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報告,2016開始全球經濟成長將開始持續疲軟。這些年來已證實,推行貨幣寬鬆政策救不了經濟,這時包括台灣等國開始思考,想靠擴大政府開支來刺激消費。
有澳洲學者認為,這項策略發展到極致就是殖民火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認為如此可以解決全球生產力的問題。然而,這有可能發生嗎?(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王己任(講師、時事評論家)
2008年由美國次級房貸所引發的大衰退經濟危機(Great Recession),從2009年中開始恢復以來,恢復力道衰弱,至今已7年還未恢復到衰退前2007年的經濟增長力道。
九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一份提供G20高峰會領導人的監測報告–「我們需採取強有力的政策,避免陷入低增長陷阱」,呼籲各國採取有力、全面的政策措施推動經濟實現持續、強勁、包容性的增長。
報告中說,「2016 年將是全球 GDP 增速連續低於長期均值 3.7%(1990—2007 年)的第5 年,2017年則很可能是第 6 年。自上世紀 90 年代早期以來,世界經濟從未在如此長的時間內這樣疲軟」。
為避免陷入低增長陷阱,需要採取強有力的政策行動,「但貨幣政策的壓力越來越大,數家央行已達到或接近政策利率的實際下限。這意味著財政政策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利率處於歷史低位時,若具備財政空間,則正是提升公共投資和基礎設施升級的絕佳時機。」
IMF指出寬鬆的貨幣政策—零利率、負利率、量化寬鬆 (QE) 、「直升機撒錢」等,已達到極限依然刺激不了經濟,投資仍然不振,因此呼籲各國提升公共投資和基礎設施升級,擴大政府的投資與開支。
九月底台灣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終結先前連續四季降息半碼的降息循環。總裁彭淮南呼應IMF,貨幣政策的效果已瀕臨極限,面對低利率對挽救經濟難以奏效,彭淮南也不遺餘力獻策,具體提倡推動都市更新與基礎建設。
寬鬆的貨幣政策無效,擴大政府的投資與開支就有效振興經濟嗎?
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擴大政府的開支皆是凱恩斯主義刺激消費的處方,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思維–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滿足消費,是為消費而生產,經濟之所以陷入蕭條,是由於消費不足。
因此要振興經濟必須刺激消費,包括個人消費與生產消費,因此藉由寬鬆的貨幣與信用的手段來達到刺激個人消費與生產消費的效果,然而卻失敗了,陷入低增長泥淖。
企業投資仍然低迷,有不少較有效率的企業,滿手獲利的現金,卻不擴大再投資實體經濟,而是買回自家股票或是發放股利,甚至轉而投資利潤率較高的非實體的金融資產(股票、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 ,另一些效率較差的企業,則獲利微薄無力投資,所謂的「僵屍企業」,依賴寬鬆的信用苟延殘喘。
顯然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思維與現實有出入,企業投資低迷恐怕不是消費不足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同樣思維邏輯的處方–擴大政府的開支,能夠帶動企業投資實體經濟嗎?
由國家擴大開支來引導企業投資的思維,是認為社會有充足的游資,是缺乏合適的投資領域(投資的消費需求),由政府來開創管道刺激生產消費,如彭淮南的推動都更方案。
根據這個思維所提出的處方,發揮最極致的是殖民火星計劃,澳大利亞投資公司麥格理(Macquarie)的經濟學家解釋:「這聽起來似乎瘋狂,其實並不是,巨大的火星殖民計劃將創造一個遍布全球,龐大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並解決全球經濟的生產力問題。」
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對經濟衰退實證資料的研究,企業的投資與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獲利成長高度相關,與借貸成本較不相關。
這顯示企業投資生產其目的是為了獲利,當有較高的利潤可賺取,對經濟前景有信心時,企業投資生產可能性也就升高。因此,擴大政府的投資與開支來推動都更是否能振興經濟,取決於是否能創造提昇企業獲利的條件,而不是擴大政府開支可以刺激消費,因而振興了經濟。更何況政府財政能力有限,杯水車薪又能貢獻多少生產消費?
最近經濟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景氣低迷,企業獲利衰退。美國企業2016年第2季稅後盈餘年減 6.3%、連續第5個季度呈現年減,創2007年第1季至2008年第 4季以來最長低迷紀錄。
台灣上市公司2016年第1季營收與獲利同步衰退,這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7年來首次出現上市公司營收及獲利同步衰退情況。在此情勢下,政府的投資恐怕很難激起企業獲利的浪潮。
另外,目前都更所引發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多個民間團體以及數十個受強制驅逐問題所苦的自救會,於9月25日發起「新政百日迫遷依舊、土地正義重返凱道!」集結上凱道,提出控訴:公私權混淆、以房產經濟獲利為本位、加速公共資產私有化、資訊不透明等,上述種種問題導致開發案直接造成非必要的迫遷問題,及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環境及社會外部問題由全民買單。
因此,推動都更的擴大政府的投資與開支,以刺激消費的處方,恐怕不能振衰起蔽。
(本文經投稿作者王己任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都市更新、殖民火星,可以振興經濟?〉。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Caroline Davis2010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