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2013年,前交通部長郭瑤琪因被控圖利廠商、收下裝有美金2萬元的茶葉罐,被判刑 8年定讞。但是,該案內容疑點重重,辯護律師顧立雄及法學界普遍認為,這個案子沒有找到2萬美金的下落,只憑證人李宗賢前後顛倒不一的供詞就定罪,不但證據嚴重不足,法官的經歷更是突顯台灣司法最大的缺陷 。作者呼籲,蔡英文總統要做到轉型正義,就不能忽視這些政治鬥爭下的冤案。(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林致品 (顧問公司研究員)
背負著人民對於轉型正義期待與盼望的蔡英文政府,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在陳水扁執政經驗的陰影下,所要推展的各項改革或政策都怕被冠上「鬥爭」或「政治清算」的罵名而投鼠忌器,不僅軍公教年金改革方案的研擬進度緩慢,轉型正義的具體內容更縮水到只剩下討黨產,讓人直覺可惜。
如果要談政治清算,最擅長用政治干預行政、司法,操弄民粹以達到鬥爭之實的當然非中國國民黨莫屬。10月,因莫須有的「茶葉罐」而被判貪污罪8年定讞的前交通部長郭瑤琪,由其夫婿代為聲請的非常上訴卻遭駁回,讓郭瑤琪失望地說出「對司法改革已經絕望,難怪人民不信任司法。」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被控貪污遭判刑8年定讞。圖片來源:中央社
一個曾經幫台北市節省260餘億元公帑、全力推動921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以及完成被譽為亞洲第一公共工程「雪山隧道」的交通部長,竟然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僅憑著前後反覆不一的供詞就被判刑,飽受官司騷擾與牢獄之災,讓人心寒。
因為陳水扁的關係而在馬政府時期遭到政治追殺與司法迫害的當然不止這一樁。在陳水扁政府任內所推動二次金改,目的是希望透過加強金融機構的整併,以刺激原本績效不彰的公股行庫,健全台灣的金融體系,並促進與國際金融環境的接軌,並完成了包括合作金庫、玉山銀行等9件銀行併購案。
但也因為整併過程中的爭議而衍生出一連串的官司包括紅火案、國泰併世華與元大併復華等案子,不過,最曲折離奇也最飽受冤屈的則不得不提到台新併彰銀。
當時,民進黨政府為了處理彰化銀行經營績效不彰、呆帳過多的問題,以國際規格公開招標,並在2005年由台新金以新台幣365億、溢價114億得標,並擊敗新加坡的淡馬錫,成為彰銀單一最大股東。
但沒想到政黨輪替之後,外界揣測台新因為親扁立場而被馬英九與國民黨盯上,透過邱毅操弄輿論將台新渲染成陳水扁的同路人,力阻台新併購彰銀。不僅如此,在2014年的彰銀股東會改選上,財政部更是使出全力,透過徵求委託書等技巧,還找來專打經營權案件的律師梁懷信當軍師,就是要打得台新退無可退,最後公股拿下6席席次,台新也因此喪失彰銀經營權。

圖片來源:中央社。
面對馬政府這樣政治力干預行政、完全凌駕金融專業的情況,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也只能搖頭嘆息 。
一樣是金融機構整併案的富邦併北銀案,一樣也發生在陳水扁政府時期,但由於主導的台北市政府是由馬英九擔任市長,雖然爆出蔡明忠邀請馬英九吃魚翅、並捐款一千五百萬給國民黨等爭議,但全案最後卻被特偵組查無不法簽結,結果令人傻眼。
對照台新併彰銀與富邦併北銀兩案,前者過程公開、透明且合法,後者卻極具高度爭議,但在政治力的影響下,前者讓台新吳東亮吃足苦頭,後者的關鍵人物馬英九卻安全下莊、到處「趴趴走」,無怪乎郭瑤琪對台灣的司法改革已經絕望。
台灣能要完全落實轉型正義,討黨產當然是第一步,但是包括司法改革與扁政府時期的冤案能不能也進一步到位,則成為台灣的民主能否持續深化的關鍵。扁案屬於轉型正義早已成為社會共識,那麼這些類似郭瑤琪被政治構陷的案子要多久才能伸張正義呢?
(本文經投稿作者 林致品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灣到底還有多少被政治構陷的「郭瑤琪」等待平反?〉。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總統府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