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學生時代一早爬起來上學的痛苦嗎?未來台灣學生有望晚點起床了!署名Thomas Chen的民眾九月底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以「目前台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為題,向教育部提建議。該提案在上周達到5千人門檻,教育部昨天則在網站上初步回應,表示將進行可行性評估,12月4日前會完成具體回應。
根據提案規則,只要在60天內達5千人附議門檻,主管機關就必須在2個月內具題回應。Thomas Chen在提案中引用美國研究,指出人在青春期時睡眠時間會推遲,年輕人在晚上11點前仍清醒非常正常,而且青年需要每晚睡上8-10小時,強迫學生早睡早起,恐怕會影響學習能力、健康和情緒等。
另外,美國教育部部長Arne Duncan先前也在Twitter上發言,指出「讓年輕多睡些,遲一點再上學」,而一份期刊也檢視了過去30年關於青春期和睡眠的研究,支持Arne Duncan的呼籲,代表「讓學生晚點起床上學」的提案,背後有其科學根據。Thomas Chen比喻,要求高中生早上7點起床,就像要50歲的老師4點半起床一樣,十分不合理。
對此,教育部昨天在網站上回應,指出已在上周聯繫提案者,聯繫確認提案內容。未來將進行可行性評估,必要時會召開會議徵詢意見。而根據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提議實施要點》第8條規定,教育部指出將會在兩個月內,也就是今年12月4日前完成具體回應。

提案流程圖。(圖片來源: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近8百字的提案獲得網友熱烈支持,「上學時間那麼早,補習又很晚回家,早上還要7:30前到校,根本睡不夠,精神不好」、「還有87早自修,名義上是早自修,可是卻變成考試、讀書」。事實上正如Thomas Chen在提案中所說,「早起早睡=有紀律」、「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傳統觀點,就是造成年輕學子被逼著早起上課的元兇。
教育界大部分人如今都未意識到上學過早帶來的壞處,還再將學生遲到歸納是因為學生不願去睡、「太懶」而不想起床,殊不知科學研究已證實青春期確實需要睡眠,早起上課根本不合理。回憶起高中時代,一早到學校沒精神也是繼續睡到中午吃便當,也希望這份提案,最終能通過,讓高中不必再每天和睡魔搏鬥。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
本文相關資料來源:
東森:「高中生上課時間延後」6229人附議提案過 教育部379字回應了!
蘋果:6千人連署高中生延後上課 教育部:進行可行性評估
自由:高中生延後上學 逾6千人連署成案
—
延伸閱讀:
台灣國高中生「工時」世界第一,奴性社會就是這樣養成的
這門課讓我學會大學教育中最有價值的事情:舉手發問
一個舉例讓你明白,為什麼現代教育無法讓人人發揮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