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1000190L

文 / 周玉蔻

從停飛一日急轉直下,經營超過一甲子的復興航空無預警宣布解散。但一間資本額超過 70 億的公司,能說解散就解散嗎?經營豈可如此兒戲。不過,這種事確實發生了,還是發生在受到高度管制的航空業,民航局卻是一副狀況外的樣子,只差沒把這說詞照單全收而已。

若真的聽信復興航空的話,英全政府就真的糟透了。

就算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昇聲稱這是在接連虧損下不得已所做的決定,奇怪的是,早在今年四月復興航空卻把金雞母「復興空廚」賣給了關係企業「中興保全」。把賺錢的賣掉,賠錢的留下,這是林明昇惡意倒閉的先兆嗎?那還有沒有其他內線交易?

明明還未走到破產的局面,董事長不想玩了就撒手走人,背後真正的動機是什麼?我擔心的是,這是某些特定人士針對台灣,在政治領域之外進行的新一波焦土戰術

今年八月,「創世紀旅行社」開出了專接陸客的旅行社倒閉的第一槍;同時期也有遊覽車公司一齊倒閉,若現在政府真的就這麼讓復興航空解散了,就是陷台灣於中國陸客撤退潮的漩渦之中。

這不僅是觀光旅遊業的問題,之後還會不會有下一根骨牌接應?無巧不成書,這個月上旬承攬台北藝術中心的理成營造發生跳票,而其負責人衣治凡跟國民黨關係十分密切,不是秘密。這是否也是計畫性倒閉潮的其中一片拼圖?

我想提醒英全政府,不要就這麼天真地順著復興航空的節奏起舞,讓他們輕鬆在明年一月股東會上解散公司。既然民航局已經失職沒有做好預警,至少現在應該要強力介入,甚至是接管公司

面對復興航空的爛攤子,林全院長第一時間表示,「接管」沒有法源。然後呢?

興航危機是英全當局展現智慧、魄力及治理能力的機會;究竟會危機變轉機?還是一個危機變連環危機?拭目等待。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