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4/7 是鄭南榕殉道紀念日,也是言論自由日。 28 年前,鄭南榕在警總的進逼下,仍毅然決然地用一把火燒毀了國民黨對他的獨裁監控,更燒出了台灣獨立的精神、言論自由的未來。鄭南榕的弟弟也感慨台灣人心中多半仍留有「小警總」,這是過去不正義導致的遺毒。因為鄭南榕爭取的不只是 100% 的言論自由、更要台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所以唯有反抗極權的干涉和抹去心中的黨國遺毒,才能真正的自由。

(責任編輯:林芮緹)

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說,鄭南榕爭取的不只是100%言論自由,還要有獨立自主的國家,不能在中國恐嚇威脅下妥協,才能免於外強侵略。(攝影:李隆揆)

文/張雅貞

行政院2016年將鄭南榕自焚殉道的4月7日定為「言論自由日」,文化部則在今年策劃「100%言論自由」特展。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說,鄭南榕爭取的不只是100%言論自由,還要有獨立自主的國家,不能在中國恐嚇威脅下妥協,才能免於外強侵略。

1989年4月7日,「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之一的鄭南榕,為爭取100%言論自由選擇自焚結束生命,引起社會迴響。蔡政府上任後,核定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文化部人權館也舉辦「100%言論自由」政論雜誌與反對運動特展,期盼透過圖文說明、大量政論雜誌及反對運動文物的元件展示,讓台灣人民了解這數十年來,政論雜誌如何扮演民主政治的推手。

葉菊蘭表示,這次看到展覽,感覺台灣社會仍有許多人心繫這塊土地,才會將4月7日鄭南榕過世這天訂為國定言論自由日。(攝影:李隆揆)

鄭南榕遺孀、現為總統府資政的葉菊蘭表示,28年前鄭南榕因為一把火,將自己的生命當武器、爭取自由,她本以為社會無情、人們容易健忘,但這次看到展覽,感覺台灣社會仍有許多人心繫這塊土地,才會將4月7日鄭南榕過世這天訂為國定言論自由日。

葉菊蘭說明,鄭南榕所主張的「100%言論自由」中,當中有一個核心價值,「要有百分之百言論自由,得要有獨立自主的國家」,鄭南榕生前曾經說「剩下的就是你們的事情」,因此葉菊蘭強調,「要享有真正言論自由,就必須要繼續努力追求台灣成為獨立自由的國家,不要在中國恐嚇威脅下妥協,」否則言論自由也只是鏡花水月。

鄭南榕弟弟、鄭南榕基金會執行董事鄭清華表示,台灣至今還要倡議言論自由,歸因於現今法條仍隱藏著不自由的規定,這部分法務部也答應要修訂;另外他認為,多數台灣人民內心還有「小警總」,這是從前台灣不正義歷史下的遺毒。

鄭南榕弟弟鄭清華說,「當一個導演要宣告『我不是台獨』,這不是威權壓迫下的影響,牽涉到的反而是經濟利益」。(攝影:李隆揆)

鄭清華表示,威權體制已不再是控制言論威脅的唯一因素,反而是經濟利益在掌控著言論自由,「當一個導演要宣告『我不是台獨』,這不是威權壓迫下的影響,牽涉到的反而是經濟利益。」

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展覽時也表示,現今中國政府仍然害怕人民有言論自由,其箝制言論自由的做法也影響兩岸間的互動。她回憶自己會走上政治路,是因當年「519綠色行動」時,鄭南榕帶領民眾要求解除戒嚴的訴求,這顆種子在心中發芽,讓她決心走上政治。她也呼籲,立法院應該加速推動轉型正義條例,促進民主的深化,釐清歷史真相與責任歸屬,透過對話促進社會的和解。

文化部長鄭麗君回憶,自己的政治啟蒙就是來自於當年鄭南榕帶領的「519綠色行動」。(攝影:李隆揆)

文化部舉辦「100%言論自由」政論雜誌與反對運動特展,期盼透過圖文說明、大量政論雜誌及反對運動文物的元件展示,讓台灣人民了解這數十年來,政論雜誌如何扮演民主政治的推手。(攝影:李隆揆)

政治受難家屬看到政治犯記錄牌感傷落淚,國史館館長吳密察(右)也不禁鼻酸。(攝影:李隆揆)

政治犯記錄牌左上數字為判刑年,後為出獄或逝世年。(攝影:李隆揆)

「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之一的鄭南榕,當年為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選擇自焚結束生命。(攝影:李隆揆)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28年前鄭南榕一把火 燒不毀台灣人心中「小警總」〉。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自由的火,由我來點」閃靈樂團這一曲,正是紀念民主烈士鄭南榕
「國民黨抓不住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十二張圖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鄭南榕  
歷史課本不告訴你的事:今天是鄭南榕殉道周年,也是言論自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