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篇文章】

政治人物的穿著不僅代表著時尚品味,服裝語言其實也暗藏許多政治秘密。尤其在美國,歷年來的政治外交家對待服裝絕不馬虎,例如蜜雪兒歐巴馬或是希拉蕊。我們一定還記得希拉蕊在敗選演說上穿的一身紫衣,紫色是由紅色和藍色所組成,象徵著共和黨(紅色)與民主黨(藍色)的融合。希拉蕊不用多說什麼,服裝已經闡明了一切。反觀勝選的川普,永遠過大的西裝、過寬的褲管與過長的袖子根本連時尚的邊都沾不了,但本文告訴你,其實,它另有一番意思。
(責任編輯:鄭伊真)

文/王驍(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美國總統川普自上台以來就沒少遭批評。雖然在我看來,不管川普做什麼,自由派媒體都會攻擊,所以他的穿著好壞並無所謂。但是從穿著上對政治人物進行批評這件事本身就很有趣味。因為單單從衣著上品評政治人物在中國並不常見,但是在歐美社會卻已經司空見慣。

用膠布黏領帶的川普。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服裝就是政治!

服裝政治其實很早就已經存在,古羅馬時期,權貴們穿著昂貴的紫色託加來顯示其尊貴的身份。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在油畫中體現自己強壯的小腿來凸顯自己統治的權威。個子矮小的路易十四用華裳將自己塑造成太陽王,來讓王權和普通人拉開距離。這些都是一種「政治美學」的體現。

路易十四。圖片取自:觀察者網

從此可以看出,服裝政治的目的就是傳遞信息。而美國就是一個將服裝和政治高度結合的國家。政客們的每一次出場著裝都在釋放著訊息。

要說服裝政治進入大眾視野,還是要和電視的普及結合起來。這就不得不提到前總統甘迺迪。

甘迺迪作為一個政界菜鳥,在精英政治時期其實並不為人看好。從現在的很多歷史研究和回憶錄中甚至可以發現,甘迺迪是他老爸一路提攜上位的。但是他遇上了好時代,一個屬於電視的時代。1960年總統大選首次舉行了電視辯論,甘迺迪和競爭對手尼克森在全國觀眾面前進行了辯論。

甘迺迪選擇了一身深色西服,剪裁合身,穿上去後整個人顯得精幹英武。同時深色套裝和背景形成了反差。而尼克森則穿了一身灰色西服,與當時黑白電視的背景融為一體,顯得臃腫不堪。兩人一比,把國家交到誰的手中更加讓人放心就一目了然了。

甘迺迪和尼克森

在當選後,時尚的穿著也幫助甘迺迪在民眾心目中保持了高支持率。

時過境遷,美國政壇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穿衣準則。比如辯論時,如果想讓觀眾覺得自己很權威,那麼就來一套藏青色的套裝。如果想讓老百姓認為自己平易近人,那麼就穿一套 Casual smart 的搭配,輕鬆的格子衫,牛仔褲或者卡其。順便把襯衫袖子捲起來。就像這樣:

歐巴馬與米雪兒。圖片取自:觀察者網。

如果不想太過輕鬆,但是還是希望讓人們覺得自己平易近人,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穿純色襯衫,不要打領帶就好了。比如這樣:

BOCA RATON, FL – SEPTEMBER 28: U.S. 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speaks during a campaign event at the Century Village Clubhouse on September 28, 2012 in Boca Raton, Florida. Biden continues to campaign across the country before the general election. (Photo by Joe Raedle/Getty Images)

所以當政治家這樣出現的時候,他們所傳遞的信息就是

我也可以穿跟你們一樣的衣服。我不是什麼時候都西裝革履。我也是普通人,我了解你的生活,我了解你的需要。

但是事實上歐巴馬總統每年光是度假所要花的錢就可以養活好幾十個普通美國人家庭。

我看過許多國內的媒體或者媒體人喜歡稱讚歐巴馬平易近人,因為他穿著打扮平易近人。呃…… 不好意思,當你開始這樣想的時候就已經落入圈套了,因為這是經過設計的,他就是希望人們這樣想才這樣穿的

好,我們再看看平時處理公務的時候,政客應該怎麼穿。

現在,政客們已經習慣了穿著西服,特別是男性政客。他們穿著全套西服,打上具有像徵意義顏色的領帶,並且在西服領子上別起國旗徽章。這些元素希望提供的信息是:西服專業,深色嚴肅,徽章愛國。比如這樣: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而領帶更是一個好工具。不同顏色的領帶可以帶來不同的信息,比如黨派信息

