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新聞】
香港近期將舉辦「立法會」選舉,「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是,為了避免中國控制香港情形加劇,這正好是「港獨派」年輕人第一次能參與選舉。但是來自中國的打壓也不小,中國表示:支持港獨人士是「違法表現」,會繼續對港獨派施壓。
香港分為:親中的「建制派」、支持香港民主的「泛民派」兩大黨,有點類似台灣的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角力關係。而崛起的「港獨派」多為年輕人,近似於台灣的時代力量黨。
香港共70席位戰大概可分為:香港地方5區選出的35名議員(分區投票)、特殊行業(多半親中)選出的30席,以及特殊行業以外的全香港選民投票選出的5席(不分區)。
由於有將近30席的議員由親中的利益團體指派,泛民派幾乎不可能在立法會中獲取大多數席次。目前泛民派在立法會中有27席(超過1/3),因此尚能擋下不合理的法案,然而在今天的選舉中,若泛民派失去4席,就會喪失此制衡作用。
香港的情況雖然不能和台灣畫上等號,但這樣的狀況就有如太陽花之後的台灣,希望擺脫藍綠兩黨分割政府、甚至擺脫國民黨的選戰。香港面臨的情況更加坎坷,選管會甚至能宣布「收回結果」。
(責任編輯:林芮緹)

泛民派吳文遠(社會民主連線主席)是這次的候選人之一,於今(4日)在投票所外被警察架走。(湯森路透)
香港今(4日)將舉行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為避免中國政府進一步控制香港,許多年輕的社 會運動者正推動「港獨」,希望能完全脫離中國。支持港獨者能否在這次選戰中拿下席次、香港親中的「建制派」及廣義上支持香港民主的「泛民派」將如何角力, 備受各界關注。
為什麼這次選舉這麼重要?
這是香港在2014年「佔中運動」後首次選舉,此運動起因為北京當局和香港政府漠視民眾對政治改革的要求。此外,這也是支持港獨的年輕社會運動者第一次打入選戰。民調顯示,這些人中的1到2位有機會贏得席次,而這將會是年輕素人參政的新里程碑。
香港的黨派大致上可分成親中的建制派、廣義上支持香港民主的泛民派,及在2010年後興起,較年輕、多被中國共產黨視為「港獨」的第三勢力本土派。由於派系爭奪,建制派和泛民派常讓國會陷入膠著,建制派指控泛民派阻擋法案通過,泛民派不滿建制派成為中國政府的應聲蟲。
選舉方式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雖然屬於自治區,卻並非完全民主。香港立法會共有70個席次,其組成為:
- 「地區直選」:35席。全港劃分為5個地方選區,由香港各區選民選出35名議員。
- 「功能界別」:30席。由特定行業團體人士選出,如運輸業、旅遊業、商業等,多為親中選民。
- 「超級區議會」:5席。這5個席次不屬於任何區域,由所有香港登記選民投票,但不包含已經在功能界別投過票的民眾。
然而,由於有將近30席的議員由親中的利益團體指派,泛民派幾乎不可能在立法會中獲取大多數席次。目前泛民派在立法會中有27席(超過1/3),因此尚能擋下不合理的法案,然而在今天的選舉中,若泛民派失去4席,就會喪失此制衡作用。
在選舉前夕,有6名泛民派候選人退選,希望鞏固泛民派選票,讓有機會當選的候選人有更大的優勢。

香港民主派政黨「香港眾志」(Demosisto)候選人羅冠聰(右)及學運領袖黃之鋒(左)向選民打招呼。(湯森路透)

泛民派的政黨「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司庫劉嘉鴻,及「社會民主連線」梁國雄(長毛)選舉看板。(湯森路透)

泛民主派退休議員、政黨「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為民主思路候選人麥嘉晉輔選。(湯森路透)
北京當局立場
中國中央政府表示,支持港獨的候選人是非法行為,違反了號稱香港「小憲法」(mini-constitution)的《基本法》,中國會繼續對港獨派施壓。香港政府也警告,中國政府將可能在選舉時對提倡港獨採取應變措施。
有些社會運動者已經因為支持港獨而無法參選,也激起群眾對政治監控的不滿。不過,仍有陳澤滔、黃俊傑等部分參選人在確認參選資格後,仍表明支持港獨。對此,建制派抨擊政府應對不夠強硬。
《延伸閱讀:港獨人士遭整肅 3人喪失選立法會議員資格》
最終開票結果將於今(4日)深夜公布。然而,若年輕候選人因參選而分散泛民派的支持度,將正好如了中國政府的意,不但瓜分選票,也會給建制派更多的席次。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上報百科】佔中後首次民意展現 香港立法會選舉3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