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篇文章】

 先前我們有一篇文章提到台灣教育已和職場脫節,許多社會新鮮人頂著大學或是碩士文憑卻只有領22K,學用不一導致高才低薪的現象。然而,本文作者拿出數據比較,發現在積極提倡翻轉教育、實用至上的美國,也發生同樣的狀況。因此,並非單單就業結構上的學用不合,而是企業不願意設立高薪、高技能的工作職缺,才會導致現代學生屈就學用不一的低薪工作。
(責任編輯:鄭伊真)

文/王己任 (時事評論家)

報橘刊登標題聳動的文章《台灣教育已與世界嚴重脫節,十年之內可能要更名為「失業島」》,吸睛許多讀者閱讀,該文認為,台灣的大學畢業生22K低薪化的問題在於台灣的教育理念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22 歲以前不需要吃飯技能」,以致學用不合,「90% 的台灣青年,需要的是學用合一的專所」。由於大學教育的學用不合,「十年之內可能就讓台灣變成失業島」,真是恐怖!將大學畢業生低薪化與失業問題歸咎於台灣的大學教育與產業技能脫節,這是常見的說法。

然而大學畢業生低薪問題並不是台灣特有,該文說「世界上的先進國家早已在10年前就進入「學用合一」的潮流」,似乎認為先進國家順應學用合一潮流後,可以解決大學畢業生低薪問題。美國是經濟與科技先進國,是資本主義功利取向、實用至上最盛行的國家,沒有該文抨擊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迂腐觀念,其教育理念比較符合學用合一。然而紐約聯邦儲備局針對有關美國大學畢業生以及更高學歷就業情況研究調查報告,低薪低就問題嚴重。1990年到2012年的調查統計數據,22到65歲大學或大學以上高學歷者其就業工作不需要大學文憑約佔33%(見附圖藍色曲線),22到27歲剛畢業者其工作不需要大學文憑約有44%(見附圖紅色曲線)。有三分之一的大學或更高學歷的美國人,他們的工作不需要大學教育,是大材小用,是屈就,且通常是屬低薪的工作。

附圖:美國大學畢業生低薪低就情況

可見低薪低就同樣發生在功利取向、實用至上的經濟、科技先進大國,因此問題不是大學教育的學用不合,主要是在於就業結構的學用不合,是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問題隨著經濟與企業的發展,企業愈來愈難或不願意創造高技能、高薪的工作,導致符合大學或更高學歷技能水平的就業機會相對減少,以致大學畢業生不得不屈就學用不合的低薪工作。

(本文經投稿作者王己任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是就業結構的學用不合?還是大學教育的學用不合?〉。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

延伸閱讀:

【范疇專欄】台灣教育已與世界嚴重脫節,十年之內可能要更名為「失業島」
一個舉例讓你明白,為什麼現代教育無法讓人人發揮天賦
【彭明輝專欄】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最高,高中生還要升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