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新海誠的新作品〈你的名字〉一推出就又引爆了票房,一時之間彷彿全世界都在討論這部電影——而在「新海誠熱」的背後,更大的一件代表性意義是:藉由無數小螺絲釘做重複性工作,工業化時代創造產值的年代,早已消失了。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 Mitter Chiang

新海誠再次說明了世界的產值根源從「工廠重複性的熟練人員」往「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工匠」的一方嚴重傾斜。(其實他已經有獨立自幹的能力好幾年了)

其實這種現象早就很明顯,你一定早就知道,這裡只是重複點醒你而已。

隨著技術與知識成本的不斷降低,世界裡有一群有辦法在洪流中駕馭自己的人,正逐漸發展成「萬能天才」。他們以一個核心技能為主幹,幾乎把所有周邊技能全部學會;以新海誠的例子來說,他又會導又會寫又會分鏡,動畫也自己做。

我們自己身邊就有很多例子,比如某眼球中央電視台,就是僅僅幾個天才用下班時間零經費就營運起來的。他們也是幾乎編寫導演後製工程什麼都會,通通自己包,你拿現在電視台產出節目的成本和績效來看、來一比,簡直就如同笑話般的悲劇。

我曾看過非常多有才的程式設計師、文章寫作者、藝術作家在狀況好時產量是平庸者的100倍以上(100是一個概略統計,但並不是胡扯)。這些人創造事物起來如吃飯喝水,是生活的一部分,毫不費力。

還有我已經看過太多太多的大小組織,全部都是靠一個萬能天才為核心在撐。沒有了這個人物這裡早就倒了。當這個人被使用過度,才華不再,附屬的組織與人也就結束了。

當產量已經達100倍等級差的時候,在經濟上進行工業式訓練、工業式制度已經完全沒有意義可言,成本與效率上完全不是對手。

但現在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裡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氛圍教育,是普魯士式的工業國家教育法。大部份的人幾乎都有遺毒。特別這裡過去是一個國家社會主義(簡稱納粹)計劃經濟國家,政府會規劃好帶你賺大錢,所以人民習慣不用大腦,還會幻想自己很聰明勤奮。

意識到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你一定要發現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無腦複製、躺著賺的工業時代真的很舒適,但他已經結束了。

無腦勤奮不再是產值的發生根源,無腦就是死和滅亡。

(本文經原作者 Mitter Chiang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