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近期外傳資料,陳瑩提案凍結將近三億的勞檢預算,引來陳瑩痛批扭曲事實。
然而,細究資料內容,陳瑩在乎的「民怨」,說穿了,根本是資方的民怨,不是勞方的民怨——勞檢如果能夠發揮功用,有壓力的是資方而不是勞方。陳瑩究竟是希望幫助勞工還是資方?
「蔡英文自己也說了,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最軟土深掘的那一塊。所以我也有信心,對『民進黨與資方的並肩作戰』有信心。」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溫朗東
支持民進黨的青年朋友,可以不必幫陳瑩辯護了,再講下去是說不通的。
我說的就是陳瑩向勞動部提案,凍結將近三億的勞檢預算。這份外流的提案書裡面的用字是這樣的:
「未來落實週休二日政策,勞動檢查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惟令人詬病係勞動檢查員專業度不足。約聘僱人員訓練一週便上任,亦無後續之教育訓練;規劃增至1000名勞條大軍,若專業度不足,恐只是招至更多的民怨!
勞動檢查的執行需要被檢討,勞動檢查員的質恐怕比量更重要,另勞動條件檢查無緩衝期、處罰不符比例、加班與出勤認定過於僵化,已招致眾多民怨。爰此凍結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本項計畫全部預算,待提出完整書面報告解釋說明後,使得動支。」
如果要說,陳瑩是為了勞工好,怕勞檢訓練倉促會適得其反,才提案「用凍結預算的方式監督勞動部」,這個似是而非的說法,在我看來完全站不住腳。
一、如果凍結預算是「善意的監督」,那麼民進黨對不當黨產的處理原來也是善意的監督啊!希望國民黨能夠成熟發展、妥善運用資金、永續生存,原來大家都誤會了。
二、如果陳瑩長期關心勞工議題,替勞動者爭取權益,那麼她就具有人格可信度,讓人相信凍結勞檢只是一種監督方式,很可惜的是,她既未累積過勞動權益的信賴值,一分鐘通過一例一休,更是人格可信度的永久喪失。
三、提案中的「無緩衝期、處罰不符比例、加班與出勤認定過於僵化,已招致眾多民怨」,請問一下,這些在陳瑩看來,可能是勞檢訓練不足的問題,對勞方不利,還是對資方不利?
講白點,你陳瑩是幫勞方還是幫資方講話?
勞檢如果能夠發揮功用,有壓力的是資方,不是勞方,什麼緩衝期、符合比例,都是保障資方的權益,不是保障勞方的權益。勞方在勞檢中要什麼緩衝?要符合什麼比例?
所以陳瑩在乎的「民怨」,說穿了,是資方的民怨,不是勞方的民怨。
四、提案一開始就指鹿為馬,要「落實週休二日」,要做的是「兩例」,不是「一例一休」。
五、凍結預算之後,書面報告解釋要到什麼程度,才能滿意通過,會拖多久,影響多少勞檢以至於勞方權益,完全看勞動部與民進黨對勞工的良心。
蔡英文自己也說了,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最軟土深掘的那一塊。所以我也有信心,對「民進黨與資方的並肩作戰」有信心。
六、陳瑩要貫徹勞檢的執行,有很多種方法,可以修法明訂勞檢的規模預算與訓練機制,可以強化罰則,可以去質詢勞動部……然後陳瑩選擇了一個會影響勞檢執行的辦法。
「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成效提高,校方建議你的孩子停學在家休養,提出學習報告來再復學。」如果有校方對學生家長提出這種提案,家長還絲毫不覺得這是種警示與處罰,那一定是我腦袋有問題,我認知的世界跟大家不太一樣。
七、你如果討厭中國國民黨,你就必須更認真的監督民進黨,你如果覺得勞團裡面混雜了一些藍營跟統派,所以就要支持民進黨的所有政策,那我只能說,如果國民黨能夠有喘息的空間,就是你這種鄉愿的心態造成的--你在民進黨前後矛盾支票跳票的時候幫它護航,讓國民黨趁機搶到了為弱勢代言的機會。
(本文經原作者溫朗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