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JvA9wtJpI[/youtube]
BO 導讀: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一直是台灣從 318 學運以來的主旋律,而蔡英文選前也提出了新南向政策做為回應。然而,過去的南向政策是個失敗的政策,新版的南向政策又該如何推行?今天蔻蔻早餐邀請到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請他來說明未來新南向政策將會怎麼運作。以下是採訪逐字稿:
採訪整理/王孟琦|採訪校正/陳秋如
- 南向佈局東協,不代表放棄中國市場
周: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曾任外交部長,新南向辦公室設在總統府,是一個向總統負責的平台。主任要證明給大家看,辦公室不是黑機關,但新南向辦公室成立後,立刻被很多人質疑,例如:520 前,反對黨中不管是總統府馬英九的發言人、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或是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都是唱衰。沒想到 520 之後你們還很鐵齒的非成立辦公室不可。
黃:我倒不覺得認為他們是唱衰,是說他們過去也有做。
周:過去他們做活路外交,前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還拿出數據說,執政做了 8 年,對東南亞出口增加 5%。最新的是 5 月 25 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說新南向政策不易成功。理由是,他跟工商團體聯誼會秘書長會面時說:第一,台灣目前出口到大陸的出口金額很大,很難找到像大陸一樣大的替代市場。第二,依一般市場原則與企業家的想法,出口是越多越好,怎麼放棄已經經營已久的大陸市場?發言人說我們過去有南向政策,但失敗殷鑒不遠。黃主任面對四面八方訊息都很有挑戰
黃:很謝謝今天有這個機會可以回應。有關張志軍主任對新南向政策的批評,我們在規劃時不是要調整兩岸經貿關係。我講過很多次,每個主要國家都在東協積極佈局,嚴格講,中國佈局啟動比我們早,他們的力道比我們強勁不知道幾百倍。這不是為了減低大陸貿易重要性而發展新南向。像中國未來推動十三五計畫裡的政策目標,例如:美麗中國、數位中國、健康中國,這些對台灣業者也會有很多機會,我們都要積極爭取。
周:所以你要強調,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不是擔心不承認九二共識之後大陸市場要取消而去推動的?
黃:不是,你看全世界重要國家,例如:美國、日本、中國大陸、歐盟、韓國都在東協積極佈局,不管是基礎建設、或是企業佈局都如火如荼,看到這個趨勢當然也要趕快到東協與印度佈局。
周:好,第二依一般市場原則與企業家的想法,出口是越多越好,怎麼放棄已經經營已久的大陸市場?所以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不是放棄大陸市場?
黃:不是呀,像中國大陸未來推動十三五計畫裡的數位中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有很多機會台商都是可以切入的。
- 非關政治,新南向政策就只是產業政策
周:東南亞國家幾乎跟我們沒有跟我們有正式邦交,如果我們跟大陸關係好或壞會不會影響?
黃:新南向政策是產業政策,強調是人才交流與培訓。新南向政策是以人為核心的台灣對外經濟新戰略,談的是產業合作、投資、貿易、觀光、職業訓練、人才訓練,是軟性產業政策。跟在東協國家有沒有外交關係,倒不是必然關係。
周:中國若施壓東南亞,會不會影響新南向政策推動?
黃:新南向政策基本上是產業政策,從台灣經濟發展需求而推動。本身沒有戰略或是外交、政治上意涵。
周:大家會相信嗎?
黃:如果仔細去看,從人才交流與培訓、觀光、雙邊投資、幫我們在東協的業者台商佈局,變成我們內需市場,從頭到尾就是產業政策。
周:你當過外交部部長與總統府副秘書長,你覺得為什麼張志軍跟國台辦會唱衰我們新南向政策?
黃:我覺得它有政治立場考量,張志軍主任講的是政治語言,我講的是產業語言。我希望外界不要誤解我們的政策。
周:25 號張志軍跟國台辦發言人對新南向政策辦發表不是很友善的評論,你們之後有跟蔡總統討論嗎?