WASHINGTON, DC – JANUARY 20: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d former president Barack Obama exchange words at the U.S. Capitol on January 20, 2017 in Washington, DC. In today’s inauguration ceremony Donald J. Trump becomes the 45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hoto by Rob Carr/Getty Images)

在傳統節日上,為了體現普天同慶、與民同樂的信息,美國總統的領帶也會隨之改變。比如,愛爾蘭裔是美國白人第二大族裔。愛爾蘭人的聖帕特里克節也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全國性節日。

聖帕特里克節的特色就是穿綠,綠衣服,綠帽子(別多想!美國人對綠帽子沒什麼忌諱)等等。但是總統不能穿一身綠西服,不然人家還以為他是個嘻哈歌手呢!

圖片取自:觀察者網。

這個時候領帶就成了一個完美的道具,打一條綠領帶,就表示了總統的態度。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eets with Irish Prime Minister Enda Kenny, on St. Patrick’s Day, Tuesday, March 17, 2015, in the Oval Office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AP Photo/Jacquelyn Martin)

圖片取自:觀察者網。

而女性政客則可以在服裝的顏色上更加自由,所以一般女性政客習慣用套裝表現專業性,用服裝顏色來傳遞信息

<> on March 17, 2010 in Washington, DC.

希拉蕊。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好了,既然我們已經了解到了政客的服裝不是用來避寒遮體的,那麼我們就來聊聊川普的穿著。他為什麼這麼穿?

其實,評論界已經有了不計其數的文章分析川普的競選策略和基本盤,那就是普通藍領工人。而他的宣傳特色就是不斷加強個人形象特徵,並且在這個特徵中和普通人找到距離。所以他的髮型,他的服裝在我看來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為什麼要穿顯得過於肥大的西服?為什麼領帶要用膠布黏起來?為了貼近群眾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是的,雖然西裝革履看起來很精神,但不是每個老百姓都懂得如何完美駕馭。不是定制的西服也很難做的完全合身。川普顯然是穿了一身成衣,而且碼數還微微大了一些。

因為普通老百姓穿西服一般也就是會大一點。因為不習慣穿西服的人都會覺得西服不舒服,大一碼舒服一些。這是徹徹底底的實用主義哲學

千萬不要以為川普為了貼近群眾就會穿著廉價的衣服,他穿的最多的就是意大利品牌 Brioni,不了解的同學可以去查查價格。肯定不是個親民的牌子。所以川普的個人特色就是他的衣服特別肥大,衣服肥大,褲子太寬,領帶打的特別長

說句題外話,很多人喜歡開玩笑說川普手小腳小,沒有男子漢氣概。其實川普比歐巴馬還要高大,但是看起來卻不高大,這和肥大的衣服遮蓋也有關係

川普和希拉蕊。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但是為什麼不能太合身?衣服太合身,就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像歐巴馬一樣精緻的政客,他們滿口「希望」和「改變」,但是最後還是成為精英的代言人。歐巴馬曾經被評為最時尚的的總統,他服裝剪裁合身,領帶從來不忘打出一個小酒窩,外套袖子不會遮住襯衫袖子,讓手顯得更大。招牌的笑容露出八顆牙齒,顯得自信滿滿。的確,他穿的很棒,但是這個造型無法成為「人民的領袖」。

歐巴馬。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所以在我看來,川普雖然穿的不合身,但是很合適。還有他那備受抨擊的領帶,為什麼要用膠帶粘起來。其實打領帶的人都知道,領帶商標處是可以用來把小箭頭塞進去固定的。如果不想領帶亂飄,根本不需要粘膠布,用膠布反而麻煩。就算沒有這個小商標,也可以加上領帶夾。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次成功的營銷:

1、川普希望領帶飄起來,並且人們會看到膠帶。

2、精英媒體可以把目光聚焦到他的穿著上,讓老百姓看到精英們是如何嘲諷川普的日常穿著,間接嘲諷了普通老百姓。

3、川普獲得更多的曝光率,他的穿著特色在人們的腦海中繼續加深,個人形象品牌繼續加強,讓人忘都忘不掉。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本文經合作夥伴觀察者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王驍:在美國搞政治,穿衣服是個基本課程〉。)

延伸閱讀:

川普嘴砲王不是說假的!他在 Twitter 推再多,真正對付北韓只有 4 種選擇
川普簽署美墨邊界築牆令──我蓋牆你付錢,難民、移民通通不准來偉大的亞美利堅
民主是瘋狂的,卻是唯一能帶來繁榮的體制──即使下場是選出狂人川普也不能沒有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