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lj-ybri0E[/youtube]

BO 導讀:政黨再度輪替,台灣首任女總統與女副總統都出身民進黨,她們是否有著瑜亮情節?而副總統一向被視為沒有聲音的角色,但真是如此嗎?今天蔻蔻早餐請來前副總統呂秀蓮,請她來談談當年一些案件背後的祕聞,與對於當前外交政局的看法。以下是專訪逐字稿:

採訪整理/王孟琦|採訪校正/陳秋如

  • 副總統八年歲月,不為人知的辛酸

周:今天非常謝謝呂秀蓮副總統來到節目現場,最新作品《非典型副總統呂秀蓮》第一本是《政黨輪替》,第二本是《驚濤四年》,第三本是《非典型外交》。你在第三本,連去中國大陸的照片都放進去了。

呂:我想,這是我對歷史求真!

周:這本書你準備多久?是這執政八年努力紀錄嗎?

呂:也沒有,我退休後,前兩年辦《玉山周報》,所以結束以後大概花五年時間。

周:由國史館出版,等於是八年台灣政治,2000 年到 2008 年發展裡面有很多大家不是很清楚的內幕故事,也有些文件紀錄,還有副總統本人參與的政治,作很詳細描述。你在寫作中,心情上有什麼變化嗎?

呂:第一年寫的時候,心情不是很好,被迫回憶當時,外人以為我們意外當選、第一位女性進入總統府。

周:那是 2000 年的時候?

呂:對,那一年內外有一些 Cultural Shock,例如:第一位進總統府的女性,不是總統夫人,而是副總統。而黨內也有權力佈局考量,所以不是很友善等等。第一年比較辛苦。接下來就是外在大環境,對總統的壓力、挑戰、抗爭。我們憲法規定如果總統有事副總統就要取而代之。結果變成,總統有事,副總統會第一個碰到問題。因為總有一些人更怕副總統上任,所以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攻擊打擊

  • 回憶嘿嘿嘿:為了救扁成了醜聞靶子

周:第一本書有寫到,所謂的「嘿嘿嘿事件」就是為了轉移焦點,所以陳水扁總統的幕僚就設計了嘿嘿嘿事件,想要來陷害你。我看到這本書的描述是這個意思?

呂:應該是這樣講,當時是核四問題。阿扁當然希望非核家園的政策要貫徹,但時任行政院長的唐飛來自國民黨,他有另外一種壓力,核四一定要復工。在這中間當時阿扁透過接任的行政院長張俊雄宣布停止核四。時間剛剛好就是阿扁與連戰相會之後,所以藍綠不該有的猜忌又產生,他們想要把陳水扁罷免

藍營說,如果把總統罷免,不是便宜副總統?所以總要找個理由讓副總統一起下台才可以提前改選。但在綠營方面,當然要先保住總統,如果把焦點移到副總統身上,救了總統,就可以圍魏救趙。當時藍營就在醞釀總統府的緋聞,不曉得哪一隻手操作,乾脆把緋聞散佈者弄到副總統身上,所以一時間外界不明就裡,以為我是三姑六婆型的,沒事三更半夜在傳播這些事情。還加上一句,這是新新聞加上的,就是企圖打壓阿扁,更上一層樓,就是要叛變。這太嚴重,我就莫名奇妙的被捲進去,搞的很久、很久,這劇本怎麼編來的呀?

周:你在這本書裡把來龍去脈,做出非常清楚的說明。

呂:對,因為要有些證據,才能論斷。

周:你對時任秘書長的游錫堃有點不太諒解!他不幫你打官司,還去幫新新聞找律師!(呂:那是後來的。)你在裡面都有寫出來!(呂:因為那是事實呀!)