黃:沒有特別針對這件事,我們沒有要替代中國大陸市場,那是不可能的,而是全世界都在佈局。
周:不過跟他 (大陸) 好一點新南向政策會不會比較容易?因為按馬英九 (前) 總統活路外交的思維,認為跟中國保持比較友善、互信,在九二共識帽子下比較容易發展與別國關係,跟中國好一點容易實踐是不是有必然關係?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是在三樓,這是新增加的辦公室,三樓總統辦公室也在那裡?
黃:大概是因為是空間規劃,沒有特別考量。
- 黃志芳:新南向辦公室主任是我公職生涯裡最美好的工作
周:新南向辦共識的重點是你到底有沒有子彈?有沒有資源?其他部會會聽你的嗎? 還有行政院內閣都在拼業績!閣揆不是你長官?你也太特權了吧!
黃:不要用長官與部署關係。
周:你要跟閣揆報告?
黃:當然要跟行政院協調。
周:要不要與經濟部協調?可以直接協調嗎?還是要透過行政院?
黃:事務性工作可以直接協調。
周:經濟部長不理你怎辦?
黃:不會啦,我們團隊很有默契!
周:黃志芳主任當過外交部部長,這個職缺算是秘書,比起以前當副秘書長還要低,會不會很委屈?
黃:當然還要低呀,但不會覺得委屈。我覺得這是我公職生涯裡,最美好的工作。
周:你做過外交部部長,陸委會聯絡處、跟蔡總統是同事,調到阿扁團隊任總統府發言人、總統府副秘書長、外交部部長。離職時是幾職等?(黃:特任官。) 你以前是副秘書長,做的位置比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昕職位低?
黃:蔻蔻姐,我走過人生這些階段,我不在意頭銜、position 問題。
周:他因為上次巴紐案、建交問題,最後證明黃志芳無罪,錢差不多追回來。已經追回?(黃:大部分。) 有好幾次你去調查局,你太太在家裡則胃痛,多少次你計算過嗎?
黃:記不得多少次,不想再回想那段時間經歷。
周:從副祕書長降為秘書,再進總統府,有沒有很奇怪感覺?
黃:沒有呀,滿快樂的。我覺得這是我公職生涯裡,最美好的工作。
周:卸職之後你有訴訟案件,找工作是碰壁的。你卸任後到一家私人公司,據說也是跟東南亞有關?
黃:對,主要市場是東南亞。. 在那之前我還有一份人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失業」,相當一段時間,一個人只有在找不到工作時,才會把人生徹底歸零,重新思索、探索人生。
- 跳脫官僚組織,新南向辦公室要當政府新創事業
周:你是阿扁時代要員,最後關頭是核心要員,而八年後又回來,蔡英文總統說「不可以再出現上一次的執政黨、民進黨」520 那天踏進總統府你沒掉眼淚嗎?
黃:不會,應該說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周:總統府裡,應該有很多舊同事吧?
黃:對,很多同事看到我很高興,他們還是習慣叫我副秘、副秘,回來了。
周:所以新南向辦公室任務編組是秘書編組,下面有好幾位工作人員,這平台要跟很多部會聯繫。但按照官場體制可能很多部長應該不會理你?
黃:我們要協調的部會滿多的,但請大家不要把我這個辦公室當成官衙門,建議大家把我們看成政府新創事業 startup business,政府帶頭創新,有政策目標帶大家往前走。
周:第一個業績是什麼?
黃:我們是服務平台,想像成「物聯網 (IOT)」,連結政府相關各部會。像是教育、科技、外交、經貿。
周:520 之前曾經訪問過黃志芳主任,當時是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的國際部主任,有傳言說你會做印尼代表,結果最後是新南向辦公室主任,聽說你現在越南話講得不錯?
