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從蜜月灣事件、西甲事件(同志到 PTT 西斯版 PO文引發一連串對於同志文能不能PO西斯版的論戰)以及延伸而出的八甲大戰等等——少數族群就是主流的附屬,只能「借空間」。我們不需要特別標出異性戀專用,因為本來就是主流。

為什麼同志只能在甲板談情慾?為什麼遊行要回到人行道上?為什麼非主流族群空間被壓縮卻只能乖乖回到被畫好的小圈圈裡?

(責任編輯:林芮緹)

17113823229_739c4f31b0_z

文/Okinafa Chen

十一年前在宜蘭蜜月灣的一場海灘派對,有男同志在現場擁抱、接吻,遭人丟擲石頭、酒瓶攻擊,其中一名男同志遭砸傷頭部,動手的人嚷讓著「這裡不歡迎同性戀」「同志沒資格到這裡玩」「請兩個男生不要在大型海灘接吻」「死GAY砲」,甚至在警方面前再度動手打人。

現場的員警不但沒有制止,甚至要受害的男同志自己蒐證、找出自己是被哪塊石頭所丟,誤導報案程序,對現場的犯罪事實視而不見,還要被害人趕快回台北,說他們沒辦法保護同志的安全。

七年前同志遊行結束後,有人在批踢踢性版發表了幾篇有關同志的文章,造成性版群起攻擊,充滿各種嘲諷、訕笑,要同志滾回甲板。性版提出同志文標記的做法,而標記的文章又遭到惡意噓文謾罵,另外部分同志認為性版不是為異性戀而設,同志文不需要標記。

雙方成相互洗版,後來版主引用版規「內容禁止亂倫、戀屍癖等性偏離行為之鼓吹言論」發出公告「全面禁止同性戀相關文」,此舉再度引發同志不滿,引爆西甲大戰,有人發起罷免版主,也有人提出要求增設gay_sex版要求將同志自性版獨立出來,認為性版不該侷限於異性戀的同志則認為若同志情慾文須獨立出來,性版也該改名為異性戀性版。兩版開始全面對戰,火線甚至拉到八卦版,引爆八甲之亂,最後又演變成甲板鷹鴿派內戰。

關於「蜜月灣事件」「西甲大戰」「八甲之亂」網路上都有很多更詳細的討論跟經過,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空間到底是誰的

這個社會預設所有的空間都為異性戀而設,異性戀享有大部分空間的權力,而相對少數的同志進入這些空間被視為是一種「跨界」而一旦跨界,進入了異性戀為主的空間,隨之而來的就是那些挾帶偏見、歧視的攻擊和謾罵。

當年的西甲大戰,不就是預設性版為異性戀為主的前提,排除了有關於同性情慾的文章,並要求同志滾回甲板。蜜月灣事件的沙灘,不就是預設了空間權力以異性戀為主的前提,排除了有關於同志情慾的展現,並用暴力攻擊要求同志離開海灘

但同志真的只要躲回屬於自己的世界待著就安全了嗎,躲在深夜無人的公園交友,換來的是警方的惡意臨檢沒收證件帶回警局。成立的書店遭人砸磚頭。健身房遭警方已臨檢為由強迫被臨檢者拍攝猥褻照片企圖製造偽證。酒吧還會被媒體以針孔攝影機偷拍的方式闖入報導。

即便這類針對同志空間的惡意臨檢已經逐漸改善,同志不用再擔心深夜走在路上會遭到臨檢盤查,各種同志友善空間的出現也容易令尤其年輕一輩的同志認為社會已經對同志相當友善,但是當同志進入異性戀為主的空間,仍能瞧見那些偏見與歧視

同志在街頭擁吻仍需要勇氣面對路人的指點,即便八卦版比起先前的對立氛圍已相對友善,仍可繼續看見各種以甲、肛為名的玩笑與揶揄。

當年性版發出全面禁止同性戀文公告,許多鄉民拍手叫好,要同志滾回甲板、說是西斯版的勝利,但那從來就不是誰的勝利,因為不管是實體的或虛擬的空間,一直都是為了異性戀而設,我們不會看見異性戀酒吧,我們不用在講述異性戀情感或情慾的文章標記「異性戀文」,異性戀甚至不用申請路權上街遊行捍衛自己的情慾與權利,他們本來就是主,而少數邊緣族群只是附屬,只能討一點空間來用。

每次同志遊行,總會看到參與者最後都莫名其妙地走回人行道上,留下已申請路權的車道空置在那。但遊行是為什麼而走,不就是走出那個被推至邊緣的世界,奪回空間的權力。我們為什麼要回到甲板才能討論同性的情慾,我們又為何只能擠在人行道上。

6294182478_0425dba0dc_z

Shih-Shiuan Kao, CC Licensed

(本文經原作者 Okinafa Chen 授權轉載,並同意 xxxx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Ted Eyta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