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並不需要宣布獨立?本文舉出前總統李登輝的兩岸論述,他定調「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沒必要再宣布獨立」,並建立台灣人的民族意識,某種程度,也建立起阻擋中國的文化統戰的一堵高牆。(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142857
所有政治人物看的最清楚的就是李登輝。
中國真的有能力侵略台灣嗎?以現在的中國,完全沒那個能力。中國也不急著現在出手,因為中國政治體系並不穩定,中南海那票趙大爺們都在悶聲賺大錢呢, 也根本不想起衝突。
但因為過去幾十年的宣傳,台灣國這個國號出現,中國就必然要出兵,不然會危及內部的統治,沙祖康(編按:中國外交家)就明言過了,若台獨成功了,中國也就完了,這並不是誇大。
而對與中國交惡的日本來說,失去台灣是不可承受的。日本如果失去台灣這個屏障, 沖繩東西公海完全處於夾擊的狀態,更不用說西太平洋日本佔有的一堆小島將完沒有台灣作為預警機制。(這個利益是美日一致的)
所以為什麼當年岸信介極力希望老蔣以一般會員國的分份留在聯合國(但老蔣怕內部過不去根本不聽他的話。),就是很怕美國因聯中制蘇,直接放棄台灣。因為,對當時防衛力量不足的日本來說,是阻止不了中國的。所幸後來美國很賊的通過《台灣關係法》, 與中建交又給中國吃了一記悶棍。
另外, 台灣與中國之間隔著一層海,這也使海、空軍軍力遠勝中國的美、日沒有不出兵的理由。
所以,台灣國成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中國必須別無選擇的出兵,美日可以不太困難的抵擋中國, 但打不進中國且根本沒必要性。紅統份子希望的48小時滅台,獨派希望的美日完全嚇阻中國,都是不現實的。
最大的可能,台海周圍會陷入長久且無意義的消耗戰。因為中國打不贏,但為了內部統治必須一直打。美、日、中就在那裡耗,台灣海峽成為沒商船敢進的死亡水道,台灣的進出口基本歸零。
同樣的, 對於美日中的權貴們也是不利的,因為大家都想賺錢不想打仗。(台海戰爭不是一個賺錢的戰爭)
從上面大家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2005年阿扁說:「台獨可以作, 不能說。」、「任內改國號做不到。」真正的原因了吧。阿扁當年還好有收手, 不然美日中三國都派刺客暗殺他都不奇怪。大家都不想打仗啊!
那為什麼李登輝看的最清楚呢?因為李登輝在這個艱困的架構中找到了出路。
李登輝說「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沒必要再宣布獨立。」。這句矛盾的話,解決了一切。一方面用不獨立讓中國說不可台獨的遮羞布可以維持。一方面用獨立國家名號搞統派人士恨死他的台灣人意識。
台灣人意識為什麼重要?因為中國自知搞不了武統, 就只能搞文統。
中國文統方式千萬種, 但策略不脫三方面:
1、 用民族主義洗腦台灣人, 讓台灣人產生與中國人連結的想像。
2、 以軍事及經濟手段恐嚇台灣遠離中國的後果。
3、 以經濟假象洗腦台灣加入中國的好處。(社會主義國家的老招)
但這些在台灣人意識面前,以上的方法完全不堪一擊。因為當人民的民族意識覺得「台灣人」與「中國人」是不一樣的,任何統合手段都是無法洗腦的。
所以現在最該作的事,不是糾結在國號國旗上面,而是要加強台灣人意識, 以阻擋中國文統的陰謀。教育方面應注重「同心圓歷史,母語教學」。(這不用說了, 就是去中國化的標準模式)
而學界更應針對統派份子清洗,雖然這違反學術自由又麥卡錫,但非常時期,這是必須要作的事。(麥卡錫時代, 學界確實被共產份子滲透頗深。)
政治方面應注重 「用各種行政手段打擊統派組織及政黨。」,政府己經在做了, 但力道明顯不足。必要時可以搞人民運動, 不是說執政黨就不能作這些事。一些像統促黨或同心會等組織,可以利用一些偏激的獨派團體處理掉。以上做到好,台灣人意識將可以化解中國所有的文統策略。
寫到興起, 順便吐槽政府的南向政策,是一個完全的錯誤。南向政策不是要讓「台灣人去東南亞」, 而是要讓「東南亞人來台灣」。
南向政策最正確的走法,是要讓台灣成為下一個新加坡。新加坡人有大量被派去東南亞各國嗎?反而是東南亞各國的人及企業,因新加坡稅制, 法制及金融面的優勢, 大量擁入新加坡交易。
當然, 以台灣目前的能力, 是取代不了新加坡。但在東南亞各國快速發展, 急需更多金融,稅制及籌資方面的需求時,台灣有沒有辧法補上這一塊, 吃新加坡外溢的需求,使台灣成為東南亞各國企業愉快的夥伴。
這種服務導向的南向政策, 才是對台灣有利的南向政策。在東南亞各處開工廠, 就像當年台商在中國開一堆工廠一樣,都是在幫當地拼經濟,對台灣的經濟是沒有多少幫助的。
(本文經原作者 l42857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總統府,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