黃:有上過半年課,現在還是會每天上網學一句話
- 不輸中國,台灣的軟實力將是我們的優勢
周:很多人不看好,前奧地利駐台代表解聰文先生寫一封信給蔡英文,建議要放棄東南亞才能重返榮耀,有注意到這篇文章嗎?
黃:這文章提議的其實是兩回事,新南向是對外的新戰略,而改善投資環境又是另外一個領域,這也是新政府要積極處理的問題,不是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就不能南向,若照此邏輯,日本是否也要停止南向政策?美國總統歐巴馬三天前去越南簽訂許多合作計畫,那美國是不是要停止?才能提振國內經濟?這兩個都該做。
周:國民黨立委林麗嬋她是新住民來自柬埔寨,她提出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要考慮一中原則,她講的與國台辦有暗示、相呼應,她說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在政治上受到很大的一中原則牽絆。因為你們才成立一周,很難預期牽絆,你有預計到嗎?提到歐巴馬去越南訪問,這是重返亞洲的具體行動,顯示新南向政策很有遠見,事前有跟美國討論嗎?
黃:沒有,大家都在做。中國大陸做的比我們早、力道比我們強,他們的一帶一路、十三五計畫、亞投行、湄公河流域計畫、中南半島高鐵佈建計畫。
周:從國台辦、國民黨立委、新北市市長朱立倫都說,政治上跟中國和解,中國開綠燈,台灣這個小地方才能到東南亞包括印度開闢出的良好成果。
黃:維持兩岸關係一直都是蔡總統努力目標。
周:你覺得這七天來兩岸關係還好吧?你做過陸委會!還好?
黃:兩岸之間內部要沉澱,我不悲觀,但好的兩岸關係,對於台灣其他層面一定會有幫助。新南向是很單純產業政策,我們和中國大陸在東協、印度的優勢不一樣,中國有很多大型建設例如:一帶一路、亞投行,台灣在東協與南亞優勢,我們有很強的農業技術、水產養殖、造船、活力旺盛的中小企業、技職教育,再加上資通訊(之前我在 ICT 產業服務一段時間)這都是我們的優勢,這優勢在大陸並不衝突,台灣可以在不同層面,共同幫助東南亞繁榮。
周:所以大陸是重大建設,我們是軟體?
黃:我們是軟實力,在教育、資通訊產業、精緻農業、水產養殖等,我們有優勢,這也是東南亞國家很歡迎我們去發展。
周:蔡英文在就職演說提到 RCEP,這是政府整體政策,在這個目標新南向辦公室扮演的角色?
黃:我們是產業政策導向,RCEP 這是國家整體對外經貿戰略談判一環,行政院有政務委員專門處理國家對外包括 TPP 包括 RECP 跟 FTA,是施俊吉政委。當然產業政策會回到經貿談判策略,產業政策會扮演關鍵角色,我們處理產業觀光、特別是人才交流培訓是雙向的。
- 以人為核心,新南向政策目標把東協變成台灣內需市場延伸
周:做這個位置要有兵與子彈?如果有人不理你怎辦?如果別的部會接電話結果他們說好,但八天後都不理你,你該怎麼辦?新南向辦公室就變成小冰庫了。
黃:不會啦,第一,這是總統重大政見。從競選期間,很多部會首長以前也是智庫與同事,我們的協調絕對不成問題,也不需要跟總統告狀,服務平台就是連結政府企業界、國外駐台機構,共同找出最有效、可行的方式。
周:現在勞動部、交通部、環保署、經濟部、國發會、金管會、財政部,都推出英全政府提出目標作業與具體計畫,但很多國內人不知道新南向辦公室在作什麼,會不會變成一個無形平台被壓擠掉?第一個目標是什麼?安排總統出訪或安排其他國家元首來訪以利大家看到新組織?