呂:其實重點是新新聞為了自保,他們被認為被總統府利用,所以劇本一直跳出來。最後在法院的時候,他們要傳兩個所謂的秘密證人,結果傳不到,結果新新聞就把曾昭明(我根本不認識他)他們有個密談的錄音,談的事情扯到總統府的相關人。這送到法庭有文字稿,我這邊當然可以拿到,從裡面才看出真相大白。

周:你在書裡第一本《政黨輪替》裡講到「嘿嘿嘿事件」。你的結論是,總統府為了保扁所以做出這些事。你還有提到林錦昌耶。

呂:那是秘密錄音裡面,新新聞跟曾昭明的對話內容完全錄音,而且是送到法院,我們是合法取得,因為我是原告。所以法院自然要把證據給我們看,裡面昭然若揭,我也是恍然大悟。

周:我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林錦昌還是小英政府重要幕僚,他並沒有進府,可是據說他可能會任文化總會的位子。

呂:也不只他啦,整個要保護總統集團,會圍魏救趙。

周:是以你散布總統緋聞事件轉移焦點。

呂:如果純粹散佈言論,純粹是我多嘴。但傳言又說我又更上一層樓,有圖謀不軌、造反、奪權,新新聞可怕,他的封面是這樣寫,這不是八卦,他就是完全公然杜撰一些不實的東西。蔻蔻當時不是也出了一本書嗎?

周:我那時候有消息來源!

呂:對呀,就扣到我身上,脈絡是這樣來的,要圍魏救趙。我也兜了很久才出來,因為一面打官司,就是那個錄音帶,錄音帶牽扯到府內的人。

周:好,就是阿扁團隊的核心幕僚想要救阿扁所做出來的。使你陷入…

呂:如果說我多嘴我還可以忍受但說我奪權這是政治陰謀太可怕了

周:這三本書牽涉到很多人。

S__69214248

  • 誰在操弄紅衫軍?都是邱復生主導的

呂:我覺得很遺憾,這段期間政治局勢變化很多,民主法治也成熟很多。但新新聞就這件事情,依舊逍遙法外。

周:這是媒體,你說你只有民事控訴,接下來《驚濤四年》裡,談到非常重要的319 槍擊案件,以及後來的紅衫軍事件。這裡面也很精采,有人打電話給副總統,吳樹民先生說辜寬敏先生請你傳話、陳水扁先生說請你不要辭職。這在短時間訪問中很難講清楚,但這本書都揭發很多人。

呂:我不認為這是揭發,其實這都是事實。

周:你不怕得罪你的黨內同志呀?

呂:NO,我隱忍很久,我很早就知道是什麼事情。可是外界都不知道,連妳這種,妳都看著這個,我很佩服妳真是看了書。我沒有任何揭發的意思,當時就發生,當時我都知道我在隱忍。我覺得歷史已經過那麼久了,現在阿扁總統身體不好,不再能親自寫,我這每字、每句都是我自己寫的,都是有根有據。

周:我為什麼要請教副總統,是因為這裡面有很多是引號、是直述。研究台灣這 8 年的政治發展,這三本書是很有參考價值。副總統對現在的政情應該也有觀察,目前民進黨執政,副總統怎麼看?她曾經批評說不要徇私弄權。民進黨執政三個禮拜,副總統認為有哪些優缺點?

周:呂秀蓮副總統非常坦承,始終如一。擔任公眾人物時,憑良心講,副總統也被我們評論過,但副總統有個好處,她通常不太生氣,而且她不太會去告人,除了新新聞事件之外。你在紅衫軍事件裡也寫了很多內幕你公開指責一個媒體大亨─邱復生在後面主導

呂:也不是說我揭露,而是我卸任以後辦了《玉山周報》,我們也有採訪群,是根據很多資料寫出來的。紅衫軍會這樣聲勢浩大,是電子媒體全部聯手起來 24 小時、日夜不斷廣播號召群眾。一個群眾運動,會成功或是聲勢浩大,第一個是 (報導) 一定不能中斷,夜間不中斷。第二就是不斷有人宣傳,因為大家都是看一下,走一段路就走,需要有人新進來,這需要媒體不斷擴充,那時候氣氛就是這樣來的,有人就從很多角度提供資料。

周:為什麼(這本書)我會不斷強力推薦,因為這三本書副總統真的花了很多時間。而且有引經據典,把你的消息來源都講出來。紅衫軍比較完整提到背後幾個人名:謝大寧、張亞中,才想到後來洪秀柱選總統時,謝大寧、張亞中都成為重要幕僚。還有講到 319 槍擊案,給大家做參考。

