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1809_1214405795251067_4130937538851364680_o

圖片:國殤日民眾於廣場上舉行紀念活動 / 來源:Nos 網站截圖

文 / 張芷菱(留荷研究生)

今天在中央車站聽到廣播,才想起今天是 5/4 號,荷蘭王國的國殤紀念日(Dodenherdenking),晚上八點鐘,全國公共運輸停止運行兩分鐘,跟著舉國上下人民一起替二戰亡靈默哀,我們人剛好在火車上,所以跟著其他旅客在停駛的火車上度過這兩分鐘。

每年的這一天,在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的國家紀念碑前,國王、王后以及全體市民也會在同一個時間默哀,所有國旗皆降半旗,兩分鐘後奏起荷蘭國歌結束。這是一個國家的節日,今天是國殤、紀念那些二戰被納粹迫害、以及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民,明天是慶祝解放的日子,納粹在 1945 年的這一天放棄對荷蘭的佔領,荷蘭正式自納粹的手裡解放,今天哀悼亡靈、明天慶祝自由,全國上下在這兩天舉辦各種活動、演講、音樂會以及──喝掉國王節還沒喝夠的的啤酒。

「二戰的故事告訴我們,邪惡往往源自於偏見以及羞辱,猶太人需配戴星星圖案、他們的孩子沒辦法去上學,吉普賽人(羅姆人及辛提人)同性戀以及身心障礙者──他們從未傷害別人,卻在納粹德國裡無家可歸也無處可去。於是,一個國家被直覺以及有欠考量的情緒顛覆了整個社會,而這樣的情緒正是通往仇恨、暴力甚至謀殺的道路,直到今天。」

鹿特丹市長 Ahmed Aboutaleb 在今天的儀式上做了這樣的演講,他是一個摩洛哥移民,自陳在 15 歲來到荷蘭之前,對二戰歷史完全沒有意識也沒有感覺。

h02

圖片:荷蘭國王與皇后參與國殤日 / 來源:荷蘭一網

作為一個台灣人,其實是更應該對二戰有所感觸的──1945 那年的此刻,在這座島上的島民,也許還在某個東南亞叢林裡面對抗同盟國的軍隊,而他們的家人,正在島內經歷著史無前例的空襲與轟炸,一直要到八月才從廣播裡面聽到玉音放送,意識到戰爭的結束。兩個月後,本來在戰爭裡是敵人的中國人,坐著船來了,宣告他們「光復」了這個島。台灣人當時也許並未料到,真正的苦難並不會隨著戰爭而結束,他們也不會因為戰爭結束就得到了當家自主的機會。

直到今天,還會有人以為當時那些天上的炸彈都是日本飛機放的,直到今天,還會有人覺得二二八以及白色恐怖都是操弄族群的工具。直到今天,還會有人覺得中華民國統治台灣是超級正當而且自然的事情。

我們還在討論中正紀念堂到底要不要改造、蔣家對台灣到底有沒有貢獻、中國國民黨到底應不應該道歉。

若我們是一個有歷史感的民族,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應該是問題,都應該是想當然耳的事情。於是我只能往好的方面理解成──因為台灣的歷史太苦悶了,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再回憶那些苦痛,寧可裝做什麼都沒發生的繼續生活。

003

圖片:台灣過去發生的歷史總是無法被記憶。 / 來源:燧火評論

看看我們曾經的祖國、想想曾為是殖民地的自己。若荷蘭王國能夠傾全國之力來哀悼紀念慶祝,並且讓世世代代都竭力記住這樣的歷史時刻,那麼,作為小國小民的我們,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活在大國權力的擠壓之下的我們,不更應該把這些事情都寫在骨血裡,以期子子孫孫都能記住歷史給我們的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嗎?

期待有一天,我們也能這樣子舉國哀悼、舉國慶祝、一起以民族的歷史為鏡、以民族的命運為共同體,走向共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