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最深最沉的夜,總是在黎明的前一刻出現。如果說 2018 年將是年金改革元年,在改革前夕的這個當下,就是最黯淡的時候。面對民進黨鳴槍起跑、磨刀霍霍,為了財政健全與年金延續不得不揮刀砍福利,公教團體無不怒目相向,尖聲咆嘯。在這個官民拮抗的關鍵時機,國民黨在哪裡

早在馬吳政權時代,年金改革就已經起跑,現在民進黨要接棒跑向終點。在主客易位之下,國民黨該扮演的不是主導政策方向的角色,而是負擔平衡與監督的責任。除了站在核心選民,也就是軍公教團體的立場為其發聲之外,千萬名勞工權益更是值得立委們用心關注。

在已經揭示的資訊中,未來公教與勞工的退休制度將會逐年接近乃至於接軌。像這樣吸引青年加入公職,且退休後可以無縫轉向民間工作一同累積年資的制度當然立意良善,但是制度間仍存在著許多問題等待調整。過去公務員退休金基準源自在任的最後一個月薪資,現在將逐漸改為 15 年平均值,這當然是公平許多;不過當起薪較低的勞工也比照辦理的時候,能領到的退休金肯定缩水許多。

多繳少領,這當然是瀕臨破產的年金必須走的改革方向,金額該如何精算調整,卻還有很多操作空間。另外,像是官股銀行行員的 13% 優惠存款利率與法官、檢察官的退養金,這些也跟軍公教的 18% 利率一樣,有著許多改革餘地。這些議題,正是國民黨立委們該努力的地方。

年金改革當中,有一群人最為特殊,那就是黨職併公職。這些人靠著威權把國庫通向黨庫,不法得利數十年。國民黨中央掌握了他們的資料,卻是忙著爭權奪位,無暇顧及改革。立院黨團何不趁著年假趕緊索要資料,檢討出一份方案?

在當下的氛圍中,一旦牽涉到轉型正義,國民黨就是人人喊打。既然年金改革同樣牽涉到國民黨當年的錯誤,不如早早負荊請罪、自請處分。否則的話,當改革的火燒到國民黨身上,那就難以撲滅了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