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安藤忠雄的建築最特別之處,不在於他有多麼雄偉的建築外觀或構造,而是讓人屏息的氛圍——踏入建築就能感受到安藤忠雄希望帶給你的體驗,一個不是只有視覺而是全心全意浸淫在那個空間、那個當下帶給你的感受。

這麼說或許很抽象,不如說,就像是那一瞬間你彷彿和建築融為一體了吧。

(責任編輯:林芮緹)

列印

 

安藤忠雄之所以受世人推崇喜愛,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奮鬥歷程充滿了傳奇色彩;另一方面也因為他的確是個擅長營造空間氛圍的建築師,事實上,他根本是一位玩弄光線魔法的魔術師。在他的作品中,並沒有太強烈的建築形式,他重視空間的氛圍勝於形體的操作,特別是空間中的光影變化,更是他建築魔法的表演重點。

安藤忠雄在羅馬的建築旅行中,曾經在萬神殿中感受到光線的神奇魔法,讓他領悟到建築物是一種過濾光線的工具,光線經過過濾後,會展現出一種不同於平常的神奇魅力,有人將安藤忠雄這段經歷,類比於聖經中使徒保羅的大馬色經驗,稱做是「萬神殿經驗」。

這種光線的魔法在宗教建築上,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安藤忠雄的教堂建築是現代建築史上的經典,特別是「光之教堂」更是安藤忠雄作品中的極致之作。每個人進到光的教堂內,都會著迷於那座用光塑造出的十字架,甚至被那道神聖的光線所感動!充分呼應了聖經中「神就是光」的記載。

位於大阪的「光之教堂」原名為「茨暮春日丘教」,其實就位於岡本太郎那座怪異太陽塔萬博園區的後方社區裡,這座教堂是安藤鐘雄所有教堂建築中,唯一一座真正有教會使用的教堂建築,其他的教堂建築基本上都是迎合日本人喜歡基督教結婚儀式,所建造的結婚禮堂(wedding chapel)。

jacob jung, CC Licensed

jacob jung, CC Licensed

「光之教堂」建築其實並不適合用來舉辦結婚儀式,因為整座教堂陰暗,只有牆上的十字架開口漏入光線,空間中的主角是十字架,是光,是上帝,而不是陰影中的結婚新人。所以這座教堂完全是一座人與上帝單獨相會的場所,而不是歡慶頌揚愛情的庸俗禮堂。

甚至這座教堂也不是那麼適合主日的聚會,因為光之教堂的會友們一開始都抱怨會堂內太過陰暗,聚會中藥閱讀聖經十分不方便,因此教會後來還在會堂中加添投射燈,在聚會中開啟,以便聚會中可以有足夠光線來閱讀經文。

對於安藤忠雄而言,「光之教堂」延續了他的「萬神殿經驗」,以及柯比意之廊香教堂的光線印象。當年安藤忠雄第一次到達廊香教堂,那是他所崇拜的霰彈建築大師柯比意的經典建築作品,廊香教堂內幽暗的空間,不同角度、不同大小開口鎖頭涉入的光線,在教堂內呈現出神的光彩;那種光線的衝擊,讓安藤忠雄內心悸動不已,以至於他必須逃出教堂,到室外草坪上喘氣歇息,等到內心平靜下來,才能再度進入教堂內參觀。

廊香教堂 Von Wladyslaw - selbst fotografiert, CC BY-SA 3.0, https://de.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3663087

廊香教堂。
Von Wladyslaw – selbst fotografiert, CC BY-SA 3.0, https://de.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3663087

廊香教堂。 scarletgreen, CC Licensed

廊香教堂。
scarletgreen, CC Licensed

這樣強烈的空間體驗,讓安藤忠雄深刻感受到教堂光影的重要性,也激發他完成一座以光影為主角的建築。「光之教堂」基本上是一座新的教堂,新教教堂與天主教的教堂有所不同, 強調空間的純粹性,認為雕刻神像裝飾是一種罪惡。這個部分其實與現代主義建築的基本精神不謀而合,因此讓安藤忠雄可以執意在教堂中去凸顯十字架光影的設計。

然而新教教會也強調聚會中的講道與聖經閱讀,甚至會有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就這個部分而言,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光之教堂」建築卻不是那麼適合。

在安藤忠雄的想像中,「光之教堂」的建築是個人與神接觸的私密空間,這種間宴比較類似一個人走入巨大的天主教堂內,安靜地坐在聖殿椅子上向上帝禱告,然後一到戲劇性、宗教性的聖光投射在他身上,剎那間,他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以及上帝對他這位渺小個人的回應。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試圖去創造出這種私人宗教經驗的空間,而不是整個教會群體的活動的場所。

無論如何,安藤忠雄的建築讓人們重新感受到光現的奇妙,在這個建築逐漸庸俗的年代,找回空間中的神聖性。

《BuzzOrange》精選閱讀活動

【青鳥書店開幕活動:詩意樂界 x 城市的光影】

一句詩,可以來自詩人的文字也可以來自建築師的圖稿。詩以文字蓄積情感的能量,建築以空間承載無盡思想,這些能量與思想都匯聚在青鳥的小小空間裡,無限地被擴大與想像,不斷地生產出許多可能。

用一杯咖啡,放慢生命的速度。
用閱讀,改變人生前進的角度。
用音樂,重拾生活的敏銳感悟。
一杯咖啡、一曲音樂、一本書開啟簡單的一天,數個簡單的一天構築出城市的樣貌。

日 期 | 2016.12.05 (一)
時 間 | 19:00-21:00(18:30開放入場)
地 點 | 華山拱廳
參與方式 | 免費報名,請見活動資訊頁

(本文摘錄經「大塊文化」同意授權青鳥書店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推薦書名為《靈魂的場所:一個人的獨處空間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