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

這幾年,難民議題成為歐洲、甚至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英國因此興起民粹主義脫歐,美國出現川普這樣的「狂人」要封鎖國界。另一方面,臥倒在沙灘上的小男孩身影仍令人印象深刻。

法國選舉結果選出支持難民移民的馬克宏成為新總統,或許代表歐洲仍未完全被極右派和民粹主義掌控。然而這篇文章用中國異議人士艾未未的藝術作品希望讓你了解,當我們關注歐洲難民議題時,別忘了先進國家的難民人數,仍遠低於那些人均所得低落的落後國家…..(責任編輯:黃靖軒)

身為中國異議人士,艾未未三月中旬在紐約,開啟一項巨大的公共藝術創作。名為「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借用了Robert Frost 的詩,來反諷美國政治對於自由開放,所持的保守態度。屆時,一百道牆將會遍佈在紐約這座城市。

英文介紹和圖片請點此:公共藝術基金(Public Art Fund)

「當柏林圍牆倒塌時,全世界有11個國家在邊界搭建起藩籬與牆;到了2016年時,變成70個國家」艾未未說:「我們正在見證國家主義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家,將邊界封閉,並排擠那些因戰爭或全球化下受害的移民與難民。」

同時間,艾未未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國家藝廊,展出了一項名為 Law of Journey的作品。這是一艘 70公尺長的充氣艇,上面超載著 258 難民。這件作品,向那些為了逃離災難而遠渡,不幸在地中海中溺水而亡的人們致敬,同時也是向這些忽視並拒收難民的前蘇聯東歐國家,表示抗議。

「我想傳達的訊息很簡單」艾未未說:「一個政治家,或是一個政黨,不可如此短視,不能犧牲人類的尊嚴與人權來交換政治利益。」

難民到底去了哪裡?

聯合國難民署 (UNHCR) 最新的報告,指出難民增加的趨勢。截至2016年中旬,全世界約有1650萬難民,比2013年年中時多了500萬,其中,超過30%的難民來自敘利亞。他們的處境是很艱辛的。

因為教學資源的缺乏,難民小孩失學率為非難民者的五倍;現代醫學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像是腹瀉、麻疹、瘧疾,對於5歲以下的難民孩童都是重大的健康威脅。除此之外,為人父母者,也很難在營區之外,有份安穩的工作與收入,來支撐家庭。

這份最新的報告顯示,黎巴嫩、巴基斯坦、土耳其,這三個國家加起來總計收留了540萬位的難民。土耳其280萬位難民中的270萬,來自其隔壁自2011年爆發內戰的敘利亞。巴基斯坦的難民,大部分則來自阿富汗,且已經在巴基斯坦停留超過三十年以上。有很多阿富汗難民的小孩,甚至都是出生在巴基斯坦,但是依然被聯合國難民署認為是難民身分,因為巴基斯坦政府不願意給這些小孩公民身分。

難民都想逃去西方過上好生活?

「很多人對難民都有誤解,認為難民只是想來美國找份工作或是逛逛我們的Shopping Mall。」聯合國難民署的發言人Chris Boian說道:「事實上,難民都想留在離他們原本的國家較近的區域,這樣他們才能在狀況允許時,盡快重回家園,重拾生活。」

只要鄰近國家是安全的,而且能夠提供人基本的生活所需,難民就會留在那裏。海外發展研究所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的Marta Foresti表示,只有在難民無法在被收留的鄰近國家中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們才會踏上危險的旅程,前往西方國家。

收入低的小國家,承載了最多的難民

難民署的這份報告,比較了各國收留難民的人數,與當國的國家大小和GDP相比,以計算出對難民收容的貢獻比率。人均 GDP在全世界排名中到低的非洲、亞洲和中東國家,承載了全世界絕大多數的難民。但是,這些國家本身就無法提供足夠的資源給難民們,不斷湧進來的難民族群,也給這些國家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

雖然這些國家拿到聯合國難民署給的金援,但是聯合國自己本身還是很仰賴其他國家提供的金錢支持。像是美國,對於敘利亞內戰提供的人道支援總額,五年來達到59億美金。今年一月份,聯合國和與其相關的NGO組織,也募捐了46億來幫助難民的生活及這些收留難民的國家。

難民議題持續燃燒。統計報告指出,難民最大的收容國家,並不是這些攻佔媒體版面的西方國家。長時間自栩並標榜人道主義的西方社會,不斷爭吵著收容難民帶來的問題。是否想過,沒有人願意被迫離開熟悉的生活圈,一無所有的逃難、不安定、沒收入、沒身分。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Andy Miah CC licensed)

資料來源:

  1. Ai Weiwei’s Latest Artwork: Building Fences Throughout New York City
  2.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s latest work targets ‘shameful’ response to refugee crisis
  3. CHART: Where The World’s Refugees Are

延伸閱讀:

小鎮化為毒氣煉獄,父母抱著孩子冰冷軀體無能為力痛哭——敘利亞爆發六年來最嚴重的化武攻擊
眼見不為憑:挖掘敘利亞內戰報導背後的「西方立場」
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無名英雄!敘利亞戰亂中,「白帽救援部隊」點亮人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