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從經濟學的角度,「富者恆富,貧者恆貧」或許不再是唯一的社會解答,經濟學家布蘭科.米拉諾維奇認為收入不均是一個週期性的循環,不過他也提到另一個現象:萎縮的中產階級,而這點在川普的勝選也提供了相當有力的佐證。
(責任編輯:林芮緹)
編譯者導讀:
從《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立緒)、《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時報)等書可以發現,年輕人對於未來的經濟前景是相當悲觀的,甚至「資本主義的末日」這類的詞彙也開始浮現。
但經濟學家布蘭科.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根據長久的調查指出,收入不均的現象是會循環的。也就是說,目前M型社會的狀況有可能在幾年之內得到改善。
另外,他也提出一個「大象圖表」(Elephant Graph),說明在全球化浪潮下,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已開發國家的中產階級。
終結「富者恆富,貧者恆貧」的想像
根據樂施會(Oxfam)今年一月份的調查,目前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所擁有的財富,已經超過其餘99%人口的財富總合。
這個調查結果本身或許不意外,因為這就是資本主義講求自由競爭下的必然結果;但這項數據仍是驚人的,因為我們從來沒想過金字塔頂端的生活居然跟我們這麼遙遠。
但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布蘭科.米拉諾維奇阻止我們無止盡的悲觀下去。在考察自19世紀以來的歷史資料後,他認為收入不均是一個週期性的循環。
眼尖的讀者或許會發現,這裡說的都是「收入不均」而非耳熟能詳的「貧富不均」。對此,米拉諾維奇表示,「貧富不均」界定了一條貧窮線,從而區分貧富之間的差別;但「收入不均」只是財產分配的問題,本身並不一定蘊含貧富的概念。
他將會影響收入分配的因素分為有害(malign)和無害(bonign)兩種,前者主要是非經濟性的,例如戰爭或傳染病;後者則是技術革新、全球化或教育等不直接影響資源分配的因素。
而使收入不均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
- 技術革新-高技術勞工較有利
- 減稅政策-高薪階級獲益較多
- 勞工異質化-薪資差異化
對此,米拉諾維奇認為,技術革新對於高技術勞工也有潛在的傷害。以醫生為例,隨著藥學的技術和全球化的發展,許多病人可以到醫療資源較便宜的國家就診,或是用更簡易的方式取得藥品,而不再需要大病小病都去找醫生了。
除此之外,他主張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仍有以下三個無害的因素能減少收入差距:
- 商業競爭導致的商品價格浮動
- 教育
- 政治改革,尤其近期講求社會正義的偏左派政黨逐漸抬頭
因此,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資本主義社會其實還沒,或許永遠也不會自我滅亡;或依循馬克思(Karl Marx)所謂的發展階段論,最後走向共產主義。這個有機的社會體內建了上述這些因素,調和著收入分布的發展,而我們或許只要再忍耐一下,就可以等到翻身的那天。
川普現象的經濟學解釋?
延續著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米拉諾維奇在他的新作《全球不平等:全球化時代的一種新方式》中,提出了著名的「大象圖」(Elephant Graph),這除了經濟學視角外,或許也可以提供川普現象的另一種解釋。
簡單的說,圖中的x軸從代表的是按照1988-2008年間的收入,將人口劃分為0-10的收入級距,y軸則是其收入成長比例。
整張圖最明顯的,就是在級距8處,也就是大象的頭部,收入顯示為負成長。這群人是誰呢?他們是已開發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份子,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而收入萎縮。他們並未因為全球化而得利,相反的,他們被整個進程給剷除掏空了。
這個結論可能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因為怎麼想,受到全球化波及的都是金字塔底端的人們,怎麼會是這群中產階級呢?
這裡要說明的是,這張大象圖顯示的並不是絕對的收入萎縮,而是和20年前的生活水準,以及和其他收入群的比較結果。或許也因為中產階級的不滿,才會導致像川普這樣提倡鎖國、保守主義的候選人,得以在這次的美國大選中持續引發話題。
大象背後的真相-對大象圖的批評
但這張圖也不是人人都買單。
英國的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認為這張圖並未考量人口的問題。舉例來說,如果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而A國人均年收入是10萬美元,B國的國民年均收入則是1萬元;在人口方面,前者較後者為多,便使全球的年均收入應該會較高。
假設現在兩國的收入都加倍,但B國的人口同時也大幅上升,年均收入在帳面上是下降的,但這也只是因為人口基數有了變動,而不是收入真的減少了。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米拉諾維奇的大象圖仍有一些疏漏,如果將人口的因素考量進去,圖形勢必會有變更。
儘管如此,這並不妨礙米拉諾維奇的關於「被掏空的中產階級」的觀察,只是這張圖表並不能很完整的表達這個發現而已。
參考資料
- Income inequality is cyclical
- Economist maps out global trends in income inequality
- The elephant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room
-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Graph Heads to the Gravey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