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687015_ddd0f13e0c_z

現在發生在台灣的,是兩個不同世代的價值觀之爭。要解決結構性的困境,不可能只靠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的政黨輪替。

一個人在陸地上成長,會被要求具備陸地上的運動本領:跑步、跳高、跳遠,再逐漸加大強度,跑馬拉松、練十項全能,還要會丟鉛球。他也會這樣要求、訓練自己的下一代,告訴他們要吃苦,要頂住,要不斷地加大鉛球的重量。多少年來,大家都如此。

但是忽然有一天,他發現海洋水位升高,原來是陸地的許多地方現在不見了。過去他會的本領,跑步、跳高、馬拉松都派不上用場了。海裡,不但不能丟鉛球,他那原來越練越重、引以為傲的鉛球,會害他沉沒。直線下降地沉沒。

今天台灣的情況,就是這麼一個畫面。

幾十年來,我們的政治、經濟、教育水準等,都有別人肯定、自己也自信的發展。所以現在遇上窒礙,很多人還是會沿用過往的經驗和思路,呼籲大家要吃苦、要頂住、要拚命。

然而,如果現實是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立足在陸地,已經置身於水位升高的海洋裡了呢?所有要繼續以過去的思路來解決現在及未來的問題,會不會像是到了海裡還要大家練十項全能,不斷地加大鉛球的重量?

以大家最關心的經濟來說好了。台灣的經濟持續低迷,政府官員一直把拚經濟、拚出口掛在嘴邊,持續重彈貶低匯率、減稅、房地產是火車頭工業的老調。

他們可能忘了:如果這些真是解方,我們已經用了很久,今天不應該走到這個田地。

進入大選期間,我們看到很多工商大老對總統候選人進行面試,強調要把經濟拚好。還有人主張要開出指標,每半年就追蹤一次等等。

他們可能不知道:我們經濟的病症不只一端,而是重病糾纏。要下猛藥,不只欲速則不達,更可能混沌病情,承受不起。

還有些工商界大老,剴切地陳述事實,講出台灣的六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再加嚴重「缺德」,因此形成投資不足的問題。

他們可能搞錯了方向,倒果為因:台灣今天的六缺,不是要解決的因,而是幾十年來積重難返之果。

我們需要面對現實——兩個現實。

第一個現實:我們遭遇的,是一個種種老舊思維與習慣,所造成的結構性困境。

政治、經濟、生態、社會、教育、兩岸關係,每一個領域都有過去幾十年積累下來,到今天終於窒礙難行的問題。我們的政治,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到解嚴後疊床架屋新生的問題;從禁忌的遊戲演變為權貴的遊戲,已到了瓶頸。

我們的經濟,相信製造業、機器設備、代工、大企業,已經沒有新的下一棒可跑。我們的社會,畸形的土地政策形成政商勾結的溫床,不只扭曲了投資、喪失了居住正義,連基本的農業都被破壞。我們的生態環境,長期只是配合經濟的成長需求、大企業的開發需求,累積的污染、破壞已經使下一代無法生存。我們的教育,應試教育培養出遵守標準答案的好學生,符合過去統治階層的政經需要,卻不是今天的新生世代所能接受。

我們的兩岸關係,一直是中國背景主導。從反攻大陸,到現在倚靠大陸;從過去強調要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化,到現在強調要掌握中國的錢脈和人脈,始終把對岸當主體,結果激起的反作用越來越大。

就縱向來說,各個領域的問題都各自積累到了臨界點,再也沒法像過去一樣將就、拖延下去﹔就橫向來說,各個領域的問題又相互影響、相互交纏,形成死結。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結構性困境。過去世代的價值觀所演化出來的結構性困境。

過去幾十年,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上,都有站在當權者對立面的異議者。但這些異議者的身分各自不同,彼此往往無暇也無力相互呼應、串聯。

但今天,不但各個領域都有新生的異議者,並且他們之間因為一個新的身分出現,彼此得以相互呼應、串聯。這個新的身分就是年齡線。大致以三十五歲為界的年齡線。這條年齡線以下的人,和之上的人相比,他們看到的問題、承受的問題不同,他們要求的解方也不同。

對於政治,他們不但要求透明、開放,更要求窒礙難行的憲政體制能有大刀闊斧的改革。

經濟,他們要求別再追捧大企業,不迷信半導體、電子業,也不只是要求傳統產業要有新的升級和轉型,更要求以網路、軟體來解放個人創業的新可能。

土地,他們要求不要成為炒作財富的工具,不要成為破壞居住正義和財富分配不均的元凶。

生態,他們要求在經濟高度發展主義和生存環境之間做出抉擇,追求人與自然的平衡和諧。

教育,他們要求擺脫政治力量、權威體制的束縛,個人可以自主地學習、探索。

兩岸,他們要求不論關係如何發展,絕對不能不保護台灣主體意識。

他們不只在各自的領域裡抗爭,更因為年齡線而相互呼應,串聯成另一種新的力量。可以說是新的力量形成新的價值觀,也可以說是新的價值觀形成新的力量。

所以歷史將記住:2016發生在台灣的選舉有一個分水嶺的意義。在這之前,台灣都是先有政黨,由政黨來決定經濟發展的路子,再形塑人民的價值觀。但是從二○一六起,台灣的年輕世代企圖以他們的價值觀來形成政黨、形成經濟發展的政策、推動國家的改革,並鼓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政治。

所以,我們要面對的第二個現實是:現在發生在台灣的,是兩個不同世代的價值觀之爭。要解決結構性的困境,不可能只靠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之間的政黨輪替。

國民黨代表了整個舊世代的價值觀,民進黨其實也薰染了其中大部分。這兩黨在這次選舉裡之所以呈現反差很大的勝負,主要因為國民黨不但代表了老舊的價值觀團塊,還企圖持續主導這個老舊價值觀團塊的存在。

換句話說,國民黨更迷信鉛球的重量,到了海裡還一心只想揮舞鉛球。

而這次選舉只是個開端。

接下來,不只國民黨有沒有機會從海底浮起,得看他們是否要丟掉一直綁在身上的鉛球,民進黨也要學習、明白,到了海洋裡,不要再丟鉛球。

畢竟,海水在持續上漲中,三十五歲年齡線以下的價值觀會是持續揚升的、擴大的。

111

(本文為《網路與書出版》授權刊載,作者: 郝明義 書名:大航海時刻:2016 大選及之後,台灣的事情,圖片來源:pedist,CClicense 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不知道年輕人為何討厭國民黨?柱柱姊,歡迎妳來逛逛我的「同溫層」

黨產追追追》國民黨急售 3 萬坪黨產,若是脫手剛好 520 前入帳!

沒有親眼看見,很多人無法理解國家的失控… 如果 323 血腥之夜被人遺忘,台灣當代史就無法「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