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教育,這是個培育人的事業,但同樣可以輕鬆毀滅人。當狼師蟄伏在校園、補習班,對少女伸出淫爪,她們的心也在那時死去,留下的只剩下一個無魂的軀殼。林奕含的死是整個社會結構所產生的惡果,首謀是教育體制,背後更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共犯關係。

林奕含是個優秀的作家,而優秀的作家總能在筆下隱晦地傳達出她真正想說的事。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有三個訊息被駱以軍等同樣優秀的作家給捕捉到了,分別是:性教育、父權體制與升學主義。或許這三個因素,就是讓少女房思琪走入那初戀樂園的關鍵。

房思琪與父母的對談中,我們可以看到性教育在她的家庭中是缺席的。我相信,這不是單一家庭的樣貌,而是普遍的現象。性教育的認知錯誤與空洞,讓房思琪摔下了深淵;同樣地,我們對性教育的避諱,讓無數少年少女一失足成千古恨。四五十年前,我那時候的教育是這樣子,沒想到四五十年後還是如此。

教育,是家庭與學校的事,但影響房思琪更深的,恐怕是整個社會對女性的壓迫。父權體制對女性貞節、純淨形象的要求,塑造出少女的矜持與自尊。一旦這個自尊心被打碎了,少女恐怕也活不下去,或得一輩子忍受他人指指點點。但正是這自尊心,讓狼師李國華的罪行被埋葬在黑暗裡。

如果房思琪不遇上李國華,所有的悲劇是否就不會發生?只是台灣升學主義如此強烈,若不補習又怎麼跟上大夥的腳步?然而,雖然我們的教育與補習掛勾得如此之深,但政府對補教的管制與監理卻是相當鬆懈。房思琪的瘋狂與林奕含的死,這不只是師生戀與誘姦、強暴的個案問題,更是整個政府相關單位的責任。

既然事情已經浮上檯面,我們不能再視而不見。當補習班為了留下年收千萬的名師,而讓年輕女孩獻身予老師,同時他們一手將大筆政治獻金捐給地方民意代表,這樣扭曲的結構,不該被粉碎嗎?這次被強烈懷疑是李國華本尊的補教老師陳星,他旗下的日創社又有多少官商勾結的關係?

如果是我,我會不惜名譽受損,也要堅持活著去打這場戰爭;如果是我,我會成立一個專案小組,請所有受害者在保密的情況下投訴;如果是我,我會向行政院長建議,教育部跟教育局應該討論、掃除補教界的黑暗。

但可惜我只能代表我自己,而林奕含做出了她的選擇。不過她的生命,將成為像是鄭南榕一般的祭旗,領著台灣人去打破這樣父權、邪惡的結構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Maks Karochki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