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

川普上台宣布退出TPP後,世界金貿局勢會怎麼走?專家認為,2016 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度高達 33.2% 的中國會是全球經濟接下來的領頭羊。然而伴隨中國對於經濟管理的模式仍有很多問題,例如在開發中國家過度傾銷、干預國內市長等。

簡單來說,中國經濟始終停留在「黨國一家」的人制。儘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滿 15年,但美日等國還是出來吐槽:中國,你連市場經濟國家都不是。(責任編輯:黃靖軒)

有人說,中國並不是一個市場經濟?

去年的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屆滿15年了,但15年前,簽訂合約時有一項被視為『中國條款』的『中國非市場經濟』之協定,期限是15年,這項條約的目的牽制中國產品的傾銷,並課以重稅。

中國一直認為只要十五年過去,便可以自動取得市場經濟的地位,但自從歐盟在歐洲會議上以多數決表達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資格後、美國及日本相繼否認,甚至更進一步的拒絕關於關稅及貿易等重要協定。

說好給予自由卻牢抓在握

而中國對於經濟的運作及管理模式仍然費解,例如自古以來中國一直實施著鹽業的專營,這項大業已然行之兩千年。雖然現在解除了對食鹽的專營,但食鹽製造場仍為國家所有,這不是美其名說給了自由,卻仍然把權力在握。

但這還只是一例,現在外資企業雖然可以在中國經營獨立外資公司(不含中資),但是交易卻只能在機構投資者及私募基金中進行,而不能與散戶這塊更大的市場交易。

傾銷的惡性競爭讓許多企業開始撐不住了

過度的干預市場與市場經濟的本質–自由,實在大相逕庭,這也被視為歐盟反對的原因之一。

雖然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過度的干預經濟,包尤其中國在已開發國家過度傾銷,例如鋼鐵的供過於求,破壞市場價格,已經傷害了當地的製造者及工人。

尤其全球排名第六的塔塔鋼鐵公司(Tata Steel),早在去年初透露出有裁員近千人的計畫,次月更是傳出將結束位於英國的工廠,雖然計畫被延後,但是傳聞已讓英國鋼鐵工人人心惶惶,11月時更有上萬名來自歐洲的鋼鐵工人們在比利時首都布魯賽爾舉行示威抗議。

不,中國不是市場經濟

中國對自由經濟市場的過度干預,操控貨幣等行為,著實已經違反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自由。最近更開始了限制了德意志銀行等外商的資本匯回。

最糟的是,中國共產黨(Chinese Communist Party)早已系統性的滲入了國家目前正在擴張中的私部門,並悄悄的將勢力經營在這超過半數以上為非國有之企業。如今共產黨如但可以操作及控制這些公司了,當然還有更大的,更甚者連一些外國公司也含在其中。所以說,在這些率先否定的國家中,現代的中國經濟根本就是以黨(中國共產黨)為首的黨國經濟組織。

以黨為名的嚴實宗教

故事是從1927年開始的,在在共產主義者退出武裝部隊為國民黨政府帶來不小的損失後,毛澤東(Mao Zedong)與其同夥便決定在軍隊中創立一個可以反應出階級結構的政黨,並在黨內灌輸鬥爭精神。

簡單來說若將共產黨比喻為一個宗教的話,批鬥就是被創造出的教義,目的是為了對於教主(領導者)達到崇拜以服從,其中最可怕的是該黨對於暴力及血腥的鼓吹。

黨國公司的嚴密觸手才是無法經濟自由的最大根源

換句話說,其實目前的問題不僅在於中國的經濟並不是一個市場經濟,而是政府並不願意放手讓市場自由

尤其經濟結構部分,其中包括私部門,似乎整格架構是為了共產黨的想法、利益、經濟及政治性而生,並且隨時可以被重新設計,而這個『黨國公司』正不斷的在擴大當中,因為沒有效能國營企業,隨時可能被共產黨控制中的績效私營企業給取代。

與其說中國已走進了資本主義的現代,但行為卻是一直以來的「黨國一位」,似乎即便是私營企業也只能受政府控制,因為沒有自由,才不被認為屬於經濟市場國家的一分。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yuen yan CC licensed)

資料來源:

China, the Party-Corporate Complex
China Doesn’t Deserve Its ‘Market Economy’ Status By WTO
歐美日都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貿易戰瀕爆發邊緣
歐洲鋼鐵工人抗議廉價中國鋼鐵進入歐盟

延伸閱讀:

中國經濟成長的真相:半個國家達危險級紫爆,有錢人去南極躲霧霾、沒錢就戴防毒面具
中媒:中國經濟發展停滯將造成連鎖效應──美國、德國、台灣都會崩潰
中國經濟是否也「閱兵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