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2013_10208865491619224_5434633619556219818_n

昨天下午,準政務委員張景森在他的臉書個人頁面發表一篇短文:「史上最 kuso 的一場社會運動」,指出王家現在在文林苑坐擁上億元的房子,與當年死守家園的態度甚為顛倒,藉此諷刺當年抗議的青年們。由於這篇貼文遭到網友大量轉貼與圍攻,張景森隨即就刪文。不過鄉民早已把圖截了下來,所以怒火仍在不斷延燒,於是發布澄清稿表示他不是針對王家或是運動者,而是認為文林苑抗爭讓都市更新汙名化,我們應該重新來檢視爭議,合理更新法規。

但,大家究竟在不爽些什麼

  • 敢嗆不敢擔,算什麼好漢?

做為未來的政府官員,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是最基本的態度。如果說有種文章在發表之後覺得不妥,要嘛當初就腦袋清醒一些不要發這種戰文,要嘛就坦蕩蕩在之後低頭認錯。如果發完戰文發覺風向不對就刪文,就跟打 LOL 遇上逆風局就當中離狗一樣沒有擔當。既然嗆聲了就戰好戰滿,好好地把自己的論述說完,中肯的話大家自然會挺你,不對的話就把臉乖乖伸出來讓人家打。

連這點規矩都不懂就想出來討戰?可以麻煩民進黨的新媒體部門教一下你們自己人好嗎?而且就算張景森後來澄清自己是想針對都更汙名化,但從那篇被刪去的貼文中根本看不出這樣的意思。如果說這就是我們之後高級政務官的溝通能力,把一個對於政策的感嘆變成嘲諷文,想必未來四年我們跟民進黨有得吵了。

  • 沒有程序,就沒有正義

而且張景森根本搞錯重點,因為抗議的人在意的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文林苑事件中本來就存在著許多法規執行的爭議。一方面是都更住戶可以靠著多數暴力讓王家的意見可以被忽視,另一方面則是當建商遇上釘子戶,就可以請政府來拆除。再加上文林苑事件讓王家申請《都市更新條例》釋憲,最終該法第 10 條第 1、2 項,第 19 條第 3 項前段被宣判違憲

就是這些存有爭議的法條,讓郝龍斌當年被冠上了「台北好好拆」的名號,張景森你還沒搞懂狀況?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 不願面對的真相:我們可能都是紅衛兵

雖然張景森不懂網路討戰的規矩,雖然張景森搞錯我們抗議的重點,但有沒有可能他的發言到了某個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所以我們才會大發雷霆?事實上,王家現在的確擁有價值上億元的房子,讓人不禁覺得當時那個受到政府欺凌的迫遷戶去哪了

從結果來看,當年的抗爭好像從幫助弱勢迫遷戶變成了幫助佔地釘子戶,似乎抗爭成為了王家抬價的手段。當然,家的價值是金錢無可衡量,就算是上億元的房子也未必是王家心中的那個家。而且王家只是在敗訴壓力下無奈和解,轉而追求經濟利益,這既合情也合理,這一次張景森的酸文可以說是毫無來由的嘲諷。

但當下一個文林苑發生的時候,你能分辨迫遷戶跟釘子戶的差別嗎?

關於都更,我們真的應該要思考的是「居住權可以被保護到什麼程度?」、如何調和居住權與公共利益的衝突以及怎麼防止政府濫用公權力侵害人民產權。如果我們沒有想清楚怎麼從制度上重新建構一個大家能接受且彼此尊重的都市更新法規,繼續用一種流於同情的態度來面對政府不合理的施政,那我們跟只憑著情緒就造反的紅衛兵有什麼兩樣?

(首圖翻攝自張景森臉書,原文已遭刪除)

[socialpoll id=”2354382″]

延伸閱讀:

無視大法官宣告《都更條例》違憲,民進黨新內閣張景森竟諷「士林王家」是史上最 kuso!講完還偷刪文!

是釘子戶還是真受委屈?柯 P 要推「強拆條款」解決永春都更案,有這些問題:

台中也「好好拆」?配地訴訟還沒打完就強制拆屋 ,台中自辦重劃區重演大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