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菲律賓日前掃毒行動自 7/1至今已經殺掉2400人,900死於警察掃蕩行動,其餘都是死於「接受調查」。即使死亡人數驚人,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支持率卻高達 91% 。

這樣的行事作風在國際間惹議,尤其引起人道組織和美方的關注,但總統杜特蒂也表達自己不再是殖民地、不須為任何人負責。

網友間的討論中也意見分歧,一些人覺得非常時期使用非常手段還不錯,有些人則不甚贊同覺得不見得死的都是毒販、真搶劫假緝毒的戲碼一定會出現,也有網友酸「殺的還不夠多 殺得夠多就會有人崇拜惹」。

(責任編輯:林芮緹)

20160905204430967358

杜特蒂5日重申強硬掃毒立場,「掃毒行動會繼續,很多人會被殺,直到最後一個毒販被抬走為止,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的行為」。(湯森路透)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上任兩個月,他所發動的反毒戰爭人數死亡人數已達2400人。

儘管血流成河,杜特蒂仍獲9成民意支持,寒蟬效應使一名疑遭濫殺遇害者的棺材乏人憑弔,備顯淒涼;而杜特蒂5日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領袖峰會暨相關峰會,在行前記者會上強硬表示,「掃毒行動會繼續,很多 人會被殺,直到最後一個毒販被抬走為止,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的行為」,而他的此番發言被視為在向美國總統歐巴馬喊話

杜特蒂下午從納卯市啟程前往寮國永珍,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領袖峰會暨相關峰會。在行前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是否已準備好與其他國家領袖溝通「法外處決」議題,惹惱杜特蒂。

根據「馬拉坎南宮廣播暨電視機構」(RTVM)公布的影片,杜特蒂臉色鐵青地回答「菲律賓不是任何國家的附庸國,我們早就不是美國的殖民地」、「我不必對任何國家負責,除了菲律賓人民以外,我沒有別的主人」;最後他強調「掃毒行動會繼續,很多人會被殺,直到最後1個毒販被抬走為止,我不在乎別人怎麼 看我的行為。」

但杜特蒂強硬的掃毒行動及立場已使菲律賓的輿論市場出現寒蟬效應,據《路透社》報導,裝著22歲三輪車駕駛席森(Eric Sison)屍體的棺材,被放在馬尼拉一處貧民區,並依當地傳統,由一隻小雞跨越棺材,象徵啃啄殺人者的良知。靠近棺材有一塊手寫的標語牌寫著「濫殺-為 席森討公道」。

在社群媒體流傳手機所錄下的影片,捕捉到了席森上月遇害的瞬間,這段由鄰人錄下的影片裡,能聽出「別開槍,我投降」的喊聲,但隨即就是一陣槍響。據當地官員表示,當時警方正於菲國首都馬尼拉的巴賽(Pasay)鎮,搜尋毒販。

從7月1日展開掃毒戰爭以來,截至上週,被殺害人數已達2400人,約900人死於警方掃蕩行動,剩下的竟全是死於「接受調查」。一名人權積極人士表示,稱之為動私刑與法外殺人,都嫌太客氣。

然而,杜特蒂雷霆手腕廣受支持、殺戮後的寒蟬效應,雙雙讓社會上的不同意見沉默了下來。近來馬尼拉幾乎無人會舉燭光抗議法外殺人事件。即便死亡人數攀升,1份由「亞洲脈動」(Pulse Asia)7月所做的民調顯示,杜特蒂的支持度來到91%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菲國血腥掃毒人權遭疑 杜特蒂:「不在乎別人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