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OgTQ7KNz0[/youtube]

BO 導讀:馬英九政權即將劃下句點,而張善政內閣也在昨天總辭。做為馬英九任內 CP 值最高的院長,張善政對蔡英文政府有什麼樣的建議呢?特別是他說了「轉型正義不能產生 GDP」之後引起軒然大波。蔻蔻早餐今天便請張善政院長來談談他那句話究竟想說的是什麼?而這三個月院長的奇幻之旅他又有什麼心得?以下是訪談逐字稿:

周:台灣政治在下星期五的今天就會政權交替,你是創下任期時間最短,但人氣最高,但你會有點捨不得嗎?

張:不會耶,我很期待下禮拜五,趕快把印信交給林全院長,昨天總辭我高興一半,520 後我會百分百高興。

  • 不是不能碰轉型正義,而是先拚經濟給民眾信心

周:卸任後民進黨對您抨擊很多,你跟民進黨的良好關係,怎麼在 10 天後轉變這麼多,你還說轉型正義能夠產生 GDP 嗎,這讓一些人不開心?有人說你缺乏文化素養。

張:我是缺乏政治意識,我覺得現在是止癒療傷經濟轉型,讓人民對民進黨有信心,再做轉型正義民眾會比較能接受。一開始我說轉型正義是沒有生產力,他說民進黨能兼顧轉型正義與經濟正義,我真的為他拍拍手,但民進黨發言人說不敢恭維我不太懂,現在台灣經濟情況很危急,你們有體會到嗎?有人罵我我接受,但請大家知道我的用意。GDP 不是轉型正義,現在經濟情況要一起解決。

周:現在經濟情況爛,不是你們造成?

張:我不會為國民黨政府 8 年擺脫責任,有人說課綱你們有生產力嗎?我沒有要卸除什麼,身為即將成為一般民眾的人來看,我的出發點是沒有藍綠。在這裡呼籲,我希望藍的民眾,不要一味指責民進黨政府,支持綠的民眾對民進黨政府太大壓力,對於轉型正義的了解,我希望止癒療傷,能循序漸進慢慢做不要出現很多民進黨朋友討厭的字言:「復仇」印象。萬一過兩年經濟不好,轉型正義做了,會給民眾什麼樣的感覺?

我強調,我自認沒有偏藍綠,報紙寫說 2000 年我投阿扁,2004 年我覺得他怪怪的。但卸任後,我會以民眾角度,希望民進黨能把社會、經濟搞好。不會因為我在國民黨任內被他們罵過,我不會罵回去,被罵心裡確實是很不爽,但罵回去沒有意義,但冤冤相報何時了?

周:不認為轉型正義是復仇,又用量化 GDP,可以澄清?需要道歉嗎?轉型正義有受難者。

張:228 後,我參加儀式,現場碰到花蓮鳳林張家後代並致意,我很好奇也無法理解,這麼好的張七郎醫生。事實上,我在 228 後沒多久我親自去他的墓前鞠躬致意,也到他家坐一下,並跟他後代致意。

我也表達我的感覺並說我以前不懂,但現在我很難過,過去,對優秀的知識份子醫生做這種事做出不人道事情,若有直接受害者,能彌補就彌補。但立法院會被套上「追殺」的名字。

而且,你看法案從 1949 年以後,這下手很重。我強調我對細節不了解,但直覺上你會覺得對這太遠,也許是對的,但一般民眾會不了解。我再重述一次,止癒療傷,趕快把產業經濟搞好,回復信心,轉型正義才比較有用。如果現在要做,也要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做,邊做邊教育民眾。絕對不是說不能碰轉型正義

IMG_1534

  •  2004 年對陳水扁失望,2016 年對蔡英文不樂觀

周:2004 年你要你兒子移民,你兒子真的移民嗎?

張:2004 年我對陳水扁是失望的,投票時,還有發生兩顆子彈的事情。對此我認錯,但請體諒我,我以一般民眾的狀態,我覺得我沒有力量可以改變現狀,那種感覺很無力。而且我兒子那時候很小,出國還很遠。

他現在要申請出國念書 (周:糟了),對呀,糟了,以父母身分我希望他回來。他現在 20 幾歲,是我唯一兒子,我在行政院兒童網站上寫著把他當成寵物,20 幾歲第一次離開,我希望他讀書完就快快回來,但他要讀博士、碩士,一去可能好幾年,不過前後沒有必然關係

周:有朋友說蔡英文接任後會移民?

