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需要關心這則新聞?】
台北市都更進度緩慢,至今僅完成1%,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對此向中央建言。林欽榮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是權力下放地方,避免程序繁瑣拖延進度;第二是修改稅制(百分之百同意都更要繳地價增值稅,2/3通過反而減免),否則形同阻礙都更進行;第三則是避免中央規劃的浪費,鼓勵民間投資。最後他期望未來公宅能夠盡速完成,預定2018年公宅存量達到2萬戶,並在2022年達成5萬戶公共住宅。而針對林欽榮談都更,網友們意見各不同。有人覺得就是炒地皮嘛、何必給財團賺錢;也有人大酸台北市市容,根本落後;網友中多數則批評都更時遇到那些把都更當發財機會的人,完全阻礙都更進行。也有人覺得根本天龍國在都更,南北不平均、周邊城市發展落後,壓榨資源又放任不管。
台北市都更處3日舉辦「國際公辦都更論壇」,副市長林欽榮致詞時說,預定2022年達成5萬戶公共住宅,希望政府轉成主動投入都更規劃和開發,也呼籲中央協助地方政府執行都市更新,並從台北市做起,希望可考慮完全授權地方政府,因為台北市都市更新,是未來必然要走的路。
風傳媒報導,林欽榮提出建言,認為當前的都更速度要再加快,且誘因與獎懲要梳理,稅制方面也要調整,避免制度矛盾衍生的不效率,而中央也給予承諾,願意以「行政計畫」代行保守的《都更條例》,配合落日調款為之。
- 都更速度太慢,達成率僅1%
林欽榮表示,台北市的都更速度太慢,若以現在的速度,根據媒體報導,需要2300年,這讓政府覺得羞愧,都更目前的達成率僅1%,未來必須高舉「都市更新勢在必行」的大旗。
他提到台北市政府近期執行都更案,包含內湖合家歡社區、永春都更案、南機場和蘭州斯文里整宅,並期許建立都市更新程序加速機制,像百分之百民間同意更新、6個月核定計畫、8個月核發權利變更書,但前提是,一定要住戶全部同意才執行。
自由時報報導,林欽榮表示,都市計畫變更需經過「二級二審」,北市都委會通過後,再送內政部都委會審核,這過程曠日廢時,例如他主推的西區門戶計畫就因此卡關;由於西區門戶計畫之中,有一小塊占地僅一.五公頃的「機關用地」需變更為特區,北市都委會雖已通過,但還要送內政部審查,導致進度停滯。
因此林欽榮認為,與其等待中央都市更新法例修完,希望有些東西盡量授權地方來做;中央應審地區行的大型計畫,小地區小基地面積則回歸地方政府。
- 都更建議:修法不合理的繁複稅制、引進民間投資
除建議修法放權地方,林欽榮也提出兩點建議。第一是修改稅制進行整合和減免,避免複雜的制度造成政府或屋主的負擔。第二是引進民間投資。
風傳媒報導,林欽榮認為,當前的都更母法是保守的,100%同意都更的個案,土地增值稅沒有減免,還要繳土地增值稅;反倒是適用《都更條例》僅2/3同意的權利變換個案有減免,明顯停頓了城市都更的意願。
林建議修法,都更期間免徵,且把當前2年內減半的房屋稅,修改為都更取得使照期間的4年內都減半,甚至6年內減半,都更戰略原則是 「該給就給,該加就加」,避免制度矛盾衍生的不效率。
聯合新聞報導,此外,林欽榮也提到,「都市更新條例」修法進度緩慢,因此,內政部現正規劃「行政計畫」,希望藉由行政法層級,以示範政策方式推動都市更新;此外,林也建議,「行政計畫」可納入「合建戶比照都更戶享有土地增值稅減免」,否則,現況是形同變相懲罰民辦都更,不利推動都更。
林欽榮也認為,台灣資金氾濫,缺乏公共建設的投資標的,政府羞愧地不得了,「我們城市的功能居然如此衰敗」。據他所知,壽險業龍頭說有8兆新台幣沒有投資標的,但放眼城市功能卻是如此衰敗,林也呼籲民間工會,共同把模式建立起來,引入民間投資。
