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蔡英文上任已經三個月,近日傳出她的民調首度跌破五成。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因為新政府「不夠親中」,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上任三個月45%滿意度的成績並不算太差,但仍顯示民進黨的施政開始被批評。這篇作者指出,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蔡政府一違背過去和勞工站在一起的宣言,讓民進黨成為了「資進黨」。(責任編輯:黃靖軒)

20160812000140L

文/溫朗東

昨天台灣指標民調顯示蔡英文滿意度跌破50%,可以想見的,許多媒體以蔡英文不夠親中導致民生經濟凋零為由。

這絕對是缺乏思考的解讀。

先拿討論最多、受中國關係影響最迅速的旅遊業為例,蘋果日報上週引用日經產業評論的分析:「今年6月陸客來台大減11.9%,但因日、韓、香港與東南亞遊客增加,來台遊客總人數達81萬78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2%。值得指出的是,中國以外亞洲國家來台旅客,有60%至70%來台不只一次,顯示這些國家的遊客讓台灣觀光業能經營得更長久。

如果我們比較2008年8月,馬英九上任三個月的民調,會發現馬英九當時的滿意度是36.1%,比蔡英文目前的45.5%還低。

我的看法是:

一、在台灣,總統票投給另一陣營的選民,日後也不會滿意妳的施政,所以總統的滿意度沒辦法超過六成。

二、投票給妳的選民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是希望政黨輪替後帶來新氣象,可以立刻改善自己的經濟生活……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再正確的經濟政策,都不可能從結構面瞬間影響到個人生活層面(但錯誤的非經濟政策/言論,讓人不滿的速度則很快。)這些選民註定會四年一度期望落空,但票還是會再投給妳一次。因此,滿意度能守在35%,就算是不錯了。

馬英九在尋求連任前的2011年5月,滿意度是33.9%;陳水扁在2003年5月,滿意度是42%。他們都連任了。

蔡英文的滿意度下滑,當然不是未經驗證的「不夠親中,經濟受損」,而是勞工政策、一例一休。

大量青壯族群(20~40歲)使用的網路社群PTT,組成上多少有些偏差,不能反映所有的台灣社會(即使是青壯年人)真實狀況。但是,在一例一休、國定假日、高雄勞檢的議題上,民進黨非常罕見的近乎一面倒被噓爆,甚至開始被稱為「資進黨」。這多少有點參考價值。

要達到這個效果,就算國民黨跟時代力量私下聯手派網軍,也不可能。

事實就是,民意認為台灣的勞動條件急需修正,很顯然的,蔡團隊也發現到了這一點,不然,剛剛不會有這樣的新聞

蔡總統最新民調下滑至45%,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應盡速端出牛肉,擴大內需並引進資金。」另針對勞工休假方案遲未解決,若服務業營運受衝擊,商總也「不排除走上街頭。」

這很明顯是資方受到了總統府的壓力/風聲,一例一休可能會卡住了,資方才必須要把總統民調的解讀反過來講,製造出對己有利的輿論。

我們的任務,就是讓資方代表做白功。

蔡英文上台之後,最大的優點是她很會依據民意調整政策走向,事實上,這才是貼近民主政治的意涵,政治人物選上了,也不會一意孤行,而公民的聲音只要凝聚在一起,不必等到下一次投票,也可以有決策的影響力。

除非安於現狀,不然我們沒有沉默的理由。

(本文經原作者溫朗東授權轉載,並同意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DDP 分不清這是沒公德嗎】江春男酒駕犯的是公共危險罪,民進黨為何死命護航?
比國民黨還國民黨的作為,讓人瞧不起——民進黨現行版集遊法是在侮辱過去的自己
東海岸規模最大開發案環評通過:民進黨對環境、原住民族的扼殺與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