呂:應該都是有憑據的,因為當時有媒體報導,我一向都有蒐集,就跟你一樣。很多人寫回憶錄是以口述,口述是憑記憶因為時日一久人的記憶難免打折扣(書是) 我親自寫還有一些根據

  • 副總統就是總統的保護傘

周:你也很坦誠的說,當時有些人幾度想要罷免阿扁,又怕你去接班,居然有人叫你辭職

呂:這是事實,我們憲法很弔詭寫說「總統因故不能視事,由副總統接任」,所以如果總統有事立刻倒楣的是副總統。因為總統身邊總有一群人不是討厭(我),只要總統下台,他們就要跟著離開。

周:所以對你有意見的就是阿扁身邊的那些人?

呂:也不是說阿扁的事,美國也是這樣,總統身邊的人…

周:你講到杜魯門總統?

呂:對,因為只要總統得勢他們就得勢,大家會解釋跟我不好,其實沒有衝突,因為知道如果阿扁下來就要跟著下來,所以那群人就會努力的保護…

周:所以你變成箭靶?

呂:是保護傘,所以說副總統是總統的保護傘

周:你說吳樹民打電話請你辭職那段,當時你怎麼回答?

呂:他是透過一位大律師打電話來,他說明天要在向陽的地方辦 (活動),只要公開宣布說我要辭職,就會歡迎我。我覺得不對耶,如果真的要挺扁,只要我挺,全國難奈何阿扁嘛!

周:向陽是支持者為了挺他所辦的一個活動,結果竟然不准你去。你還說主辦人拿七百萬。(呂:那是你講的!)那是裡面寫的!是吳樹民,說他太太說的!

呂:對,黃光芹有公開承認說,他有拿過錢。

周:我看的很仔細。

呂:這證明你看很仔細。

周:這段歷史我們都經過,我是提供給大家幾個關鍵故事,去比對過去的新聞發展。過去 319 槍擊案你有寫過一本專書。過去 8 年,現在三本書你最感慨事情是?或是記憶最深刻的事情是?

呂:凡走過一定留下痕跡,痕跡不要美化。歷史真相只有一個,有了真相,你認識清楚再做評斷,喜歡或不喜歡都是價值觀的問題,事實論定不要偏差。

周:所以你寫這本書不是為了彰顯你有多了不起?目的是什麼?

呂:沒有,我沒什麼了不起。已經走過 8 年發生了重要事情真相需要還原一下。媒體雖然當時很蓬勃發展,但有點像哈哈鏡,大家沒有看到真相,我把它還原真相。

周:在這裡面對於第一家庭涉貪,(前)副總統也不假辭色。你還提到說那時候在坐纜車,阿扁打給你說,我第二天要開記者會。

呂:對,我跟第一家庭沒有什麼來往,我一向公私分的很開。

周:你最近有看過陳水扁嗎?

呂:看的時候都是他單獨。

S__69214260

  •  一步之差,忠臣也可能成為佞臣

周:呂秀蓮(前)副總統在政界非常多年,這一套由國史館出的《非典型副總統呂秀蓮》裡第一本是《政黨輪替》,第二本是《驚濤四年》,第三本是《非典型外交》,在八年當中非常多內幕的故事,呂副總統都用資料作了平鋪直述,沒有掩飾。你認為這本書對當前政府,有什麼參考價值?

呂:第一,避免過去錯誤。小英總統本人很忙,我知道她很愛讀書,但就任後會很忙,如果總統的執筆群有認真讀的話,無心之過就不要再犯。

周:比方?

呂:比方說,總統身邊的人常常是影響總統最多但傷害別人最多

周:你說總統身邊的人小心!那小英總統身邊的人,你認識嗎?