張:沒有那麼極端,但有說蔡英文接任後不樂觀。

周:股市一直跌,是不是跟新政府陰謀有關?

張:我們的陽謀就是有退出國安基金,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周:你覺得自己有改變嗎?

張:我還來不及變壞,三個月是很好經驗,但經驗學到了。

周:有人叫你做嗎?有跟蔡主席見面嗎?

張:那不叫見面,就是在台南追思會握個手。

  • 我本來不分藍綠,是民進黨超脫事實讓我反感

周:有人說你是正藍?你要不要承認?

張:我承認對民進黨有反感,這是來源自於立法院質詢,因為有些人的質詢是意識導向。我父親外省人,母親本省人,父親是大陸淪陷民國 37 年前來台灣,他是天津人,母親台南人,他們在中國石油高雄煉油廠認識結婚。父親是國民黨的士林黨員,教官問我要不要,我回家問我父親,他說沒有必要你好好讀書,所以我到現在都沒有入黨。

不過 2000 年我投給阿扁,因為那時國民黨不值得我投票。我在任職高速電腦中心,我負責一套要價好幾億的超級電腦。有國民黨立委給我施壓,所以我對國民黨有反感。我想講的是,我的出發點是一張白紙。我在宏碁十年,從 2007 年到 2008 年我做了很多政府專案,尤其是資訊安全,當時的對話窗口是要接國安會秘書長的陳俊霖,那時候的資訊安全他們都很認真執行,所以我對他們很肯定,因為是他把資安拉拔起來,非常有貢獻。

但在最後我開始對部分民進黨不喜歡的感覺,因為 (他們)很超脫事實,所以感覺負面。我還是有話直說,像準經濟部長李世光是好人選,我對他能力有信心,如果沒有太多政治干預會做的好。準衛福部長林奏延原本是次長,當時跟我配合處理登革熱很盡職,是很好衛服部人選。

  • 內閣又老又藍,全因兩黨沒有培養年輕人

周:你不會覺得新內閣又老又藍?

張:我覺得是國民黨沒有好好培養,劉兆玄當時的內閣年齡也是偏高,2000 年到 2008 年也沒有培養年輕一代,但這不是林全內閣的問題,是因為民進黨沒有培養年輕人。另外,賀陳旦過去八年沒有接觸實務,那時我說,工程有該領域的專業,他八年沒有接觸專業,工程技術進步如此,務必要讓長官知道,我希望將來交通部與公路總局能一起協助賀陳旦。就像轉型正義是中立,一開始不是對民進黨這麼負面。但他們對我救災肯定,我很感謝。例如登革熱發生時,台南跟高雄最嚴重,有人說你就讓他去死看好戲,但你看我,我做事時一定會協助他們。

周:有最氣的立委?是男是女?時代力量?

張:都有,不過時代力量對我很客氣,我的那些名言,例如:屏東的蘇震清在那邊沒事做,我不是說 520 後你大可以發揮;或是鄭麗君要我撤告佔領立法院的學生,我不想碰。但我猜林全會撤告,那是他的權限,我不會講話。我這種不愉快感覺是不會針對民進黨。昨天我與台中建設交流,我就問請林全核定不好嗎? 你看,台中交流道還有捷運都是我批的,我有說因為是綠的縣市我就阻擋嗎?不會的。

  • 張善政:新任中研院院長任命還請先取得蔡英文默許

周:馬英九總統在蘋果日報的言論,你認為,總統可以任命中研院院長嗎?

張:我覺得 520 前,無論是總統還是誰,在法律上可以做但在社會認知上要妥協。例如:你要徵詢蔡英文,她願不願意又是一回事,但要讓社會觀感接受也要做。但要對交接對口、取得蔡準總統的默許。NCC 委員我請林全提名,是我主動的。

周:NCC 委員 7 月才到期,你其實不用這麼做。

張:原本我們自己有名單,但我退回來,要林全提。

周:那你要不要勸告馬英九總統?這可能會引發政治鬥爭!

張:他有說要跟蔡英文準總統共商,什麼樣的形式我不確定,但他出發點有講清楚,要與蔡準總統商量。(周:你有建議嗎?) 我沒有建議,他只有聽我的看法。我覺得這個很好,這是應該的。

周:徵詢完不接受怎麼辦?

