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馬英九總統卸任後世界趴趴走,到處演講,宣傳92共識、一中原則,但是他和國民黨在一中方面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口中的中華民國,目前還代表著全中國、而且還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在世界上到處講「一中」,帶來的效果就是大家都覺得台灣屬於「中國」。(責任編輯:蔡沛宇)

擷取自網路

文/ 陳方隅

 

馬總統在美國到處參加演講,讓台灣的曝光度增加不少,但個人認為大部份並不是好事……

以下是他在DC的智庫Brookings Institute的演講內容。 現場大爆滿(剛聽到八卦說報名系統在開放的半小時內就額滿了),但因為場地的限制,許多人只好去旁邊的小房間看轉播。

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親密讓台灣獲益良多?

在我當總統之前我去拜訪日月潭,當時看到都沒人去玩覺得很難過,所以下定決心要推廣旅遊業。在我任內旅遊業發展超好,人人賺大錢。

蔡英文上台後,旅遊業都要倒光了,遊覽車全面閒置,日月潭沒有訪客了,台灣不承認九二共識好慘好慘好慘好慘。(他好像不知道2016年旅台的遊客數目創下新高紀錄,而且網友們回傳重大景點的照片都還是人滿為患,然後遊覽車缺工還是缺很大)

然後說蔡英文沒有考好中共出的考試(也就是九二共識、承認一中的部份) (聽到這邊真的覺得他講的東西跟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講的語氣有87分像。到底為什麼蔡英文要考好中共的考試?她的主考官是台灣全體選民啦)

結論三點:

1、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 We are all ethnic Chinese

2、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是特殊的關係 special relations

3、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只有接受九二共識才有可能有兩岸交流。

問答時間

Q:您在先前的講座提到台灣不需要台獨了,可以請您多談一些嗎

馬的回答:台獨其實是為了「台灣人出頭天」這樣的概念,我們已經做到了,所以不需要台獨了。 再說,你聽過一個國家宣佈獨立兩次嗎?我們早在1912年就獨立了。

Q:中間三個香港相關的問題,例如對特首選舉的看法之類。

馬的回答大致上都先說自己是香港出生對香港很有感情之類的,然後大致上是說香港的狀況跟台灣不太一樣,要尊重香港人的想法之類。(這邊我沒有仔細記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影片。 不過,馬一直到處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是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了嗎?原住民呢?新住民呢?誰跟你中國人?)

Q:來自非洲的某NGO負責人,問1:台灣如何追求和非洲改善關係? 問2:台灣在女性地位提升方面有什麼貢獻和作法? (馬已是第二還第三次聽不懂問題,需要主持人Richard Bush在旁講解一遍……)

馬的回答是說台灣的女性立委比例非常高,有三分之一,在女性地位提升方面貢獻很高。 其他問題都沒回答到。

Q:來自新加坡的研究員,問南向政策未來性、可行性,以及蔡政府目前為止的作法如何?

馬開始說南向政策的具體作法是始於自己任內,他做了很多來改善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例如跟馬來西亞增加了多少多少的學生學者交流計劃,從3千名增加到7千名,除了馬來西亞之外,對其他ASEAN國家也都做得很好,包括越南印度等國家,學生們的交流都愈來愈多,這些都是在我任內完成的。現在少子化嚴重,所以我們更需要國外來的學生。

Q:先前在Taipei Times工作過的記者:我個人在大選前後在台灣觀察了很長時間,有許多人都觀察到說,台灣人認為與中國之間交往太快也太深入了(too far and too fast into the position),而這也是國民黨選舉失敗的原因,不知道馬怎麼看這樣的看法?

馬的回答:完全不同意國民黨是因為兩岸政策而輸掉選舉這樣的看法。與中國交往只有好處,好處超大;有人說兩岸交往的好處都是大公司拿走,這也非事實,因為台灣九成以上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都從兩岸交往當中獲益很多。 國民黨在2014年的失敗是因為食品安全議題。

總統大選失敗,則是因為換柱事件(candidate selection),許多人不想出來投票。事實上呢,與中國交流就是好處多多,現在國民黨在忙選主席,等主席選完後,新主席會帶領大家再次告訴大家與中國交往的好處。

Q:應該是Wilson Center的研究員:除了一開始提到的「消費卷」政策之外,台灣目前的政府可以做什麼樣的公共政策,來增加內需、促進經濟成長?有什麼樣的政策,可以讓台灣內部的競爭力增強?(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from within its borders)

馬的回答:兩岸貿易可以增加許多內需,只要兩岸關係改善就可以拚經濟。我們的服務部門出口方面不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跟中國簽服貿,簽服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增加競爭力的關鍵,我們的立法院到現在都還沒有通過服貿。

跟中國的貿易是我們的重要利益,而且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主權。但我常常被說是傾中賣台,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傾中賣台的話,怎麼還能維持status quo?

短評

今天忽然發現馬英九的英文沒想像中好,他一直聽不懂台下問的問題,需要主持人Bush在旁邊重新解釋。 不過剛聽到超中肯評論。他答非所問說不定還對台灣比較好……

另外從他講的內容和回答內容來看, 他看起來就是真心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或者也可以說,他聰明到不走出那個平行世界,而且現在沒有選舉包袱了,更可以講心裡的話了。

對這些內容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只是,在這樣的華府政策圈第一線中的第一線,看到這樣的狀況,還是會讓人Orz

他在紐約那場不斷稱讚獨裁者和威權時代台灣過得很好,輕描淡寫帶過白色恐怖和二二八,還好沒有在這邊再講一遍。

以下是回覆朋友的:

我從來沒否認過馬英九總統說的一中是中華民國,所以不存在我「扭曲」他談話的問題。

馬英九總統(和國民黨)在一中方面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口中的中華民國,目前還代表著全中國、而且還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在世界上到處講「一中」,帶來的效果就是大家都覺得台灣屬於「中國」。

至於這個中國到底是哪個中國,有多少人會真的認為是「代表著全中國的中華民國」(活在平行世界裡面的那個中華民國)?我想大家應該心裡有數。世界上除了22個邦交國,還有誰是認為中華民國還代表著全中國? 況且我們的憲法早就將治權明定在台灣地區了!

然後重點在於,台灣人真的有想要被包含在那個「包括整個中國大陸的中國」裡面嗎?

我批評馬英九的地方從來不是在於他說中國是中共或什麼的,而是在於他活在他自己的平行世界。

現在,美國政策圈正密集大量地關注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否有什麼調整的必要,所以超多相關座談會在講這個主題,也聽說有不少meeting在做這事。

然而來了一個鎂光燈焦點、超多聽眾的前總統,在演講時把一中「政策」跟一中「原則」混雜著講(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否為故意),然後不斷強調「台灣屬於一中」。

我真的不知道這樣子能讓美國人在討論調整政策可能性的時候,能對台灣有多大的助益(或者,有多大的傷害)

請參考相關評論

 

(本文經原作者陳方隅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17-03-07馬英九@Brookings〉。首圖來源:擷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