呂:這天下都一樣,總統身邊人第一個效忠的就是總統!可是不要忽略,總統不是皇帝。總統是萬民選出來,總統最大利益不是總統本身利益而是全國人民利益如果看穿這一點可能幕僚思考點就會不一樣。假如思考點只是以總統個人利益優先,就會容易讓總統跟人民之間距離越來越大,這是其中一種。第二就是總統身邊的人,權力也是滿大的,能引見什麼人跟總統見面、也能阻絕什麼人不可以見面。總統生活圈會越來越小,除了作秀時是走馬看花,天下英才能不能接近總統是很重要關鍵

我看國際上,很多(元首)身邊的人,不只是比總統高明不能見總統,有時候比幕僚更有才幹的,也不能讓總統認識太多。因為這樣重要性會遞減,這是很自然現象。因為八年經驗我發現,很多人才覺得不受總統重視,然後怪總統。但是我說,這不是總統責任,這是身邊(幕僚的責任)。

  • 英蓮有瑜亮情節?沒這回事

周:所以呂副總統八年經驗,尤其是扁呂八年真的是風風雨雨,你給小英總統建議就是,第一身邊人權力很大,第二,身邊的人可以阻絕或是引見任何人與總統接觸,其實這很重要。您也提過,您在新書發表會講到,你坐牢 1933 天,然後小英輕輕鬆鬆當選總統,很多人覺得你不懷好意、覺得你講話好酸,你怎麼會講這個話?

呂:他那一句話如果上文不引,突然中間切一段,各評心態解釋就會不一樣,我當然不是惡意,我是講整個台灣民主運動脈絡,在之前 2000 年當選是mission impossible。前人怎麼犧牲才會輪到我們,可是接下去 2016 年,小英的當選是mission possible,大家都認定她會當選,為什麼?前面的人前撲後繼,後來民主穩定出來,我是鋪陳這個歷史脈絡,所以她當選當然很幸運、很輕鬆。

周:所以你不是說小英沒有付出?

呂:我何必去講這些呢?因為媒體喜歡誇大,沒有在現場的人 (就誤會)。

周:你有跟小英解釋這件事情嗎?

呂:也不必,我想她也不會在乎。

周:你為什麼沒有參加 520 就職典禮

呂:兩個原因,我事先跟她的辦公室說,我在思考一個體制問題,我們 2000 年、2004 年就任時,前任(正副總統)沒有出席總統副總統都沒參加如果(我)出席會很奇怪會覺得說不甘寂寞你準備要干政嗎所以會有困擾,到後來剛好我 5 月 8 日帶 77 個人、關心台灣前途的人去瑞士、瑞典、波羅的海,共 12 天跑 5 個國家,上山下海,到瑞典我就突然生病,我完全失聲。而且在杜拜停留 5 小時,泡在機場冷氣房裡,冷的發抖,我趕了回來,結果足足生病 10 天。

周:您沒有去參加,你沒有任何故意不參加。因為你們兩人都是女人,別人會以為你們有女性領導情結。

呂:我出國前就表示過一直在想體制問題,我事前不知道李登輝會參加。如果 2000 年或 2004 年李登輝總統有來參加,我當然會參加,而且阿扁也不會去嘛!我怕出現人家閒言閒語,後來不由自主,就是天意,完全失聲,到現在還沒好。

  • 蔡英文巴拿馬之行不容樂觀

周:我記得在 1 月 16 日到 520 就職之間,有一個關於您的人事任命,說你要去任駐巴拿馬大使,我在媒體上看到,你滿生氣的,這件事情你跟小英有沒有直接聯繫?

呂:這件事情蠻嚴重的,三方面。第一,這不是總統意思,只有總統有決定(權),小英馬上請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打過來,一早她打開報紙一看,嚇了一跳,馬上請祕書長否認,這不是事實,這等於是假傳聖旨。假如是真的話,這是外交,這也要照會駐在國,這很嚴重。蔡主席未就任時我就表示願意親自與她通話,她一直道歉,表示對我造成困擾。我說既然不是總統意思,我要提醒一下,我跟阿扁很多事情不是我倆的事情,是身邊的人,不適當利用政媒關係,惹成很多風波,她說也在嚴正調查當中。

周:有幾個問題,對於巴拿馬之行,蔡英文要去,您有什麼建議,因為你的第三本書說的是非典型外交?第二,馬英九申請去香港,結果引發很大爭議,你對總統府的回應如何?

