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蓋了20年的機場捷運,終於有望在農曆年前後通車!然而,這條路線已經延宕通車時程6次,歷經4位總統,卻沒有一位交通部長或是高鐵局長負責,桃捷公司目前還虧損13億!
這條路線到底為何改這麼久?為何比機捷長三倍的日本新幹線今年3月都通車了,我們的機捷卻還是一延再延?(責任編輯:黃靖軒)
昨天 (3/21)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召開機場捷運專案報告,檢討機場捷運六次跳票原因與四大疏失。從 2006 年到 2016 年,短短 53 公里的機場捷運至今仍在不斷延期,而按目前的實測紀錄來看,要想通車恐怕還是遙遙無期。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從去年 10 月底至今年 2 月底,每日測試系統異常次數超過 4000 次,另外承包商丸紅企業因電纜安裝施工不良,使得電纜受潮讓電車在雨天緊急煞車的次數是晴天的 8 倍。更可怕的是,測試過程中電車因為緊急煞車而打滑 42 次,其中最長一次滑行超過 1300 公尺,相當可能造成嚴重事故;而目前捷運全線有超過 10000 片的墊片破損,可能導致墊片滑出進而影響行車安全。
在報告中交通部也指出讓機場捷運六度跳票的五大因素:
- 2007 年,營建物料價格上漲,使得招標作業遭到延遲
- 2012 年,環評要求包商要將沿線土建工程開挖多餘土方運至機廠回填,延誤後續作業
- 2013 年,捷運機電統包商丸紅與下包商發生合約爭議,加上號誌電纜品質有瑕疵,讓工程一度停滯
- 2015 年底,捷運系統開始測試,但多項要求未達合約標準,驗收不通過
- 2016 年 3 月,部分測試結果仍未達到合約規定,通車日期再度跳票
桃園機場捷運施工 10 年仍不見完工通車之日,但是日本北海道新幹線卻在這個禮拜六 (3/26) 即將通車。施工時間相差一年不到,但是這條由青森通往函館的鐵路的長度卻幾乎是機場捷運的 3 倍。有人可能會拿機場捷運的龜山段坡道施工有難度來辯護,但北海道新幹線有隧道與積雪等問題,施工同樣也有它的難處;更別說新幹線速度快 (最高時速 260 公里),所以對安全性的要求肯定比捷運 (最高時速 110 公里) 還要高,驗收卻是順利通過。
(北海道新幹線。圖片來源:wikipedia。)
即使不算施工難度,這段北海道新幹線的造價只有 4670 億日圓,折合台幣 1400 億元左右,而桃園機場捷運目前預算 1270 億元,而且可能因工期延展而持續追加。
不要說我們總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機場捷運施工時間比別人長,造價也快要比別人多,長度與品質卻沒有比較高,我們怎麼能不羨慕國外?這段北海道新幹線唯一一次延期的原因還是因為營運方為避免在冬日開幕時惡劣天候造成旅客不便而改至今年春天。反觀台灣卻是包商偷工減料,頻頻使用未符規格之物料,加上施工品質不佳,但政府卻無法有效約束包商擺爛。到現在我們對捷運什麼時候通車根本是不期不待,反正到時候又要再上演一次跳票戲碼了,省點力氣關注其他事情還比較有用。
交通部,看看日本怎麼做的,好好學他們可以嗎?
(首圖來源: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