張:我想既然徵詢,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周:您知道中央研究院院長人事最近在大鬥爭?我聽說有法統、本土外省之爭。

張:這些消息,我都從報紙得知,你知道的比我多。(周:你認識這些候選人嗎?) 這些人我都不認識,除了郭位有跟他開過一次會,我也參加,另外兩位都沒有接觸。

周:翁啟惠院長認識他嗎?

張:事發後王金平有請生技業吃飯,有碰面他 (翁啟惠) 也有說會解釋,那是在事發第一次。

周:以後沒有見過?

張:以後沒有。IMG_1506

  • 張善政 4 年行政院經歷換一個勳章,王金平 20 年立委什麼都沒有,公平嗎?

周:為什麼你當了三個月或是幾年就有勳章?王金平當了 20 年都沒有,這樣公平嗎?這是馬英九與王金平恩怨?

張:我要先更正一下,NCC 委員問題是我們討論後,由林全來提。好回到授勳,不是三個月是四年。授勳是總統職權,他有要我提行政院體系的名單,行政院只能提行政院體系。

周:你常常跟馬英九面對面吃飯,在蘋果日報也講,他覺得他做很好,你覺得他恨王金平嗎?

張:我跟他比較少談到,但沒有談到王金平的問題。回想起來,幾乎沒有。

周:你會為他 (王金平) 打抱不平嗎?

張:我對他們的關係我真的不清楚,王金平從我從事科技政委時,他很幫忙。

  • 中國 523 如何出手,便知未來四年如何

周:蔡英文上台後,同屬一中、一個中國原則你覺得她會講嗎?

張:我覺得她不會講,(周:你怎麼可以這麼確定?) 這不是情資。就像蘋果日報說我奉勸馬總統不要干涉,而且你不可能改變意識形態,這在國際舞台上與兩岸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他們要考慮清楚。

周:她在選前就沒有提,就會問說為什麼我們要講國民黨黨綱?

張:是呀,所以我才說讓她自己處理,她獲得多數投票,所以她不可能改。

周:您覺得,如果 520 她 (蔡英文) 不講九二共識,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嗎?

張:看她講什麼地步,對岸一定會越縮越緊,很明顯陸客也越來越少,南部石斑魚企業合作結束、OECD 鋼鐵會議把我們趕出來、WHA 碰面也受到阻擋。520 就職到 523 開會第一天很關鍵對岸怎麼出手就知道未來四年如何

周:你會很擔憂嗎?

張:我至少,不敢太樂觀。

  • 蔡英文聽多說少,張善政:大家希望你們多講一些

媒體聯訪

記:面對立委對於海軍陸戰隊的言論,若國家的政策都在立委手上,對國防發展是不是會有負面影響?

張:希望不要讓言論擴散到預算上,刪自己執政黨的預算不是很怪嗎?

記:您有提到說,馬英九總統是說得多聽得少 (張:循循善誘) 蔡主席經常說我聽到了、我知道了。

張:馬總統勤做筆記,後來大家說,筆記做了,但後面有沒有做不知道。蔡英文總統如果說聽到了但沒處理,可能外界不樂見。三個月跟媒體互動,知道就是知道。想以一個一般民眾的角度,我希望新政府很希望透過媒體知道院長或是總統的想法,想藉這個機會跟林全說,大家對你們很好奇,要多講一點。

記:郭台銘有打電話給您?

張:他有從大陸打,我經常跟他請教產業事情。

記::國安基金退場後是陽謀,可以聊一下嗎?

張:是由國安基金委員會處理的,退場是有透過交接管道跟新政府協調,雙方都有共識,若是繼續護盤,這是國安基金護盤最久時間,有偏離當初政治目的

記:大家都很好奇,您卸任後的規劃是什麼?

張:一個禮拜去花蓮活動活動,可能增加個兩三天,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以後要做什麼事情。

記:有人說馬總統跟蔡英文的特質很像,您覺得呢?

張:我跟蔡英文接觸很少,我跟馬英九都是談公務,我也是這幾年比較瞭解他。我沒辦法判斷,沒有這感覺。

記:您會想要買搶花東鐵路的票嗎?

張:我會盡量買平日的票,另外有關花東居民優先購票,我有跟新的交通部開過好幾次會,他有說新的售票系統要花十億,要花三年時間,剛開始我心涼了一半。後來了解後,這供不應求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另外北迴要加三軌,又要花東居民優先買票,也不是馬上就可以解決。有人說你回到民間解決,民間也很難解決,大家對院長的期待太高。

(本訪談由 Coco’s Channel 蔻蔻頻道授權刊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給剛畢業的張善政:轉型正義,當然可以增加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