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在宜蘭,有這麼一群人堅持只做公共設施建築設計、堅持到日本人都發現,立刻邀請他們到大師級才能參展的美術館辦展覽,卻因為議題太「冷門」,沒什麼媒體報導所以至今籍籍無名。而也是這群人讓「蘭陽建築」真正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馬萱人
2015年7月9日,日本建築設計類展場領頭羊——TOTO企業之「間美術館」(Gallery.Ma)正舉辦「田中央工作群——活出場所」特展開幕,現場日本建築界、藝術界大咖星光閃眼:內藤廣、小嶋一浩、藤本壯介、「森美術館」策展家南條史生⋯⋯等人全到了,專心聆聽著台灣「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註1)主持建築師黃聲遠的導覽。
展覽的幕後支持者是該美術館的「計畫管理委員會」,其特別顧問是安藤忠雄;而負責審核的當屆委員則是:設計師原研哉、建築師內藤廣、岸和郎、爾文.凡瑞(Erwin Viray)。
間美術館代表遠藤信行在現場說,三年前,他曾以自己手機拍的照片,向這群委員簡報他在台灣所見的田中央特異作風:在宜蘭蹲點二十餘年、幾乎只做公共建設,從小步道一路設計到大建築。所有委員聽畢之後一致同意:「好,我們趕快來辦這個展覽!」
在田中央之前,曾獲邀至間美術館辦展的建築家,包括 2016年相當於全球建築界「奧斯卡」的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智利籍的亞力山卓.亞拉維那(Alejandro Aravena),其他還包括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建築師)、尚.努維爾(Jean Nouvel,巴黎阿拉伯世界學院建築師)⋯⋯等無數教科書上的名字,以及日本公認的建築大師如妹島和世、隈研吾、伊東豊雄等。
可以說,遠藤信行策展團隊一眼讀懂了:田中央工作群不滿足於興造單一建築的思維與行動,以及因為「與時間做朋友」而蘊含的力量。
而田中央至日本辦展這件事,本國只有兩家報紙(一為地方版新聞)、一家雜誌報導,田中央工作群與黃聲遠也從未被冠上「台灣之光」四字。得慢慢磨上多年的公共建築與小型基礎建設,向來不是熱門議題。
黃聲遠與同仁自東京間美術館與早稻田大學兩場專題演講回來之後,彷彿什麼事皆未發生。黃聲遠說,「這件事已經過去。」就像他出門辦展前曾說,「趕快做事,不會有什麼改變的。」回家之後,他也繼續與夥伴過著原來「背包客棧」式的宜蘭日子。
無論如何,有些事已經在宜蘭發生二、三十年(包括田中央出現在宜蘭之前的哪些年),甚至已發酵至宜蘭之外。現在,不少縣市及鄉鎮級政府主管會告訴他的承辦員:「我們可不可以像宜蘭那樣做?」
宜蘭人與一連串杵在當地不走的「傻瓜建築師事務所」,終於能讓「蘭陽建築」成為專有名詞。
以下,即是傻瓜之一——田中央的故事。
註1:「田中央」的前身是「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由黃聲遠於 1994年在宜蘭縣員山鄉成立,當時的法令開設建築師事務所必須使用自己的名字。2005年繼而成立「田中央規畫設計有限公司」,「田中央」這個名字源自事務所會計塗淑娟為同仁壘球隊的命名。2008年,「田中央工作群」概念成形。2012年,工作群中的事務所正式改名為「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黃聲遠為合夥人之一兼主持建築師,另兩位合夥人為杜德裕、陳哲生。本書則皆以「田中央」稱呼此工作群。
【BO精選活動:閱影沙龍-《大同》的城市方程式】
※一月主題:城市方程式
透過電影《大同》來看政治與人事如何影響一座城市?
放影結束後將由 CNEX 紀實頻道與青鳥 Bleu&Book一同帶領觀眾做討論,交流觀影心得與相關書籍推薦。時間|1月19日 (四) 19:00放映 20:30討論
地點|青鳥書店(華山文創園區玻璃屋2樓)
入場|150元,提供瓶裝在地台灣茶(活動當日現場繳交)
大同 The Chinese Mayor(台灣院線上映)
(本文摘錄經「大塊文化 」同意授權青鳥書店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推薦書名為《在田中央:宜蘭的青春.建築的場所.島嶼的線條》。圖片來源: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