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gHsu_LybBc[/youtube]


以下為節目內容摘要

  • 【毒品與社會安全議題】

蔻:小燈泡的事件後,他 (王景玉) 確實有毒品前科,有精神障礙問題。

林:他未確診,雖然有到松德醫院就診,但時間很短。他沒有符合強制就醫的規定,他被送去據說是因為拉扯家人,這個說詞比較好聽,其實應該有攻擊。被保護者應該是他的家人,但短時間內應該很難界定,且短時間也很難提供資訊給他的家人。

我認為,他出院後理論上要追蹤,但整個鬆掉了,所以沒有後續服務。社區福利服務中心與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的追蹤服務,比如他是長期失業,要接受服務。他的父母也應該接受老人福利中心的服務,因為他已經退休了。

  •  【對於王景玉的診斷】

而他 (王景玉) 長期毒品使用與家庭狀態失敗,我們總括稱這種類型的人為社會挫敗型,雖然不知道他有沒有其他精神疾病,但他們的經驗確實令人挫敗。這部分的人可能對社會反撲,會無差別攻擊。他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只知道自己向下沉淪

而面對這種挫敗,他只會找不特定對象,當人要攻擊時會找比較弱小的人,在家攻擊老人,在外攻擊小朋友。這些系統與這些人的關係往往是斷裂的,事情發生後,包括鄭捷、龔重安與台南遊樂場事件,五到十年間出現好幾件,不像日本,他們 20 年前就有無差別殺人事件,最後發現,不能歸諸於個人問題,而是很複雜的原因,婚姻、學業、賭博、毒品等都是一部分。

S__60317721

  • 【小燈泡事件,誰該負責?】

蔻:這系統一看,每個 SOP 都出事,市府脫不了責任。那一刻您說許立明,非常反對非專業人士擔任局長,特別是醫生當社會局局長。您覺得是用錯人嗎?

林:不一定是醫生啦,因為我不熟悉許局長。但像這種變遷,面對這事件若要快速回應,應要由專業人士負責。且外部環境變遷快速變化,往往比內部變化更為快速,例如毒品流竄等。青年長期失業,台灣長期失業已達 13%,失業率偏高,地方首長們對此要有專業認知。且我們社會普遍對低成就者充滿的貶意,內部系統要如何回應,這是基礎的部分,而不是急救,也就是說,我們要有系統性的做出回應

蔻:問的有點直白,您認為許立明是不是要更換一下?或是給柯市長什麼建議?

林:前陣子北市府慶祝執政一周年,並回顧自己需要改進的部分。我認為應該要重新反省「基礎」公共服務「系統」,而不是專注於單一案件、或是著重市民所期待或所鼓掌的事件。我們應該由原因下手,若不這麼做就像散彈打鳥。

蔻:蔡英文昨天寫了一封信,寫得很完整也把問題點出來,你覺得她可以解決嗎?

林:坦白講,地方政府要負的比較大,中央要想如何降低青年失業率遏止毒品,我認為這是必須做的但很難,但它已經滲透到各個地方。我有機會到鄉下跑一遭,發現當地的小孩染毒,因為他們在都市沒錢買毒品,只好回到老家戒毒,但還是很難,因為毒蟲無孔不入。但警察是不是不了解呢?民眾很質疑這件事情。

S__60317720

  • 【年金議題】

蔻:對於年金改革您有什麼目標或是困難?

林:這件事情不少人很期待,但有人說馬總統說一年也沒有做到,你憑什麼做的到?我們未來重視整個民主化,首先會希望委員會人員派代表過來參加,這部分會從各相關團體選出具有代表性者參加,並把相關資訊透明化,人員會在 520 確定。第二部分會提供 4 到 6 個版本給國事會議的分區座談會參考,並廣邀各界參與,第三部分就到立法院將之明文化。我們希望能將範圍擴大,軍、公、教、勞、農都要納入範圍。因為若只聚焦某職業別,這些職業別的人會問:為什麼選我們?並會質疑,你們是不是私相授受?過去有這個案例,而這個也是之前會失敗原因,

蔻:若碰到選舉,會不會擔心被干擾?

林:我希望能在一年內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下台,我必須這樣說。且這是全民共同承擔,最難的是這會傷到人,這部分會很難,所以要溝通。

蔻:有人說 1 年準備年金太長。您的看法如何?

林:以前是分別討論,現在是面對面討論。所以磨合的時間需要半年到一年,當然希望到 8~10 個月就能完成。

  • 聯訪大綱:

記者提到,曾經身為副市長的林萬億,面對北市府的做法有沒有什麼建議?

對於相關案例,林萬億希望有相關措施。他舉例,碰到案例不只要家訪,還要往下探詢。而醫院若發現疑似案例,希望將案例通報給社區中心與衛生中心。現在台灣相關制度就如同螺絲釘鬆了,而各個單位環環相扣,但不少單位以為轉介後就沒事,他認為更重要的是長期追蹤

剛剛有提到,台灣毒品氾濫非常驚人,現在還發現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有辦法拿到毒品,家長憂心忡忡。來到國中後,他們認為 K 他命不算什麼,「要拿有什麼困難?」因此林萬億認為,打擊毒品犯罪要從上游製造與下游製造著手

此外有些警方緝查毒品時經常認為三、四、五級的毒品屬於「小咖」,且警方為了找到更大的毒窟,經常用「養魚」政策,但毒品是人在用的,他們不是一件物品。如果犧牲十個人換取一個資訊,林萬億認為不是一個很好的態度

最後記者提問,面對這次的王景玉事件,現在市府當局譴責父母教育不當。

對此林萬億回應,譴責加害者很容易,但這個加害者可能是體制下的受害者,「到底誰是受害者?」且他認為,譴責加害者父母有點離題,他也相信面對兒子失業與毆打父母,他的父母更需要幫助,他認為道歉不是最重要的事,解決問題才是當務之急。

(本訪談由 Coco’s Channel 蔻蔻頻道授權刊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老人年金、長照費用從哪裡來?增加稅收不如另徵「老人稅」

年金制度等於變相職業歧視,台灣為什麼不能有統一一套就好?

毒品犯不應被當作刑事犯關進牢內,台灣獄政仍需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