呂:巴拿馬之行我覺得蔡總統出訪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我們還有維持邦交國。我當然有去過很多次,但是要小心的是,按說邀請蔡總統去不應該邀請習近平先生去。因為(巴拿馬)跟我們還有邦交,我們也沒有任何相關單位抗議,這是馬政府有所失當,當然那時習近平先生不予置聞。現在看起來要去,但提醒早時李登輝總統在巴拿馬運河 100 周年時,李總統很高興說,你(巴拿馬)應該要大量邀請其他各國元首去,我們會給予贊助。但最後是只有李總統出現,其他各國元首都沒有出現,所以後來我當選後去參訪,巴拿馬國會議員相當抱怨,我不希望此事再發生。

周:也不是提醒小英總統?

呂:也不是提醒。這不是小英總統的責任,她接受邀請、她堂堂正正出訪是對的。

周:你是說如果屆時美國總統歐巴馬不去、習近平(先生)不去,全世界重要領袖都沒去。

呂:我目前看到的是,巴拿馬表示有 10 個國家總統口頭答應,書面答應的只有 1 位,可能之間他們在小心應變,其實外交是不斷變化。

周:你要蔡英文總統提防,到時候可能是冷落場面?

呂:不是提防,蔡總統去有正當性,只是國人不要過度期待。習近平先生去的機會應該很少。背後雙方會不會有角逐?有待觀察,各國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當時巴拿馬運河 100 年,大肆慶祝向聯合國大會一樣,但「因為你們的總統來所以其他國不能來」,這是我第一次去巴拿馬時議員向我抱怨的,所以我記憶猶新,不要過度樂觀期待。

S__69214249

  • 如果馬英九這次去了香港,下次就是北京囉?

周:你對於總統府不讓馬英九去香港,基本上你同意嗎?

呂:我覺得處置得滿適當,他們很審慎開過會,6 個單位的意見作成決定。我們可以「人、時、地、事」來討論,因為他是卸任 27 天總統提出申請,而〈國家安全法〉是 2003 年制定,跟李登輝總統無關,不要扯李登輝的例子,那時候沒有這個法。

周:您到現在都不能去香港對不對?

呂:對,卸任以後,在香港、澳門都有邀請我去,北京都不准,可證明香港是全世界奇怪敏感的地方絕對是聽命於北京的地方

周:你剛剛分析「人、時、地、事」,為什麼總統府的決定是適當的?

呂:〈國家安全保護法〉是 2003 年制定實施,所以李登輝不受法律拘束,不用談李登輝,所以接下來這個總統是陳水扁,他離開總統府 20 分鐘就被限制出境,阿扁沒有適用餘地。馬英九(前)總統是第一位適用,如果馬英九對這個法有問題,他任內大可以修改,所以我覺得馬總統必須遵守這個法律,經過 8 年你沒有講任何一句話。

〈國家安全保護法〉規定國家機密必須被守護,總統才卸任 27 天,重要國家機密都在他腦子裡,就人而言一點都不冤枉。另外只有卸任 27 天,也符合三年之內的規定,最重要的是很短時間,這不到 15-20 天,在施行細則裡你起碼要 20 天,你只有 14 天。總統府的回應是,我們也不清楚你到底掌握多少機密?我們也沒有時間跟香港商量如何保護你的人身安全,我覺得法理性都兼顧。

第三點就是地,如果他申請的是美國或是東京,我想核准可能性非常大,但重點因為是在香港。過去我的經驗是卸任這麼久了,好幾次香港、澳門民間邀請我都不被准許,其實 (因素) 是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尚界唯一對台灣充滿敵意而且要併吞台灣的國家如果這次讓你去香港是否很快地就說下次要到北京去?這是「地」很重要,不要解釋說限制他出國,我覺得這樣會擴張解釋太多。重點是他要闡述什麼?

