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最近行政院計畫要修改一例一休,也讓勞工們抓緊機會向政府要求「還我七天假」,而提案聯署在昨天(2017.09.28)突破 5 千人門檻,政府必須在 11 月底前回應!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從民進黨推動勞基法修法以來,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成為勞資衝突的關鍵。資方認為,砍假衝擊經濟成長,甚至會造成中小企業倒閉。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讓本文作者算給你看,從稅收角度來看,砍七天假不僅不會影響經濟成長,反而還對總體經濟有好處!(責任編輯:黃靖軒)

20161025000174L

文/王奕凱

寫在10/25日勞團為七日假發動抗爭以前,回想對於七日假的爭議,其實林全院長是最為誠實的政治人物,他是唯一講出砍七天假理由是因為包括證交稅的人,我認為這也是林全院長比起其他人更值得信賴的原因。

而今天按政府擔憂稅收的觀點來看,若以2015年證交稅820億來算,平均21個國定放假日加上平均每年2個颱風假跟104個例假日,我們證劵有約238個交易日,每個交易日約可創造3.44億的證交稅,若乘上7日國定假日,等於約能創造24億的稅收

雖然用總稅收21349億來看,只佔其中的0.115%,可是實際上國家稅收不能夠這樣思考,在執政觀點,國家稅收是要扣掉基本開銷後才能思考。

因此扣掉相關的福利、補獎助、人事費用後,其實真正政府每年可用稅金推動新建設的稅收並不多,這時候那24億就顯得非常重要。

而黨團推動刪除七天假的理由是「中小企業難生存」「對經濟沒有幫助」。

對此,我也已經做出部份結論,從平均人事費用數據來看,七天假會帶給每個中小企業的人事成本成長負擔是1.4%,所以其實根本不是中小企業口中所謂的很高的負擔。

但因為有人主張不要用冰冷冷的數據,要明白台灣現今中小企業的痛苦,很多公司淨利只有1%、2%,很可能因為那1.4%的人事費用成長就因此倒閉,所以還是要砍七天假幫公司省成本。

但我要特別解釋,為何這是多慮且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根據台灣中小企業根據2007的中小企業白皮書調查當中,人事費用佔全公司營業費用比重最高的產業是醫療與社福(58.89%),而平均中小企業的人事費用佔成本比是23.29%,所以實際上人事費用成長1.4%僅只是平均營業費用佔比的23.29%中成長1.4%,即使用最高人事佔比的醫療業來看,對整體平均成本的實際成長,其實也僅是0.8%。

若也從稅收角度來看維持放七日假,也有好處。

根據2015年的個人消費額,平均每日個人支出全台是658元,而假日支出平均又比非假日高出2.3倍,假設我們只用高出1倍的消費力,同時也只用青壯年的15-64歲人口1733萬人來算好了,若維持放這七天假,預估可增進(658×1733萬X7天=798億2198萬的消費力灌入市場,並將會有至少39億9千萬的保守稅收入帳,若以2.3倍來算,則可能最高達到90億的稅收估計。

比起砍掉七日假的24億的證交稅收還多,而這還僅只是用較為保守的消費成長數字去看待的。

當然,我們知道民間消費未必都會繳稅,企業的成本也不光是人事成本,也應計入未開工造成的營業損失。

這也是為何有人認為休假會造成經濟成長率的減少。

但我要強調的事情是,今天若站在中小企業的立場,事實上大家底線正確來說在意的就只有能否加班,因為其實所謂的630億成本的說詞,並不是實際的損失。

對多數的公司來說,營收本身是靠接的單量,今天即使放假增加一天,但只要能夠趕工,那麼營收是不會變的,何況像24小時開工的工廠,其實也早已採取輪休制,所以不會有假日工廠損失的問題。

總結:

1.站在稅收的角度,砍掉七天假或許可以增加24億的證交稅,但維持七日假可以增加39億的保守稅收。

2.站在市場的角度,維持七日休假,保守估計市場將有798億的消費力進入,這對整體經濟絕對有幫助。

3.站在勞資平衡的角度,七日假的其實僅增加平均營業費用的0.8%。

4.站在勞方的角度,維持七天假,就是平均減少一年56工時,對落實減少工時的政見,讓台灣不再苦勞,絕對有幫助。

當然,並不是說放假只有好沒有壞,事實這只是凱因斯消費函數的一環。

當放假天數越多,肯定會排擠跟增加其他問題,當越過消費函數對經濟有利點轉為負面時,以及人事費用工資成長因法定放假日導致企業真正無法負擔時,那就是我們放假刺激消費的極限。

而根據這二點來看,企業人事費用真正要超過1%淨利的負擔,以平均中小企業人事成本佔比來算,放假放到增加人事成本忽然增加3.3%,才會造成嚴重負擔而這3.3%若以現行放假增加人事費用來算,則是要再增加9天的國定假日才會造成真正有企業倒閉風險的影響。

因此,在法案已進入協商情況下,我希望民進黨團無須因為部分資方的片面之言而在七日假上與工團造成不必要的對立,多數勞團已經沒再擋一例一休,中小企業也多在高喊希望增加加班時數,而非針對七日假。

還是懇請在今日10/25日勞團抗爭發動以前,能夠重新邀請勞方代表一同進入協商的座位上,跟勞團重新對話,而不要為了部分大企業的片面之言,造成對立升高,台灣的進步與成長,終歸是所有在場的台灣人民所成的呀。(編按:原文刊於24日,勞團抗爭遊行之前。)

(本文經原作者王奕凱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從稅收的角度再論放七天假對增加稅收、整體經濟的好處〉。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