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她曾是一位婚姻失敗的小市民,從經營白狗咖啡館開始,希望能將現有由跨國企業主導的經濟體系,轉變為以在地為首、自己自足的關懷式經濟體系。

她的夢想是:打造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一起上桌了解她的故事吧。(責任編輯:鄒家彥)

「當愛『人』的能量勝過愛『權」的能量時,我們就能天下太平。」——美國六○年代名電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

這裡是我躺在推土機前,想拚命拯救下來的地方

那是在一九八三年某日,我第一次打開費城山森街的白狗咖啡(White Dog Café)大門,當時這一區有些即將拆除的老舊排樓才剛被住戶─包括我在內─搶救下來。十年前,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條街時,腦中就充滿了幻想。

生機蓬勃的人行道、優雅卻遭到漠視的建築正召喚著我。我被它的特質吸引了。

這裡,是我躺在推土機前,想拚命拯救下來的地方。然而,就算當初我呈大字型躺在馬路上,不知那龐大的移土機器會靠我多近時,也很難意識到山森街將來會成為我生活的核心。或是那次拯救我們社區免於拆遷、免於轉型成連鎖商場的行動,會成為一生熱情之所在。

要是我知道,我有一天會在山森街開一家餐廳,並且家就安置在餐廳樓上,肯定會跟所有人一樣訝異。如果我知道那家餐廳,會是一家獲得國際肯定的社會責任企業,將提供生鮮在地食品,並帶我到全球各地的政治熱點,並在人們稱為「在地生活經濟運動」的建立和推動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勢必會讓我更訝異。

即便在我調整藍白格子窗簾、迎接白狗咖啡第一位顧客時,我也還是覺得,當上餐廳老闆或多或少是個意外。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時,曾發誓絕對不要煮飯;還是個大學畢業生時,曾迴避去想獲利這檔事。但後來,在這個我救下來的街區創建一間非凡餐廳的念頭,太吸引人了,我在心裡盤算可以把它當作社區的開會場所和藝術品展示中心。

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我開餐廳好幾年後,決定在白狗咖啡樓上住家的臥室衣櫥掛上一個標語。因為放在那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看到上面寫著:「早安,美善企業」。

它每天提醒我,一旦我們把創意、關懷與能量灌入我們社區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時,企業,能夠變得多麼美麗且良善!每天早上,我的旅程才正要展開。我當時還沒意識到當下所做的─當你經營事業時,若能結合頭腦與心靈,所能改變的不僅是如常運作的企業,還有整體的經濟。

你可以找到一個方法,把人際互動中最令人滿意、最具意義、最富有愛心的一環,拿來做經濟交換。

錢只是項工具,最重要的是關係的建立

那個標語還會在衣櫥門上再待個十五年,而且會常常讓我想到我的事業,想到農夫們已經到田裡收割新鮮的有機水果與蔬菜,並當天送到餐廳。我會想到茱蒂.多恩史翠奇 (Judy Dornstreich) 在樹溪農場採摘香葉天竺葵的樣子,以及她有天跟我說,她邊摘葉,就會邊想像點心主廚詹姆士.巴瑞特 (James Barrett) 做甜點菜單上那道「香葉天竺葵磅餅」的畫面。

我會想到那些放牧的農場動物─豬、牛、羊、雞,在彼此陪伴之下,享受沐浴在暖陽與清水中的歡愉。而且我還會想到牧羊人道琪.紐伯(Dougie Newbold)說的,如果她親羊的耳朵,就能讓乳酪更美味。我相信這是真的。

我會想到我們的麵包師傅一早進來,把麵包和酥皮點心放進烤箱,好讓顧客享用。還有我們的物業經理范龍(Long Pham),二十多年來總是天還沒亮、在客人上門之前就先行整修設備和督導清潔。而我也會記得每天早上的第一杯咖啡, 是來自於遠在墨西哥恰帕斯州的薩帕塔人(Zapatistas)所種植的有機咖啡豆。

在企業,我所學到的,是跟關係有關的事。錢只是項工具,最重要的是關係的建立。我們跟誰買、賣給誰、與誰共事,以及我們和「地球」的互動。我的企業,表達了我對於生命的愛,而這正是它之所以美善的關鍵。

然而,這個世界並非一直都是個美麗的地方。總之,還沒到那麼高的境界。有一張小女孩的新聞照片不只證明了這一點,而且至今依舊在我心頭揮之不去。雖然看到這張照片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卻依然能夠清晰地回想起來。

穿著襤褸的粉紅色衣裳、站在海地一處垃圾場尋找食物的她,看起來那麼的纖弱。那張照片刊登在《紐約時報》頭版一篇有關全球食物危機的文章之上,該文論及食物價格攀升的可能原因,這導致了那小女孩與數百萬像她一樣的人處於飢餓狀態。

是因為澳洲大旱嗎?或是因為美國收購玉米,製成酒精?還是因為中國的肉類食用量增加?我讀完了整篇文章,發現它並沒有提到任何有關全球食物工業體系本身的失誤。

我們必須改變失敗的經濟系統

那一年是二○○七年,我當時就很清楚地意識到,拯救那個脆弱的小女孩免於飢餓,或甚至是免於更糟的凌虐與剝削,我們需要做的,遠遠超過這裡一點那裡一點地檢視成因。我們必須改變失敗的經濟系統,讓它從一個由跨國企業主導的體系,轉型成一個以在地自給為主的體系─在這個體系裡,全球市場的常態性價格波動對其影響甚微。