林欽榮致詞時說,從數據來看,2016年老年人口比例攀升,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且經統計,今年全球房價所得比排名,台北市僅高於香港,位居第二,其後有新北市、雪梨、溫哥華等城市,現行都更案以實現交換價值為主,導致房價上漲。
風傳媒報導,下半年開始推動都市更新,把一些Model建設起來,但絕對不是一坪換一坪,這是推不動的,怎麼來做有效的調節功能,讓大家居住權益有保障;給我們一點時間,在房屋稅會內部先整合,到底房屋稅要怎麼修正,還需要再討論。
- 台北市過了20年公宅毫無進度
對於公宅存量,林欽榮說,去年已達6500戶公宅,預定2018年公宅存量達到2萬戶,並在2022年達成5萬戶公共住宅,也希望蘭州斯文里整宅4年內促成,至於有高度潛力的南機場,因屬捷運萬大線沿線,也期盼由市府協規劃、招商,再透過民間力量協助民眾自主更新。
聯合新聞報導,林欽榮說,透過新加坡、首爾很多值得我們借鏡, 1972年台北市就推動公共住宅,首爾1980年才推動,但持續性很高,且落實為國家政策,經過了20年反而台北市一無所有。
因此,把我們曾經有過的經驗重新改造,面向未來,理由很簡單,讓年輕人回台北,讓未來能保障。公宅60%造福年輕人,30%幫助社經弱勢,10%實驗性住宅,做更多的老人智慧宅。
林欽榮建議,公宅目前的管理能量不足,其實是要用雲端管理,所有的公共住宅,一律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物立體模型全部建立,無論誰下了台資料都在,油漆多少誰做的、管線換了幾次,所有資料、建築維護成本、維護金額等資料都有完整紀錄,「不管誰下台,紀錄都會留存」。
- 網友怎麼看?
針對都更,網友意見大不同,有人覺得根本就是炒地皮、給財團油水撈:「都更不就炒房炒地嗎…真的辦下去房價一定逆轟高輝」、「給財團賺錢幹嘛 裡面的員工會加薪嗎 ZZ」。
也有人酸台北的景觀確實非常落後,「台北一流都市卻一堆破舊醜陋的市容 根本世界奇觀」、「觀光客來還以為落後國家」。
而更多的是對都更時,一些人將都更看做發財契機的批評:
「政府辦還是一堆釘子戶,1比1不滿足會吵我有頂加你要補償我(雖然是違建)、我是一樓店面要多分一點(雖然只是巷弄裡根本沒價值的店面)、我家風水寶地祖先住然後評定現值調高房屋稅增加公設比變多土地持分變少會回來托夢,然後發動大學生去靜坐」
「你沒見過老房子一樓住戶擅自把外牆改一改加個攤子和招牌就跟你說我是店面?然後給一樓多點補償率樓上就不爽了,撤回同意書說要比照,這種事情太多了」
「不見多少都更卡住好幾年同意戶都快無家可歸了,然後釘子戶拿幾億補償金去買豪宅」
也有人不滿「天龍國思想」,直批:「台北人還不夠多喔 可以都更 中南部嗎」、
「台北市持續在掠奪外部都市的資源, 隔一條河的台北與三重, 宛如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紙醉金迷與槍毒嫖賭、皆是天堂。
接著, 毫無發展的新店,混亂的新莊,污染的五股,炒地聖殿林三淡,
宜蘭與宜蘭人, 更是台北專屬的後花園與奴僕長工們, 等待天龍人的恩賜, 即使家鄉殘破不堪也無訪,只求在台北的天龍人來給予宜蘭人一點點恩惠…悲哀。」
新聞來源:
風傳媒:台灣資金氾濫,林欽榮:都市卻如此衰敗
中央社:都市更新發展 林欽榮盼中央授權地方
聯合新聞:籲中央「手放開」林欽榮:小型都市計畫交由地方審核
自由時報:〈台北都會〉西區門戶卡關 林欽榮籲中央權力下放
[新聞] 台灣資金氾濫,林欽榮:都市卻如此衰敗
Re: [新聞] 台灣資金氾濫,林欽榮:都市卻如此衰敗
—
延伸閱讀:
南韓新政治的啟示:面對都更與勞工,台灣進步派政治人物有同樣的魄力嗎?
【民進黨傷腦筋】狂電張景森也解決不了,台灣仍要面對進退兩難的都更困境
【謝謝張景森先鋪哏】小英上台第一件要做的事叫「公辦都更」,為什麼?
光是台北現在的都更案完成就要花上 2300 年! 民進黨立委姚文智:現行都更條例應直接廢除,重新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