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為什麼製作這個影音內容:聽苗博雅談「反媒體壟斷」
我們每天看到的電視頻道,都是由系統商(有線電視業者)所把持選擇的。以台灣來說,系統經營業者被凱擘、中嘉、台固、台灣寬頻以及台灣數位光訊掌控,所以當初旺旺要買下中嘉時,才會有這麼多的爭議。
因為,人們擔心旺旺透過這方式操縱媒體控制輿論,甚至幫助中國「統戰」台灣——人們擔心,財團太輕易能夠透過經營媒體,而洗腦我們。
❮BO❯ 希望透過製作《聽苗博雅談「反媒體壟斷」》影音節目,提醒反媒體壟斷的修法討論不能停止,提醒國會務必嚴肅看待、修訂媒體併購規則!
第二段影音內容我們要針對立院,提醒他們:立法院不能單純看人頭數決定修法內容,各黨團應該都要提出各自想法,嚴謹討論。(責任編輯:鄒家彥)
[youtube]https://youtu.be/K27f8_a9Mhg[/youtube]
媒體可以合併或併購的限制在哪,要說清楚
張育寧(以下簡稱「張」):在反媒體壟斷的修法上面,我們現在能夠期待的大概是什麼樣的內涵?
苗博雅(以下簡稱「苗」):在之前反旺中﹐反媒體壟斷運動正盛的時候,就有三位立委提出了相關草案,這些名字大家聽到可能會有點訝異,分別是羅淑蕾、徐欣瑩跟李慶華,是一些社會運動中反抗的標竿人物,大家可能會訝異草案的提出是出於這些被視為比較保守的人,之後台聯黨也提出了相關草案,但在經過今年初的選舉之後,以上三位已經不是立委,台聯黨也沒有拿到席次,所以今年三月時代力量也提出了相關草案,這三版草案有滿多相似的地方,他確實是在反旺中時期一脈相承的想法。
第一點是希望在廣播電事業或是系統台上有清楚的規範,要清楚規範市佔率,不管是橫向的或是垂直的,因為現在的問題就在於說,我們在法律上沒有清楚的限制,只能依靠NCC或投審會等主管機關,這些主管在判斷案件上的標準是不清楚的,所以法律上要清楚的定出標準,除了要給審查機關很明確的約束之外,也要讓業者明白界線到底在哪,不然業者會覺得不確定能否投資併購,若消息放出去結果被主管機關擋下害業者股價下跌怎麼辦?所以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希望藉由清楚的規範建立起媒體的自律,因為就算媒體不是由同一個財團掌握,也是有可能被廣告主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需要媒體內部的自律與倫理的建立,所以在這個草案裡對媒體的自律也有規範。
簡而言之重點是,第一點這些媒體可以合併或併購的限制在哪?第二點審查的程序應該是什麼?還有對於本國與外國人的標準是否不一?這些都重點中的重點,在來是關於媒體內部的自律。
張:這些草案有機會實現嗎?
苗:這些範疇我們會希望在第九屆立法院討論出一個結果,現在的進度是NCC已經在擬一個他們版本的草案,在草案出來之後也許就可以在交通委員會有實質的討論,但前提是要排的到議程,這取決於各黨派怎麼看到這個草案的優先性,所以我們希望民間能有更多的聲音去呼籲,我們更希望國民黨等其他黨派也能夠有他們的版本,因為我們希望立法院不是單純看人頭數在決定事情,而是能有更多元的聲音去討論,所以我們期待除了時代力量以外的黨團也可以有自己的版本。
延伸閱讀/觀賞
第一段:也許你覺得我又不看電視,但媒體壟斷還是跟你們息息相關!
第三段:規定媒體併購規則不是為擋「中資」,是擋住任何財團洗腦我們
第四段:英國新聞看 BBC,日本看 NHK,那台灣的你會想看「公視 13 頻道」嗎?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