很清楚他要闡揚他的兩岸政策,這個兩岸政策依然講 92 共識、一中同表甚至是一中同表。那對於得到最新民意支持當選的蔡英文政府,形成很大挑戰,但這點但不是最重大考量,因為准許用視訊會議,所以馬總統想講什麼話,在台灣就可以講。就是人、時、地的問題。加上審議程序很客觀請了 6 個相關單位意見,經過 2 次會議,蔡總統才拍板定案,這件事應該給予肯定。

周:馬英九問了三個問題:合理嗎?必要嗎?公平嗎?你剛剛都做出解釋。

呂:未來只要他多一點時間申請、只要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之內,我相信都會准,這點心知肚明。

周:有人說這是妨礙藍綠和解、說蔡英文總統是小鼻子小眼睛。

呂:這是罵人的話很多,比較有趣的是,阿扁跟阿馬有點相生相剋,我第一時間認定蔡總統不會准許馬英九公開演講不准他出國,果然料定也算是兩邊平衡,這應該也符合藍綠和諧

周:所以就這件事是滿意的?

呂:比起 WHA 去日內瓦不敢講台灣,而自稱兩千三百萬 Chinese Taipei 的人民,這個太離譜。我覺得不能怪新政府,整個團隊在設計時外交部應該很有經驗,所以外交部應該要負點責任。新政府、新團員要一起檢討。2758 號決議其實在 2007 年經過一番努力,我在背後下了很多工夫,有引起美國注意,促請美國邀請包括讓日本、德國六大國家,逼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公開認錯,以後不再引用 2758 號決議決定台灣。

周:最後一個問題,請問你會建議小英總統特赦阿扁?

呂:我覺得特赦這件事情要兼顧法、理、情,應該要審慎考慮、也應該做個明確(決定),我想她能夠處理好馬總統的事情,扁的事情她也會處理得很好。

  • 【記者聯訪】

記:如果質疑馬前總統要洩密,他在台灣就有可能洩密呀!

呂:那是一回事,因為國家安全法明確規定,擁有國家安全秘密最多、第一人就是馬前總統,2003 年就制定,他任期之內你自己可以修改,你不修改你抗爭這法,除非你透過立法院把法廢掉。如果對總統,都不遵守這個法,那還能拘束什麼?

記:有些閣員發言失當,您作為前副總統,你怎麼看這些表現?

呂:人難免會犯錯只是大錯小錯的問題。我們看這些內閣閣員,有一部分在 2000 年有執政過,但基本上當時執政多少犯過問題。有些是地方政府,有些地方行政策職務,他們沒有掌握全國局勢,有點失言,再給他們時間

記:您對我們的邦交關係樂觀嗎?

呂:我很早就覺得要小心,競選期間我有跟蔡主席提醒過,現在她當選了。(我認為)要先鞏固兩個國家,我注意到520 就職典禮中美洲外交重鎮沒有一個國家是總統親自參加,我確實有點納悶。巴拿馬是總統夫人來,尼加拉瓜是副總統,巴拉圭是在南美。如果這次蔡總統這次(巴拿馬之行)能橫掃整個中美洲邦交國,可能效果會更好。

記:您曾經用「深宮怨婦」形容副總統這個職位,您現在對陳副總統有什麼樣的建議嗎?

呂:應該是媒體對我惡意污辱,怎麼可能是我自己形容自己呢?你們歷史沒有讀吧?不要把別人指責的話蓋在我的頭上,回去看看我那(幾)本書。重點是,我們要給副總統一個相當的尊重,以他的專才,要做什麼樣的專才。千萬不要相信副總統是沒有聲音的,副總統要做什麼事情,是總統授權給他。我那厚厚的 50 幾萬字的書籍,有 20 幾萬字是在記錄我做的多少工程、我做了多少事情。很多人看了我做的多少事情,應該會很感動。紅衫軍事件為什麼會突然收山?因為背後我打電話給 AIT,我請 AIT 理事主席出來並跟他解釋,告訴他台灣的法律跟美國不一樣,所以幾個小時候真的就改變了。副總統做很多事,不需要外面知道,但我書上都寫出來。

(本訪談由 Coco’s Channel 蔻蔻頻道授權刊載,圖片由台北之音提供,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