黃:第一個要協調是擴大開放對東南亞中產階級觀光客來台措施,最短時間內 (周:簽證開放?) 對,並盡快做出決定與檢討。舉例:日本過去幾年開放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免簽,像菲律賓也有 5 年多簽證。
周:但我們好像跟外勞、新移民關係比較密切?
黃:是,但你不能因上述原因,而把消費力非常強大、將中產、富有階級的觀光客阻擋在外。很多印尼朋友說,如果週末想去 shopping,會想要到新加坡與香港,因為兩地免簽,到台灣簽證卻很麻煩。
周:但這也是雙向的呀,他們也要對我們免簽!
黃:東南亞國家中像印尼、柬埔寨對我們開放落地簽,新加坡當然則是免簽,希望能盡快處理簽證問題。第二,強調新南向以人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戰略,希望未來五年跟東南亞建立新夥伴關係,培養有足夠人才。要盤點各單位、公私立學校獎學金、包括中科院 200 個國際優秀研究生來台短期研究,教育部跟外交部有台灣獎學金、各個公私立大學有獎學金。希望擴大規模,未來 3 年、5 年可以培養多少人才,這些人才成為我們跟東協南亞國家最好橋樑與企業良好人才,幫助企業界開拓東南亞市場,希望讓東協變成台灣內需市場延伸。
周:各國家有背景,例如柬埔寨、泰國、印尼,新加坡很成熟,這些國家都有自己不同文化與背景,而且都小小的,不是一個整體政策可以做得到,一個小小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可以做得到嗎?
黃:當然做不到,所以我們是服務協調平臺,大家把我們想像成 IOT 平台,本來利用手工做 12 分鐘,經過 IOT 後可能 2 分鐘做出來。
周:新南向被國台辦唱衰後,恐怕需要多努力。而新南向裡最大市場是印度,蔡英文有去訪問過,印度市場特別,新任總理也是很開明,他來過台灣。很謝謝黃志芳主任願意跟我們敞開心胸談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因為我的朋友裡面有一半的人唱衰這件事,即使在台灣也是如此。
- 人災如天災,未來將有危機管控中心
周: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有人看好也有人不看好,當時越南發生平陽暴動,台灣政府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其實原本是反中結果反台商。要怎麼避免類似事情發生?因為在東南亞面對這種事情,辦公室可能要備受檢驗。
黃:雷達 24 小時開機,可能狀況發生前要提出預警。我們要協調政府相關單位成立危機管控機制、(保護東南亞的) 台商安全與僑民安全。前陣子越南台塑河靜鋼 (鐵) 廠排放污水,引起當地民眾抗議,很快的在網路上蔓延,聲勢有點蠢蠢欲動。碰到這種情況,應該就要馬上啟動危機溝通與機關控制。兩年前平陽暴動問題是,我們國內缺少像颱風會開設的災防中心,讓相關主管會進駐。以後 (發生這種事情)第一時間要有危機管控中心,因為網路很發達。
周:新南向辦公室有個目標,將來東南亞國家假如有發生台商與僑胞危機問題,要有風險控管,你們要協調各部會,現在還沒成立 (中心)?
黃:還沒,我們上班還不到一禮拜。
周:印度莫迪總理來過台灣,蔡英文主席去印度訪問,據說收穫豐碩。請問印度是下一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重要目標?
黃:當然,其實印度是全世界主要國家重視的,現在日本、韓國、美國、歐洲重視。莫迪總理當選後,他的口號是「made in India, digital in India、green in India」,這對業界是很好切入機會,但要怎麼開發印度市場?確實印度市場難度很高,市場進入門檻高,因為印度有 20 幾個省、不同風俗習慣與法律、規定跟語言很不同。
(本訪談由 Coco’s Channel 蔻蔻頻道授權刊載,圖片由台北之音提供,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中國人別再恐嚇沒陸客了】下一步,台灣最該經營的是東南亞觀光市場
【想國際化就別再忽視東南亞】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要的人才,其實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