去的經歷是為了找尋自己人生謎題的解答──作家平路《袒露的心》的療癒之路
殺死一間書店暴露上海的本質──繁榮的背後,是政府對自由思想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