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這是當前全球趨勢:世界民主國家情緒超越理性的民心氛圍;全面執政的蔡英文總統不能不戒慎恐懼以對。
看看我們的鄰國。上個週末,韓國再度爆發示威遊行。百萬民眾上街頭抗議朴槿惠背叛人民,將人民用選票所賦予的政治權力輕易地交付予閨蜜崔順實。現在韓國檢方也表示,最遲將在明後兩天對她展開調查;而在此之前,檢方已經先後傳喚去年7月與總統朴槿惠單獨面談的多名大企業總裁。
韓國人的群情激憤,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民主制度遭到少數菁英玩弄而崩壞;而在太平洋的另一側,希拉蕊的敗選也反映了類似的民意。
美國鐵鏽帶與搖擺州全面倒向川普,就是因為經濟分配長期傾向菁英階級,讓藍領、中下階層的生活苦不堪言,因而不滿與財團更加親近的民主黨希拉蕊,選擇轉向川普。
「反菁英階級」已經漸漸形成一股全球共通的情緒,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以民進黨內閣低落的支持度與國內經濟疲乏的現況,政策溝通、執行若不更加如履薄冰,就有可能引火上身。
前幾日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爆發肢體衝突,可說是不容小覷的火苗,一不小心將會星火燎原。
我們或許可以從各種鑑驗數據來證明日本食品的「安全」,但是「安心」卻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依照目前政府的溝通方式,無論官員怎麼聲稱日本食品的安全性,民眾無法體會到安心的感覺,就不可能接受這種存有疑慮的食品。
再加上日本核災食品進口政策是邱義仁與謝長廷在背後推動,這兩人的公信力尚在爭取人民深切信任當中;由他們主導的不透明決策過程,勢將強化人民反政府的力道。
台灣的各項政策都有待改革,這是為什麼民眾會推舉民進黨上任。然而,改革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事,從至今喧鬧不紙的一例一休到這次日本核災食品進口,民進黨這半年來像是推土機一樣輾壓過許多反對聲音,快速地推行了太多事情,反倒是應該快刀斬亂麻的年金改革,卻是缓步向前。
像這樣政策執行的速度與民眾期望之間的落差,終將累積成對蔡英文領導的挑戰與不滿。以日本食品開放問題為導火線,將可能燒出一場反英全運動,民進黨不要掉以輕心。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