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畢業之後到了水泥國的水泥公司工作,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文串走偏了方向,不願意對社會很有影響力的鄉民拋棄了問題核心,希望能拋磚引玉。
首先,這件事情的起點是:台北松菸文創大樓爆發「爐碴屋」疑慮
- 1. 爐碴算不算廢棄物?都適用廢棄物的測定方法嗎?
有一部分是水泥業 (台灣更高比例用在混凝土生產)可以用的,一定程度提供後期強度。但是鋼廠出來的爐碴很複雜,分為高爐來的、電爐來的、轉爐來的, 又分為酸性碴、鹼性渣等等各種分類方法,就是為了標示出有害成分,因為不是每一種都能被利用到水泥或混凝土中。有的真的會成為廢棄物,但是到這個階段要檢測的絕對不只是重金屬、水溶物酸鹼值。
煉鋼即煉碴,雖然我非鋼業專業,但是很清楚煉碴這件事本身就是鋼業的核心,鋼業自己要清楚怎麼處理這些自己生產出來的不同爐碴,而且還應該要被環保單位管。
- 2. pH 值測試的重點是要檢驗出游離氧化鈣。
大家都在討論雨水浸爐碴的水污染問題,但是這個議題的核心卻不是這件事!而是如何避免游離氧化鈣 (遇水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爆裂而影響結構強度) 大量進入混凝土。其中一種比較容易的檢測方法就是,把待檢測的建材放入水中檢測 pH 值,因為氧化鈣遇到水會變成氫氧化鈣,這種水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迅速變色。
- 3. 建材原料廠家黑心摻入不合格的爐碴建材。
而且還不是每批次都摻,一下摻一下不摻,混凝土攪拌站抓不勝抓,偏偏黑心建材廠家是政府機關保護的一大重點,從始終不立法管制就看出來了。反正沒有法條管制,追蹤不到是誰的責任,炸彈就交給下游的廠家,再最後炸彈就交給你我這些民眾。現今,混凝土攪拌站只能自己設立品質管制方法來避免用到黑心爐碴建材。因為缺乏管制,要是發生問題,政府也不知道還能找誰負責。
- 4. 建材認證系統
不知各位是否感覺到這很像是以前的食品業,就是沒有食材來源認證的時代。即使今天都還有林鳳營的抗爭,多數人不像鄉民,他們搞不清楚抗爭最初是為了對抗黑心油,因而覺得不買牛奶的年輕人只是亂入來著。
所以,建材業應該要建立的首先就是建材認證系統,改善要抓黑心源頭!要立法處罰這些站在遠端只顧賺錢的殺人魔王,如果又抓回了自己人 (立法委員) 也不要害怕,否則只會發生建材業的林鳳營事件。可惜現今沒有這種立法委員,最後就只有要建材業三個月不准用爐碴,草草了解,愚弄了百姓,走偏了討論串。
結果就是,明天的太陽又從宜蘭升起,送到台北來的一輛輛黑心建材繼續蓋洞洞館。影響外觀的就當做是瘋狂的藝術,影響結構的用反彈測定儀發現強度有問題,然後呢?立法委員都不知道嗎?問得出測 pH 值這種檢測端的問題,表示你的助理很厲害,他發現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不只是要提示你環保問題,更是要告訴你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建築物現在好像不太安全,以後呢看起來可能也不太安全。
現在這邊如果只想從很小的地方電爆官員,卻沒有深入好好處理面對這件事,其他委員會,交通的、經濟的,最後是被晃點了的民眾,遲早都要幫忙擦屁股。
知識不足,如有缺漏懇請指導。以上供參考。
(本文由授權刊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聯合財經網。)
延伸閱讀: