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學會》(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A)日前上架了一篇談論國際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GOs)的論文。作者是兩位女性政治學家,Wendy Wong 以及 Sarah Stroup。但弔詭的是,這篇論文是在談論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政治中的位置,是國際關係中對於「權威」研究最新發現,但《美國政治學會》卻將網頁的顯圖放上一名微笑的亞裔女性,這名女性既不是作者,我想也並不是非政府組織。唯一有關聯的,是作者之一的 Wendy Wong 是亞裔。
Wendy Wong 寄了一封信到《美國政治學會》去表達疑惑及不滿,但回覆的人僅表示:「只是一個疏忽。」但隨後的處理卻不是更換圖像,而是將整篇文章下架。文章的編輯通常都會選取相對應關係的圖片,例如談論醫療就會搭配醫院、談論教育就會搭配學校。Wendy Wong 表示,APSA 並沒有向她索取相關的資料照片,而是直接選了隨便一張亞裔女性的照片。她質疑,「難道去 google 一張非政府組織的照片很難嗎?」,「或是所有的亞洲人都長得一樣,所以沒關係?」、「那另外一個作者呢?她並不是亞裔女性啊!」
這個問題同時牽涉到了「性/別」和「種族」兩個大問題。通常在台灣較少會遇到種族(race)問題,大多都是族群(ethnicity)之間的矛盾與對立,例如原住民族及漢人。然而在旅居國外的亞洲人幾乎都會面臨嚴重的種族歧視。
Wendy Wong 認為,在學術界,女人少數不是新聞、弱勢群體不是新聞。而性別、種族在建構化的過程中,同時被加入了一個「次等」的想像。若是一個白人男性寫的論文,絕對不會配上白人男性的圖片,而是會找到相對應主題的圖片。
她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塑造一個「女性的共同經驗」,也不想被當作一個「憤怒的亞裔女人」(angry ethnic woman)。她在學術圈遭受到的挫折和錯置無數,別人總是期待她能研究中國,或覺得她應該要談論亞洲的政治。政治學界就和一般社會一樣,性別、種族的問題都是真實存在且每天都在發生的。不平等、不正確的行為不停發生,但政治學者們並未正視就發生在自己學界裡的議題。Wendy Wong 呼籲,經過這次的事件,學界、社會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再把整個議題「下架」,假裝什麼也沒發生。
(文章來源:Tweeted and Deleted by APSA: Gender and Race in the Academy。首圖來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