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2017 大學學測國文作文題目「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有考生整篇用英文作答,本應該不予計分的一張試卷,卻引發熱議。大考中心近日商討翻譯後給分,也引起學界及不少家長反彈。其實題目裡「N」代表的是數學符號,根本不是英文,用「N是英文,所以英文作答可以接受」作為給分的理由,在邏輯上是完全不通的。(責任編輯:蔡沛宇)

義大利數學家朱塞佩·皮亞諾(Giuseppe Peano)。圖片來源:維基

文/ 顏擇雅 (雅言出版社創辦人)

我看到學測國文以英文作答,這種事竟可以上新聞,覺得很不可思議。新聞點是什麼? 是國文閱卷老師看不懂英文,可見他或她當年上的英文課都白上了,還是用英文答國文試卷在台灣竟變一種創意,學生好棒棒?

106年學測國文作文題目。擷取自中央社。

在香港與新加坡,我就不信這種事會變新聞。他們只會覺得這題只能給零分,因為英文作答代表學生沒有用中文作答的能力。只有在台灣,我們會擔心打壓英文天才,而不知如何給分。

至於有些人說題目出現 「N種思維」,N 是英文,所以答案以英文書寫並沒錯。這說法亦很荒謬。 「N種」 這詞傳進中文,並不是透過英文,英文並沒這種用法。

N 是數學代號,意思是「自然數集」。最早用 N來代表自然數集的數學家是義大利人Giuseppe Peano,他根本不會英文。

這份試卷若是數學科,自然科,社會科,大考中心鄭重請人翻譯學生的英文作答,這叫審慎給分。但既然試卷是國文科,大考中心的作法只能說是語言自卑感,對於 「英文不夠好」 感到自卑。人對自己不足的能力感到自卑是好事,但讓自卑影響到國文科給分就不是好事。

我也好奇,萬一這學生作答的語言不是英文,而是越南文,印尼文,泰文,馬來文,不知大考中心會如何處理?

在德國與以色列,學生皆有大量俄羅斯移民,家裡講俄文的。他們如果用俄文答希伯萊文或德文試卷,當然不必想拿任何分數。

在美國,以西班牙文答英文試卷應很常見,也不會上新聞。教育界討論這現象,只會說這代表拉美裔社群需要更多的雙語教學資源。但將來可能會上新聞了。因為川普可以用它來合理化,為何父母是非法移民的小孩,就算本身是美國出生因此是美國公民的,也應該被遞解出境。

延伸閱讀:
請大考中心先定義什麼才叫「國文」作文——如果文言文都算國文的一種,那方言算不算?
一位在瑞士教學的老師看台灣學測:借鏡歐洲人文思考,「歪腰郵筒」的題目可以這樣出
學測滿級分仍落榜?台灣失敗的教育思維:只追求高分,沒生活能力也沒差

(本文經原作者 顏擇雅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