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93501

台灣時間 3 月 22 日下午,歐盟重要官署的所地布魯塞爾發生恐怖攻擊,匪徒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及靠近歐盟總部的地鐵站引爆炸彈到目前為止造成 30 多名民眾死亡,200 多民眾受傷,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發生恐怖攻擊後,比利時再發生攻擊事件,讓歐洲陷入緊張和危急之中氛圍中。

目前雖然尚未逮捕兇手,但是放置炸彈的凶手有可能也是策劃巴黎恐怖攻擊的伊斯蘭國(IS),而巴黎恐怖攻主嫌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也剛好在上周在比利時被逮捕,此次是恐怖攻擊被猜測可能是對比利時的報復行動。

除此之外,比利時的莫倫貝克區被為伊斯蘭教極端分子最大的溫床之一,也是布魯塞爾發生恐怖攻擊的原因之一。在難民問題、恐怖攻擊不斷發生的歐洲,目前已經有 7 國重新實施邊境管制,在本月的歐盟高峰會也就邊境管制議題進行討論,開放了近 20 年的歐洲申根區將面臨重大挑戰。

 比利時民眾聚集弔念罹難者(圖片來源:原文)

比利時民眾聚集弔念罹難者(圖片來源:原文

  • 申根區人員自由流通的大進展

對於台灣的來說申根區的意義,就是持有台灣的護照可以在歐洲跑來跑去,但正確的來說是當取得申根區所發的簽證之後,持有簽證者可以在簽署《申根公約》的 26 個會員國自由來往不受到限制。

而什麼又是申跟公約呢?1985 年歐盟的創始國,西德、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在盧森堡的申根簽訂公約,該約的目的是要消除各國境內的邊境管制,也就是簽屬公約的國家不可在會員國與會員國間的邊界設置檢查哨,檢查點之類的管制設施。

這公約在 1995 年生效,由於這時間點歐洲的經濟種整合已經達到相當程度,這 5 國的政府也因為經濟整合的效益產生更多的信任基礎,讓政治上的合作得已推展。申根區的完成對於會員國來說第一大受益,就是旅遊產業的推展,因為他國的旅客在通過邊境的時候不需要付擔檢查的時間成本,增加的了前往旅遊的誘因。

另外由於歐盟透過經濟整合讓許多法律趨同,通過邊境的時候也不需要檢查車上或身上的物品,如此依賴也增加區域內貨物流同的效率,最後由於邊境管制的解除,勞工的流動也更加自由,比利時的工人可以到法國工作,德國的白領可以到英國就業,更促進了歐洲資源的互通。

但是好處的背後都是有風險的,這樣的風險在敘利亞內戰後更是急遽攀升,讓歐洲的自由流通產生挑戰。

 圖為德國與奧地利之間的邊境,沒有一般國界上設有邊境檢查站及圍欄等阻隔設施,而僅立有歡迎指示牌。較大的藍色指示牌說明已進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較小的白色指示牌表明進入德國巴伐利亞州(圖片來源:原文)

圖為德國與奧地利之間的邊境,沒有一般國界上設有邊境檢查站及圍欄等阻隔設施,而僅立有歡迎指示牌。較大的藍色指示牌說明已進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較小的白色指示牌表明進入德國巴伐利亞州(圖片來源:原文

  • 難民、恐攻讓政府重啟邊境管制

2010 年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等國內發生民主運動,這場號稱阿拉伯之春的民主運動產生數以萬計的難民,主要都是因為民主運動後爆發戰事的遷移潮。這些難民跨過地中海、跨過土耳其到歐洲尋求庇護。這些尋求庇護的難民也善於「用腳投票」在進入歐洲之往往前往社會福利制度完整且友善的西歐國家,例如德國。

為何這些難民得以「用腳投票」?其原因就是去除邊境管制的《申根公約》,2015 年 5 月德國因為無法負擔難民的沉重壓力,宣布關閉與匈牙利之間的邊境。

無獨有偶,今年 2 月比利時為了限制法國加萊一帶難民轉往比利時,比利時內政部 23 日宣布,將派遣執法人員到法國邊界,進行邊境管制。沉重的社福壓力讓歐洲 6 個申根區國家恢復管制,但是問題不僅止於此。

 電影《即刻救援》中,就存在跨國邊境的犯罪問題(圖片來源:原文)

電影《即刻救援》中,就存在跨國邊境的犯罪問題(圖片來源:原文

2015 年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嫌犯是來自比利時阿布岱斯蘭,這起犯罪組織也是在比利時境內,換言之解除邊境管制的風險,是跨境的犯罪問題,看過「即刻救援」這部電影的人可能就會瞭解,阿爾巴尼亞的黑社會可以因為邊境管制解除得以到法國進行犯罪,申根區的出現,讓會員國內的跨國犯罪變得更加容易。

而這樣結合更是培育恐怖主義的溫床,根據歐盟 2009 年 TE-SAT2009 報告指出,有大量、不同類型的恐怖主義組織在歐盟積極活動,例如在犯罪調查中,計有 59 個恐怖主義組織牽涉,其中有 9 個在歐盟的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中,另有三分之一則活躍於歐盟之外。

在此之下歐盟成立了反恐合作機制,其中,歐盟警政署(European Police Office; Europol)為打擊重大國際組織犯罪、恐怖份子活動等所成立的警察合作的組織,透過共同交換、分享資訊,尤其是在歐洲內跨境犯罪,建立歐洲犯罪情報機構並促進國際警察合作。

但是此次巴黎的恐怖攻擊和這次的布魯塞爾恐攻都質疑為何無法事先獲得情資,兩次重大的恐怖攻擊都考驗歐盟內政警察合作的成效,如果歐盟執委會無法提升合作效果,可能將會有更多國家走上管制邊界之路,申根區的挑戰將會不斷擴大。

(本文由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授權轉載,原文標題:歐洲連續恐怖攻擊,申根區的新難題?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中央通訊社


延伸閱讀:

比利時恐攻案造成 30 多死 250 傷,選在復活節假期發動炸彈攻擊顯示早有預謀

從反猶太難民到法國恐攻後關閉國門來看,美國從來不是多元包容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