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前幾天梅姬颱風來襲,在多數航空公司因惡劣天氣取消航班時,長榮卻仍堅持要飛,備受批評。
颱風天到底該如何判斷該不該飛?又是由誰來決定?讓專業機師來告訴你答案!(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Betty Chang(現任華航機師,曾擔任機場運務員)
首先,很多人說,長榮的機師技術真的很棒!這種天氣都落得下來。這我真的要說,颱風天真的不好飛,尤其是這麼大的颱風,天氣是瞬息萬變,是否能抓到一個空檔落地,真的是在賭。能落得下來是真的很厲害!但如果賭錯了呢?犯得著這樣拼命嗎?
飛機可不可以落地只有兩個條件:
一、有沒有得到航管許可
二、天氣符不符合要求。
就第一項來說,航管人員只會確保跑道是否淨空,前後機隔離夠不夠,就可以發出進場及落地許可。在天氣的部分,航管只有告知的義務,並沒有因為天氣不符就不發落地許可的規定。
就第二項天氣部分,天氣主要包含四種:1. 能見度 2. 側風 3. 雲幕高 4. 顯著天氣如風切或沙塵暴雷暴等等。在落地的時候,必須符合場站、組員本身(各公司規定)、飛機裝備的標準才可以落地。
場站部分,其實大部分的國際機場並沒有因為天氣而有所謂的關場,僅有暫停起降,除非塔台撤離(沒人了怎麼發起落許可?)。遇到有天氣狀況,航管會告知機師,並詢問機師決定為何,是要在外待命等待、執行進場,還是要轉降?組員(公司)部分,民航局僅制定了最低標準,各公司會因為自己的營運需求,去制定自己的最低標準,只要不低於民航局的最低標準即可。
飛機裝備的部分,每個機型的每架飛機的裝備都不相同,所以標準可能也有所不同。機師必須依照當時的情況去綜合考量出當時的標準是什麼來執行任務。因為每個航空公司的每個組員受過的訓練都不同,各自的規定也不同,航管無從得知,所以僅有提供天氣資訊,由機師自行判斷。
又有人說,長榮的機師幹嘛拿命去賭?這就要來談談法規規定。
在起飛前,依現行法規,僅規定了只要你有適當的備降站(天氣裝備符合),加到了符合法規的油量(包含空中待命盤旋及去備降站所需油量),就可以起飛。也就是說,目的地天氣再爛都沒關係,只要你可以把飛機安全的落在備降站,就可以起飛。
我相信長榮的機師在起飛前,這些一定都是符合法規要求的。那又有人說,天氣這麼爛機師應該拒飛就好。符合法規的狀況下,大家還有妻小要養,為了保住飯碗,誰敢拒飛?而且你請假了,公司自然會抓待命的人來頂替,你不飛就是害到同事,這種狀況下,飛還是不飛?
再來講到飛跟不飛的決定。飛機要飛與不飛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中間牽扯到的層面及單位太多,包含天氣、機場當局、地面作業、飛機調度、組員工時、餐飲服務等等。各公司皆有一個單位叫聯合管制中心在統整所有的資訊後決定各個班機的派遣。做對了決定幫公司省錢,做錯了決定會造成公司小則花錢,重則賠了商譽。
這次颱風,我一直都有在看台灣三大機場的天氣,其實長榮落地的時段大部分吹的是頂頭風,但陣風非常大,下雨造成的能見度降低其實還好,天氣看起來是的確在邊緣。
但這只是在地面上觀測報出來的天氣,真正的情況只有在空中的人才知道了。我只能說,這種天氣,不飛比較好,運氣好抓到空檔落地了,風太大空橋不能靠,門不能開,行李下不了,旅客ㄧ樣只能關在飛機上。
再來重飛對我們來講是正常操作,但是在旅客來講,卻好像坐大怒神ㄧ般,你試得好落地了,但你如果一直重飛,旅客會有什麼感覺?誰願意被強迫坐兩三次大怒神?一個不小心砸了,毀的不只是一架飛機上的幾百條人命吶!就算轉降了,後續產生的問題更多,旅客的安置組員的工時等,都是要考量的。就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講,應該一開始就避開不要飛才是上上策啊~
近幾次颱風,真的覺得小花進步很多,應該要鼓勵一下,當然還是有很多進步空間,但至少已經有看得到的進步了!在此,要謝謝這次颱風天有執勤的螺絲釘們,你們真的辛苦了!
(本文經原作者授Betty Chang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Chung Lun Chiang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