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最近世大運即將落幕,但也隨著活動結束面臨新一番的檢討。一位世大運現場的醫療人員就撰文批評,這次世大運的外包極度不尊重專業,並且態度惡劣。
而回顧世大運當初的宣傳和整體分工就能感受到,雖然世大運後來因為柯文哲的行銷而顯得成功,實際內部運作上卻仍然難以擺脫公務體系的問題。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北世大運還沒上路,在前期行銷部分就已經一敗塗地——但問題的關鍵更在於,整個世大運是公部門凌亂分工執行,而非交由一個專業團隊完成。公部門的紊亂、水準在哪,大家心知肚明。
世大運原本應該是台灣體育項目崛起的契機,現在只能期望北市府能夠重振精神,真正有效的利用人民血汗的納稅錢。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徐正賢
相信大家都看到今天的新聞了, 台北市觀傳局為了宣傳世大運, 發佈了一個影片, 姑且不論影片的內容有抄襲之嫌, 光是看影片中的拍片手法, 歌曲, 使用的字型, 今天應該全台灣的設計, 影片製作, 音樂圈的朋友, 多數人都氣到高血壓!
今天一看到影片的那一剎那, 我的反應讓我自己也感到驚訝——我的反應是,嗯, 又來了!
當下的我竟然沒有感覺了。因為, 如果大家也了解世大運組織目前是怎麼運作的, 就會理解:從目前的世大運組織裡產生這樣的影片, 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因為組織分工的方法, 就是台北世大運最大的問題!
一般來說, 一場國際性的運動賽會以工作範疇來說, 應該可以大略分成行銷宣傳, 公關、新聞、國際聯繫、招商、廣告、賽務、場務、交通、保全、志工服務等等。
這些不同的職務的重要性, 會隨著距離比賽的時間長短, 會有不同的比重分佈;但總的來說, 行銷宣傳和公關 一定走在最先, 但這一部份, 也是台北世大運目前最差的部分!
目前台北世大運的賽會組織, 除了招募了很多年輕的工作夥伴外, 上述那些工作項目, 都由台北市各局處來負責不同的項目,比如說, 觀傳局負責行銷宣傳、 產發局負責招商。
但其中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分工方式, 比如說:世大運的紀念品不是觀傳局負責, 是產發局負責——因此我們很快可以聯想到, 世大運的紀念品, 可能和觀傳局使用的宣傳視覺等要素無法緊密結合, 而這卻是國際賽會舉辦很重要的細節之一!
除了分工方式有問題外, 更讓人不解的是, 台灣體壇百年一次的世大運盛會, 我們的台北市政府, 卻把這場賽會舉辦成功與否的重責大任, 交給一群台北市政府的公務人員, 而不是廣納百川, 結合民間舉辦過大型單項賽會的公司!
這樣的責任分派方式, 加上台灣特有的最低價得標的發包方式, 幾乎已經註定了台北世大運的命運。
因此, 從世大運主視覺, Slogan, 視覺系統的運用, 我們就看到無數混亂的狀態, 加上現在主題曲難產, 以及今天荒謬的宣傳影片, 我們可以這樣說, 台北世大運在前期的行銷宣傳, 已經是一敗塗地。
這樣的一敗塗地, 最可怕的影響, 不是國際間友邦對台北世大運的漠視, 最可怕的, 是公帑的濫用, 以及台灣全國民眾對於台北世大運的冷感。
最後我想公開的呼籲柯文哲市長, 世大運籌委會, 以及所有參與世大運的公務人員, 希望你們別忘了, 你們是在用全國人民的納稅錢, 在籌辦這場神聖的世大運!
你們若是繼續用這樣令人失望的方法籌辦世大運, 這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其實真的比貪污還可怕。
一場台北世大運, 本來可以是台灣運動產業的火種, 台灣各項運動重新起飛的機會, 大學階段選手的難得舞台, 以及全國人民培養運動習慣的觸媒, 但現在, 不但上述的效果都沒達到, 還讓全國人民蒙羞!
過去的一年多, 我和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的理監事們, 已經和世大運執行長, 產發局局長, 觀傳局局長見過多次面, 我們也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案。
但很可惜的, 開會的當下, 大家討論的很熱烈, 頻頻點頭的方案, 回到了已經麻痺的公務體系, 一件事也沒做。
我曾經問過世大運執行長一句話:在你們心裡, 針對台北市世大運, 有沒有一個畫面,一個你們覺得是個完美, 感到滿意和舒服的畫面?
在我心裡, 關於台北市世大運的畫面是, 一群男女老幼, 帶著國旗, 手牽手, 過著馬路, 準備到世大運場管理, 為台灣的選手, 和來自世界各國的選手加油, 當選手出場時, 全場的觀眾, 響起掌聲, 還能對場上的選手如數家珍。
我衷心希望, 台北世大運還有救,端看柯市長, 還有他領導的世大運團隊了。
PS:附上我們一年前和世大運執行長見面時提供的意見, 現在再次看投影片, 真的百感交集!
(本文經原作者徐正賢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世大運,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