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昨夜的國道翻車事件,再次提醒了台灣國內旅遊的問題重重,從車體的嚴重「Cost Down」到司機的過勞等等。而本文正是來自於旅遊業者的心聲,台灣人國內旅遊只想要唱歌、不要導覽、要新車更要便宜,什麼都要就是不在乎旅遊品質跟安全——這不是怪罪誰的問題,而是一種難以改變國旅現況的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林芮緹)

由玄史生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文/stevensteven
先說,我自己是一位台南的旅行社從業人員,其實國內旅遊的部分,利潤很低已經不是新聞。特別是一天的旅遊,更是低到嚇死人。1100 的旅費,其實已經算很高了。在南部多的是一天 6 – 700 的團。
我剛開始接的時候,也嘗試做一些優質行程。
用很新的遊覽車,選一些很有歷史意義的景點。選擇一些專業背景的領隊導遊,做詳細的解說。不進名產店,然後把利潤直接反映在售價上。
結果得到的回應大多是價格太高,其實真的高嗎?不也就是一天多個 200 元。而領隊導遊的解說,還會被轟下台,客人說他們要唱歌,不要聽講解。
大家說這是客人素質的問題?其實就算是一些大學教授,參加國內旅遊,也變得跟一般人一樣,然後客人到國外就變正常了,不用唱歌了,導遊說什麼是什麼了….
這真的不只是國旅環境的問題。
講到遊覽車司機過勞的問題,台灣在這塊上面,真的過度追求新車。
一堆團體要求 5 年內新車,最近更有要求 3 年內新車的流行出現。還要求要歐洲車,這一台動輒 8、900萬甚至上千,然後只有五年光景。
過度的迷信新車,導致新車司機或車公司一買車,就背負沉重的車貸壓力,只好一直接 case 出去跑。因為不跑,就等於是賠錢。舊車為了跟新車競爭,就壓低價格搶市場,不然就去接陸客,反正陸客不看車齡。
我不否認台灣的遊覽車司機有很多不好的司機,但我相信好的司機還是非常多的。
畢竟一個國旅司機的養成,必須在一般定線長途客運業有兩年以上的經歷。不是隨便的人有大客車經驗就能來開的。
我自己在帶國旅團,做到的服務比空姐還細,講解的歷史地理典故甚至比一些高中甚至大學的課還深入。我用的司機,路熟,甚至還會幫客人選擇最好的時間到達景區。
結果,遇到的還是瘋狂比價,然後客人自己拖時間,然後要求要好的音響要唱歌,還要求把遊覽車當計程車載到家。這樣要要求車體不要改裝不裝卡拉ok,司機不要過勞駕駛,然後給所有的工作人員合理的薪資跟待遇,真的不是容易的事。
而這些客人,你說是個案?我只能說幾乎是常態。
在這樣的常態下要改革台灣旅遊業……真的不容易。
(本文經原作者 stevensteven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新聞] 賞櫻團遊覽車32人死 蝶戀花旅行社:今全1〉。)
延伸閱讀:
【我爸是遊覽車司機】台灣消費習慣差,要省要 Wi-Fi 又要唱歌就是「不要命」
一名遊覽車司機的怒吼:不在乎車體安全只要卡拉 ok 唱到爽,台灣人永遠死不完!
【總要見血才懊悔】國道翻車 23 人罹難,司機過勞的問題我們到底要不要解?
【大型移動式棺材】火燒遊覽車怎不破窗?因為窗戶全 cost down 成「密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