類似這樣的概念,當時還很難出現在各大報的頭版。但是,全球各地人們所集結成的地區網絡日益興盛,彰顯出強健的在地經濟的建立─而非倚賴跨國經濟─得以讓社區吃飽穿暖、發揮關懷並滿足所有社區人民的基本需求。

這樣的努力,不僅僅是為了終結飢餓、減少貧窮或挑戰企業權力。絕不是的!最終,建立在地食物、水源與能源安全,將成為打造世界永續和平的基石。

這本書,說的是我如何走到這一步的故事,從在一個小鎮成長,到與原住民短暫卻難忘的生活經驗,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我所創建的白狗咖啡。這也是個一家咖啡廳如何與他人合作,從中建立在地食物交易系統,並進一步發展成全新在地經濟體系的故事。它還是個我最終決定與所有北美同事,共同致力於協助全美及全球進行經濟重新在地化以及社區活化的故事。

這一本書,同時也是我的覺醒故事

但它同時也是我自己的覺醒故事,從一個否定任何女性化事物、拒絕穿戴粉紅色衣物的小女孩,變成一個發現自己女性能量的女企業家─這特質不分男女,一體適用。這種能量幫助我和人建立起關懷式商業關係、做以心為本的決策並與我的競爭者合作,最終共創一種慈悲為懷的經濟體系。

我在二○○○年時開始建構這個新經濟體系,原則非常簡單─一種環境、社會與財務皆可長期存續的全球經濟模式,必須以穩定的在地經濟為內涵。我拋棄了由財團主導的全球經濟模式─他們通常都是沒必要的跨國企業。我擬想的全球經濟,是一種小對小、雙贏的商業關係,由各個基本需求自給的社區所連結起來的複雜網絡。

一年後,我參與了「在地生活經濟企業聯盟」(Business Alliance for Local Living Economics)的創辦,一般將其稱之為BALLE。假如你正在猜想「生活」經濟指的是什麼的話,它是支援三種生活領域的經濟模式─健康自然的生活、活躍且具文化獨特性的社區生活,以及長期且正義的經濟生活。

你只要仔細觀察過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在地生活經濟體系,就會發現其中有一大票採取人本模式、誓言維護所屬社區與健全生態系統的當地企業。他們在地生產基本必需品,多餘的則出口,透過公平交易制度進口當地無法取得的物品,並開發該地特有產品以便在全球市場中交易─可能是時裝設計、精品酒類或乳酪、藝術品、企業革新成果,或任何其他各式各樣足以宣揚其人本精神的產品。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回憶錄。它是一本求生手冊。它絕對不是一本有關烏托邦夢想的書。相反地,它是一本解決我們所處年代根深柢固問題的書─而且是當務之急的生存問題。今天,我們面對從未面對過的危機:一個天然資源耗盡的環境,再也無法供養我們的唯物主義社會。而全球暖化帶來的怪異氣候現象日益頻繁,石油供給減少終將導致全球運輸價格飆漲─要是燃燒石油沒有先毀了我們。

財富不均越來越嚴重。美國政治越來越被大企業把持。全球暴力、社會動盪以及環境破壞越來越難以控制,且剩餘石油、潔淨水源及其他天然資源被大量消耗。世界,其實可以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的夢想,是打要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

我想像的未來,是照片中那個穿著粉紅色衣服的小女孩,置身於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她面對著當地的營養有機餐點微笑,與世界其他快樂人們一起坐在我稱之為六十億人桌(也有可能是七十或八十億)的餐桌前。那些宣稱我們生活必需的單一作物、用化石燃料做成的殺蟲劑與肥料、基因改良種子、不人道動物屠宰場以及用長途運輸餵養世界的跨國企業在哪兒呢?他們不在這張照片裡。結果證明我們根本不需要他們。

這本書既是一個愛的故事,也是一本商業書。它說的是對於生命、自然、動物、社區及在地獨有文化的愛,對於美好食物與家庭農場的愛,對於民主的愛─但在利潤導向的全球經濟體系之下,我們的愛都遭到了威脅。它說的也是對於事業的熱情與愛,以及我們如何擁抱美善企業,滋養我們所珍惜的一切,並促成以關懷為基礎的全新經濟體系。

雖然新經濟的願景是放眼全球,但我的故事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從社區開始,並且盡力去肯定和保護我們真正關心的周遭事物。

臉譜-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立體書(白底)(0627)-min

(本文書摘內容摘錄自《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由合作夥伴臉譜出版授權轉載、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Divya Thakur,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全球最潮的社會企業家!他讓穿上 TOMS 的 3 千 8 百萬人都成為助貧天使
史懷者 2.0 計畫送青年深耕地方,讓服務偏鄉變成志業
弱勢不是族群,是我們都可能遭遇的狀態-「人生百味」讓社會不再有邊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