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783-815x543

整理 / 江懷哲

面對蔡英文就職帶來的兩岸新局,5 月 21 日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與貌似實驗室聯合主辦「從海峽到海洋:兩岸還能維持現狀嗎?」對談活動,邀請著名作家范疇蒞臨分享他對兩岸關係的洞見。范疇連續創業於美國、新加坡、台灣、中國達 30 年,實務經驗外並對於兩岸關係擁有獨到觀察,自稱用「火星人眼光」看兩岸。
在范疇簡單引言後,隨即由范先生搭配兩位青年對談人-輔仁大學法研所的陸生胡冰及台灣大學政研所邱丞正,暢談「兩岸關係」、「轉型正義」、「中國民主化」三個主題。演講過程中,台上台下互動熱烈,講者及與談人也分享自身見解。

  • 兩岸關係應該還能維持現狀

在討論第一議題「兩岸關係」時,范疇開門見山地表示蔡英文於就職演說中避開語言學符號,但恐仍難以避免中國方面的動作,更可能使台灣方面兩岸論述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統綱領等更傾向統一的基礎。相對於范疇對現狀只能維持半年到一年的斷言,兩位與談人態度皆保守許多,認為需先界定「現狀」為何。

面對兩岸關係,范疇同時強調「能不能維持現狀,其實沒台灣人的事」,強調中美全球競逐局勢下台灣缺乏主動機會的現實。范疇反覆強調,面對區域霸權競逐台灣只會是雙邊的棋子,「台灣中性化」也許會是兩岸甚至亞太局勢的一個可行出路。胡冰對此則提出可以不只台灣中性化,其他部分島鏈也一起中性化的島鏈聯邦和平共和國的延伸概念。

范疇認為今日台灣陷入一種「自縮、自憐、自戀」的狀態,陷於民粹或鄉土的束縛,使得不管誰當總統台灣皆只能和他人玩「剪刀、石頭、布」的零和遊戲。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與兩岸經濟互賴加強下,雙方已經有「血肉相連」的事實。范疇認為中國經濟並無「崩潰」的問題,因為這是市場經濟、來自西方的概念,中國對自身經濟資源的控制並無問題,縱使中國經濟進入大整頓也不會影響普通百姓生活,但可能會動搖金融機構運作;范疇強調,「人民幣決定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則決定中國政治」。

與談人胡冰與范疇抱持相近觀點,認為近來許多強調中國經濟崩潰論的基礎都來自於體量過小或片段現象的解讀;邱丞正則表示中國經濟的挑戰在於製造業的轉型問題,范疇亦對此意見表達同意,並重申台灣銀行業對於中國經濟暴險部位相當高,中國經濟垮掉後第一個影響的會是香港與台灣。現場亦有聽眾分享個人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崩潰可能引發官方導引民族主義力量往台灣,反而對台灣不好。

洞見作者在前年參與美國一場辯論當中,詳細討論了中國經濟崩潰的各種可能性,並探討中國經濟中地方利益盤根錯節的關係。

DSC_5777-815x543

  • 每個人對轉型正義理解不同

進入到第二議題「轉型正義」,現場觀眾討論熱烈;有聽眾認為轉型正義是「文革」、「政治清洗」並支持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轉型正義能創造 GDP 嗎?」之言,同時亦有聽眾爬梳轉型正義基本意涵,認為這對台灣能否一起走下去是重要的工作,並問「我們對經濟的想像是甚麼?」只要有錢,就會是幸福的嗎?聽完聽眾踴躍的發言分享,范疇表示台灣必須將國際上轉型正義的定義釐清清楚,台灣將自己看得太大,總有日本人、國民黨帶來的「大國意識,現場談及的轉型正義國家皆是在較大國家進行,恐怕需要有此等規模才能負擔

范疇贊同將檔案公開的目標,並支持歷史學家投入相關研究工作,然同時表示我們必須釐清今日要做的是司法層面的「轉變中的正義 (Justice in transition)」還是轉型正義中的正義面向 (Transitional Justice)」?這恐須回到探討國際上轉型正義的相關定義來釐清。與談人邱丞正認為,現階段全球多國皆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工作,並從西班牙到德國各式不同實踐,轉型正義事關我們要以怎樣的面貌共同走下去,是台灣人民應當各層級一起來做的事情;這是邁向正常化國家很重要的一步。

邱丞正同時也同意,轉型正義並非一定要由政府來執行。另外如果考慮到國家大小的因素,那與台灣相似的愛沙尼亞是一個可以參考的範例。胡冰則表示,台灣的轉型正義不一定要照民進黨模式,而對原住民的轉型正義也應當進行。他表示,如果同理漢人移民侵害原住民的這段歷史,就應和原住民站在一起

DSC_5883-815x543

  • 中國民主化難判定

在最終的議題「中國民主化」,范疇表示台灣對民主的想像過於狹隘,停留在「一人一票」的想像;他認為中國應邁向「真正的一黨專政」,參考新加坡模式,透過黨內民主程序選舉出執政者,並在縣級以下舉行地方選舉。中國改革不會是一兩年的事情,至少需 20 年。范疇同時表示,他贊成中國走向「邦聯制」,但它依然會是一黨專政的。現場聽眾有人分享俄羅斯民主化之路的挑戰,表示從俄國對烏克蘭、克里米亞的進襲來看,中國民主化對台灣可能是有弊的

隨著活動邁入尾聲,講者及與談人也發表簡短的結語評論,替這場對談畫下句點。范疇再度強調「台灣未來沒台灣的事」,並贊同人人將轉型正義當作自己的事,因為這就是對台灣最好的保護,這樣北京看到就會害怕的。胡冰認為在前日蔡英文就職演說中有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中華民國憲法,他自己打個及格的分數。胡冰表示台灣具有較完整的公民社會,而同馬基維利說的「你要滅一個君主國是容易的,要滅一個共和國是難的」,要用武力征服是困難的。他並贊成范老師所說民主中共產黨仍能長期執政,並強調「存在即有道理」,不要將共產黨格式化、片面化,這樣才能對中國更客觀、全面的認識

DSC_5877-815x543

邱丞正則分享自身參觀德國集中營紀念館的故事,那時遇到的一位解說員就是過去集中營的納粹管理員。邱丞正問在場的觀眾:「我們每個人有沒有做自己的轉型正義?我們每個人有沒有雅量接受不同的意見?」當一個國家所有人都可以面對自己,就會有共同意識,這樣中國打過來又如何?他無法控制所有人都有自由意識的國家。邱丞正表示,我們應當幫助每個人擁有自由意識,包含對岸的人。

洞見與貌似舉辦這場活動的意義在於將不同世代、背景、年齡的人聚在一起創造一個更有深度的討論空間。期許透過這次的對談活動讓大家對台灣的未來和現狀有更多的思考。

(本文由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授權轉載,原文標題:會後記錄 – 從海峽到海洋:兩岸還能維持現狀嗎?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中時電子報


延伸閱讀:

【看破中國恐嚇手法】日本焦慮、美國抵抗是東亞局勢中,讓台灣不被統一的關鍵

【520 倒數】台灣人逃的了國民黨政府的五指山,卻逃不了兩大國夾殺的世界局勢

【520 後看兩岸】蔡英文上台後,為何中共恐嚇的「地動山搖」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