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誓言要從源頭封鎖違建,去年議會中更承諾,58件大型違建要在「半年內」執行完成。

然而今年5月時僅7件結案,且大型違建更是「不減反增」:自去年承諾的半年以來,新增16件大違建,僅3件結案,總計還有62件未拆。再過半年的今日,則估計全市共有27000件違章建築。

不過至2016年9月底為止,全台尚未拆除的違章建築有66.2萬件,較2011年底大增21.1%,且光新北市違建數就占了全台 1/3 ,違建問題最急迫,其次是高雄。漲幅部分最多的則是桃園市和台中市。

然而歸究台北市拆除效率緩慢的真正原因,自由時報報導,過去違建拆除一大阻力來自於議會,常遇到議員透過協調會來拖延拆除,甚至如大安區一處在法定空地蓋的建物,10年來協調41次仍無法拆除。

自由時報報導,明明市府97年就已發函給議會,指出違建的協調次數最多就是兩次,因此建管處一般只出席前兩次協調會,其餘不予理會。然而議員仍會在拆除前夕再召開協調會,讓拆除一再推延。雖然建管處可以依法直接拆除,但為了府會和諧仍會配合緩拆,否則容易被議員刁難才造成如今的僵局。

為了徹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柯文哲11月下令,協調三次以上違建須向市長室報告,由市長本人裁決是否直接拆除。建管處表示,如此可以讓科室不用面對63位議員的壓力,讓違建拆除可以順利落實。

而根據建管處資料,自由時報統計,協調3次以上的違建案共有3665件,若每周向市長報告10件去計算,須花7年才能全部報告完。而實施一個月以來,市長是已裁示拆除15件違建案。

都發局官員表示,市長室願意將拆除違建的責任扛下,對於基層執法有很大的幫助。並且,也有議員透露鬆一口氣,不用再因選民服務而幫違建護航。

自由時報報導,曾協助民眾協調違建的議員坦承,地方性議員會幫選民作違建服務,會盡量合情合理又合法,但碰到未必合法的違建時,仍會基於惻隱之心盡量幫忙。因此假設市長執意要拆除,民意代表也莫可奈何,但仍希望市府可以「不是只有拆,也要想辦法讓民眾更快都更。」

柯文哲市長此舉引發網友大讚「這種市長哪裡找!」事情若繼續拖延下去只怕問題永遠不會解決,柯 P 則乾脆一肩扛起所有政治衝突的責任,好壞自己擔 。

https://www.facebook.com/HolyMosquito/posts/1839962772948041

參考資料:

《三立》:〈不減反增!柯文哲承諾拆光違建 議員:協調31次也拆不掉
《自由時報》:〈違建協調3次送市長室裁決 建管處如釋重擔
《自由時報》:〈全台還有66.2萬待拆違建 新北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