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robertelyov CC licensed
奧運是所有運動選手公認的最高殿堂,然而在這每四年一次的體育盛宴背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祕辛。美國媒體「E!News」揭露,里約選手村的「戰況」非常激烈,有些人忍到比賽後才享受「性愛趴」,有些則是在練習時,就忍不住要來一發。
其實,奧運選手村的淫亂不是新的消息,每屆奧運主辦單位都會提供超過10幾萬個保險套,例如2012年倫敦奧運主辦方就發了15萬個保險套,但還是供不應求,1萬5千個選手5天就把這些套子全部用光,而今年里約奧運更是破紀錄,達到45萬個。
如果走到會場,你會發現里約奧運竟然還有專門的「套套發送員」,為了避免性病傳播和醜聞,這些人辛苦穿梭選手之間,發送保險套給他們使用,平均每名運動員可獲得42個套子。這裡面包括10萬個女用保險套,以及17萬5千個潤滑劑,並以販賣機形式,免費提供給選手。阿根廷網球選手切拉(Juan Chela)表示,一人發42個保險套已是他職業生涯的用量。
奧運提供保險套的傳統始於1988年漢城奧運,當時提供大約8500個保險套,1992年巴賽羅納奧運則暴增到9萬個,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則是1.5萬個。這個數量一路成長,到了今年已是驚人的42萬個。根據美國知名體育頻道ESPN在2012年倫敦奧運時曾的報導,美國泳將羅切特(Ryan Lochte)認為70-75%的選手,在奧運期間都有過性行為,甚至還有人目擊直接有選手在草地上打「野砲」。
選手之間天雷勾動地火,仔細想想也不奇怪。冬季奧運美國滑雪選手羅威克(Todd Lodwick)說:「怎麼可能做不到?到處都是自己送上門的床伴。」也許,這群選手在面臨巨大到難以想像的壓力,背負國家榮辱、一邊又必須接受刻苦訓練時,就是靠著這種方式解放情緒。
不過另一方面,本屆奧運會發送這麼多保險套,背後也藏著一個保護亞馬遜雨林的秘密。
今年在里約奧運發送的45萬個保險套,都是由巴西西部亞馬遜雨林深處,接近玻利維亞邊界的阿克里州(Acre)工廠Natex生產。這些工廠都使用亞馬遜橡膠樹採集而來的乳膠生產,採集者都是由政府一項為保護傳統生計、推光永續使用與林和防止盜伐的專案計畫雇用。
這些採集者,自許為雨林的守護者。71歲的白鬍子老翁巴羅士(Raimundo Mendes de Barros)一生都在採集橡膠,他驕傲的表示,他們的保險套工廠除了能保證橡膠價格合理,還讓數百人找到工作。而他們製作的保險套在奧運發送,不僅能對抗疾病,還可以控制生育。
數十年來,像巴羅士這樣的採集者一直都在督促巴西領導人,希望他們能在阻止雨林因放牧、種植黃豆和木材而遭濫墾方面,有更多作為。然而,他們的奮戰也常常賠上昂貴代價,有些農人和伐木者因為利益受損,有時會僱用槍手報復,過去許多年就有不少人因為保護雨林,而賠上性命。
(首圖來源:robertelyov CC licensed)
本文相關資料來源:
風傳媒:「性愛可以幫助我拿金牌!」45萬個保險套也不夠用,奧運選手村夜裡這樣玩
中央社:奧運免費發放保險套 為了性也為了雨林
自由:奧運三大讓人無言的工作 包含發保險套員…
東森運動:選手每人42個套子 網球選手驚:職業生涯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