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關注這個議題】

隨著科技進展,一些科技才會產生的道德問題也就因焉而生,例如現在臉書等等社交媒體幾乎已經是日常的一部分,大家也很樂意在上面分享喜事。

許多人可能會被交往照、結婚照洗版,更多的則是家長們永無止盡的用自家小孩的愛照洗爆大家的通知,甚至有大量的「混血寶寶」粉絲團。

而這個現象除了很惱人,這個行為背後也有相當重要的隱私問題:你的孩子長大了卻發現隱私早就被侵犯光。網路更可能讓孩子的個資無形間暴露、甚至被拿去做不法情事。在美國,也有些家長由於 PO了他們認為無所謂的孩子裸露照片,就因兒童色情照等等原因而被起訴。

(責任編輯:林芮緹)

 Charlotte, CC Licensed


Charlotte, CC Licensed

相信你也有這樣的經驗:一打開臉書頁面,發現滿滿的一堆當了父母親的朋友們的曬娃照。生活在這樣一個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世代,現代的小嬰兒,從他們壓根還沒「出生」時在媽媽肚子裡的超音波照片,到他們剛出生時滿臉紅通通的模樣,直至牙牙學語,或是各式各樣糗事的發生,都被既興奮又焦慮的新手爸媽們散播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

英文裡有一個詞為此而誕生:「Sharenting」,由share (分享)和parenting(養育兒女)這兩個詞組合而成,意指父母瘋狂分享太多他們小寶貝生活細節的行為。究竟這樣曬娃的行為,對父母有何好處?對毫無意識到這個行為的小朋友們,又有何壞處呢?

曬娃誘惑,明星父母也難逃

根據兩千位活躍用戶在英國網站 Parent Zone 的受訪調查,父母在其第一個小孩五歲前,Po在網上的小孩照片約莫是1000張。在美國,一份2010年的調查顯示,超過90%的兩歲小孩,在網路上已有數位影像出現的紀錄。

這似乎是現代身為爸媽難以抗拒的命運,連注重隱私生活的明星們也都愛上曬娃的行為。曼徹斯特隊足球前鋒Wayne Rooney的老婆Coleen把自己五歲小男孩穿上制服擺pose的照片發到臉書動態;知名的八卦部落格格主Perez Hilton則在Instagram上把自己和兩歲兒子的沐浴照發上網,引發爭議。

曬娃原因:我的小孩最可愛 + 我照顧小孩的方式很正確

與生在七零或八零年代的人們相比,網路科技的進步讓人們可以輕鬆拍照,記錄各個時刻,也可以快速便捷地上傳到網路雲端,儲存或與人分享。

大量的上傳自己寶寶們的相片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父母與生俱來的本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上最聰明最可愛的,所以本來就會特別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而現在網路科技的發達,更能將這種無時無刻的關照,散播給更廣大的觀眾們。

第二個原因則是由於教養方式實在百百種,人們又特別愛指教批評;新手父母特別害怕自己犯了什麼不該犯的錯,所以他們得不斷證明,並告訴全世界,自己是用「正確的方式」在照顧他們的小孩。

交流與互動機會的增加

大量秀寶寶的照片與發布關於孩子的動態,從兩個方面看起,是有好處的。

減少新手父母的焦慮

第一次為人父母,總是怕自己因為經驗的不足、知識的缺乏,照顧不周,而阻礙小孩的成長。這時將自己小孩的問題,發到社群上,尋求有經驗的人們的幫忙,可以減少剛為人父母的擔憂。這對工作繁忙、時間寶貴的爸媽們尤其有幫助:只要動動手指頭打個字、按幾個鍵,就可以把問題丟到偉大的臉書或朋友圈上,獲得關注,得到回答。

提升家族朋友的親密感

現代社會,許多人和原生家庭都分散各地,甚至各國,想要知道自己家族中,誕生的可愛寶貝近況,爸媽們發的大量照片與動態,足以慰藉遠在他方的親人朋友。

但除了親密的家人以外,這些在社交媒體上追蹤你的朋友們,真的有如此渴望看到這些小貝比們的動態嗎?

躺著重槍:被動的觀眾

一位來自澳洲的設計師Leah Golding,說有一次當她一打開臉書,就看見一位當媽的朋友放了一張特寫她小貝比在練習便便的照片,但當時Leah Golding正在午餐中…。

一位來自英國的財務主管Gemma Harvey,自從去年備孕開始,已經有十個月沒有使用臉書了…

「每當我打開臉書頁面,看著那些和我年紀相仿的舊同學與他們小孩的照片,一陣挫折感總會襲來;不是說我不為他們感到開心,而是我深深對自己感到失望。然後我看到有些媽媽在抱怨自己照顧孩子多累,我不禁想對著螢幕大喊:『你不知道你有多麼幸運!』」

網路照片的侵權問題

版權

Stacey Steinberg是佛羅里達大學法律系的教授,她表示

「父母並不會帶著惡意去發布關於自己小孩的照片或動態,但他們常常沒有意識到,這些訊息在網路上的保存時間之長,及會被不知名人士不當使用的可能性。」

在她即將在2017年發表的論文 “Sharenting: Children’s Privac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她描述一位媽咪部落客,將她雙胞胎孩子學習上廁所的照片,發布在網路上,結果這些照片,被陌生人下載,重新編輯,然後發布到一些給戀童癖患者看的網站上。

  隱私

持續更新小孩子的近況、動態與發照片, 有可能會造成小孩名字、生日、所在地點、飲食與生活習慣,甚至是病歷這些個人隱私的曝光,進而形成對小孩的安全隱憂

再來,當小孩子自己漸漸長大,也會開始使用社群媒體時,卻發現自己早就被父母塑造出了一個網路形象。如果父母還把自己小時候的蠢事、冏樣甚至出浴不雅照,都在網路上曝了光,漸漸懂事的孩子該如何自處呢?——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小孩還是會使用這些流行的社交媒體,也會自己發動態,但是都在把父母親屏蔽的狀態下。

曬娃風潮,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我們教養孩子,是為了孩子本身?還是為了自己?甚至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呢?

當爸爸媽媽因為要把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忙著分享到臉書上,而不能享受當下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這樣的行為,是否是在告訴孩子:「嘿,你對我而言還不夠好,除非……有人到我的臉書動態按讚」?

參考資料:

  1. Digital Birth: Welcome to the Online World
  2. Oh great another baby picture! How ‘over-sharenting’ invaded social media
  3. The Perils of ‘Sharenting’
  4. Sharenting: Children’s Privac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5. Will the rise of ‘over-sharenting’ mean the end of privacy for our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