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根據新聞報導,台北本日(2017.09.27 )最高溫來到 38.6 度,直接創下 121 年來 9 月最高紀錄!但你知道這麼熱除了不舒服,還會造成人類社會的危機嗎?

【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

台灣上週(2017.2)才舉辦國反空汙大遊行,然而環境汙染、氣候變遷除了對健康有影響之外,你知道跟全球貧富不均也有關係嗎?

來聽聽這個有趣又驚人的科學研究。(責任編輯:黃靖軒)

受盡爭議的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又有驚人的舉動:讓環保署把網站上氣候變遷的數據給撤掉。但是,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議,並不是像川普說的為了傷害美國的競爭力而製造出的謊言。

事實上,2016年,已被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和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證實為自1880年以來,全球最溫暖(熱)的一年。

身處在一年沒幾個月是寒冷的台灣,炎夏與正午的高溫加上濕度,常常讓人汗流浹背受不了。你是否曾想過,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人們的生產勞動力甚至世界各區的貧富狀況,會因此受到影響呢?

全球貧富的重新分配

一群來自史丹佛和柏克萊的科學團隊,試圖從歷史的紀錄中,找尋出氣溫的增減是如何影響重要的經濟指標。根據他們最終的調查報告結果,氣溫年年往上,對許多國家來說都不是個好消息。研究指出到這個世紀末,全球總收入與未遭受到氣候變遷的情況相比,將會遞減23%,但氣候變遷的影響對於各個國家而言,有巨大的差異。

柏克萊哥德曼公共事務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帶領這項研究的主持人Solomon Hsiang,認為「氣候變遷將會造成全球貧富的重新分配」。

那些地處寒帶或溫帶,像是加拿大、俄國、歐洲等北方國家,將會受益於越來越「溫暖」的氣候。舉例來說,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就因為在過去的五十年逐漸升高的氣溫,讓玉米的生長季多了兩個禮拜,而更豐收。

根據此團隊的分析玉米的收成和勞工的生產力,在攝氏20至30度時,將會劇減。美國的公民,在氣溫三十度以上,其非勞動所得也會減少20美金。

因此,對於那些本來就熱的國家,像是非洲或是絕大多數的南美國家,本身經濟就不好,在氣溫越來越高的狀況下,經濟更是受到負面的影響。科學家的這項研究預估,在本世紀末,貧窮國家中最窮的 60% 的人,平均均收入將因氣候變化而降低百分之七十。

再生能源政策能創造就業機會

面對逐漸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該怎麼辦?我們不得不朝「環保」面去做。

越來越平價的太陽能、風力發電和電動車的發明,將在氣溫上升的不可避趨勢裡,帶給我們解決經濟問題的希望。在氣候變遷的證據與結果越來越明朗的狀態,人們的環保意識漸漸提升,但經濟與環保並不必然是衝突,支持環境保護和再生能源的政策,也可能對經濟有益。

1995年,英國的製造業佔總體GDP十七個百分比,現在則約十個百分比左右。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是,越來越多體面工作的減少及消失。如今,逾百萬人在低薪、高壓、乏味的客服呼叫中心工作。英國的國會議員及綠黨的共同黨主席Caroline Lucas指出,如果英國能夠振興再生能源產業,估計產業內能創造出十萬的就業人口。

身在熱帶島嶼台灣的你我,將無可避免的受到全球氣溫上升的影響。看到研究指出攝氏20至30度時勞工生產力會下降,不禁覺得傻眼心裡OS不斷:這不就是台灣絕大多時候的氣溫嗎?甚至還覺得是挺舒適的…但還是不可否認,過了一定的溫度後,炎熱的氣候的確會讓人身心狀態都相當疲乏。找出如何減少碳排放,對環境友善,同時也是對經濟友好的方法,將是必然踏上的一條路。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Tony Webster CC licensed)

資料來源:

  1. 川普政府要求環保署網站 移除氣候變遷內容
  2. NASA, NOAA Data Show 2016 Warmest Year on Record Globally
  3. Hotter Days Will Drive Global Inequality
  4. Climate Change Is A Global Loss For The Economy: Report
  5. An industrial strategy that fights climate change would fix our broken economy

延伸閱讀:

不能說的空汙真相:小島台灣人均排碳量是世界平均值 2 倍,甚至比中國還高!
環境變遷下的島國悲歌:全球均溫再上升 2°C,台灣也將面臨「滅頂」危機
想將升溫控制在 2°C?英國學者:全球一半天然氣、三分之一的石油都不應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